重金兼紫,◆謂一門中有數人佩金印紫綬,極言榮顯。○[秦][漢]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綬。○《後漢書‧宦者傳‧呂強》:“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及侍中[許相],並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李賢]注:“金印紫綬。重、兼,言累積也。”
智勇兼全,◆同“智勇雙全”。◆[明][張鳳翼]《紅拂記‧奸宄覬覦》:“我一向頗有窺[西京]之意,叵耐[楊素]那老兒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休兵,未遂所願。”○《隋唐演義》第三七回:“若得似二位兄長這樣智勇兼全的出來,倡義領眾,四方之人,自然聞風響應。”
衣不兼采,◆見“衣不重采”。
一字兼金,◆形容文字極其珍貴。兼金,價值倍常的好金。○[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四:“[蘇]、[黃]遺墨流傳至今者,一字兼金。”
相兼,◆1.互相併吞。○《史記‧李斯列傳》:“自[秦穆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2.合併。○[宋][蘇舜欽]《上集賢文相書》:“遂與同監院[劉巽],出俸錢十緡,又於尋常公用賣故紙錢四五十索,相兼使用。”◆3.相同。○《後漢書‧王符傳》:“故四友雖美,能不相兼。”○[李賢]注:“《尚書大傳》:‘[孔子]曰:“[文王]得四臣,[丘]亦得四友。”’謂[回]也為胥附,[賜]也為奔走,[師]也為先後,[由]也為禦侮,其能各不同也。”◆补证条目■合并;相杂。○宋姜夔《卜算子》词:“梅雪相兼不見花,月影玲瓏徹。”
文武兼才,◆犹文武全才。○《晋书·慕容恪载记》:“吴王文武兼才,管蕭之亞,陛下若任之以政,國其少安。不然,臣恐二寇必有闚之計。”○又《苻生载记》:“文武兼才,神器秀拔,入可允釐百二,出能折衝萬里者,衞大將軍、廣平王黄眉,後將軍、清河王法,龍驤將軍、東海王堅之兄弟。”○《旧唐书·李纲李大亮等传论》:“大亮文武兼才,貞確成性。”
統籌兼顧(统筹兼顾),◆通盤籌劃,照顧全局。○[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這樣統籌兼顧,[天京]一定難保。”◆补证条目■通盘筹划,照顾全局。○清刘坤一《复松峻帅书》:“同屬公家之事,務望統籌兼顧,暫支目前。”
守兼,◆謂正職出缺,由他官暫時代理。○《漢書‧王莽傳中》:“縣宰缺者,數年守兼,一切貪殘日甚。”○[顏師古]注:“不拜正官,權令人守兼。”
食宿相兼,◆比喻幻想同時實現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語本《藝文類聚》卷四十引[漢][應劭]《風俗通‧兩袒》:“[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西家宿。’此為兩袒者也。”○[清][錢謙益]《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詩:“楯矛互陷多奇疾,食宿相兼乏好方。”
食無兼味,◆同“食不二味”。○清张纯修《史道邻先生遗稿序》:“公(史可法)生平孝友,居官廉介,歲不易衣,食無兼味。”○《清史稿·循吏传·冷鼎亨》:“歷官十年,食無兼味,妻子衣履皆自製。”
食不兼味,◆見“食不二味”。
食不兼肉,◆吃飯不用兩道肉食。謂飲食節儉。○《尹文子‧大道上》:“昔[晉國]苦奢,[文公]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亦作“食不重肉”。○《史記‧管晏列傳》:“﹝[晏嬰]﹞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趕路。○[袁靜]《伏虎記》第四回:“第一批中國人民志願軍平山部,日夜兼程開到[東北]某地,進行了一段緊張而短暫的訓練和物質准備,就急如星火地在二十五號早上,趕到[鴨綠江]的[輯安]。”◆补证条目■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杨得志《横戈马上》:“同时,红一师、干部团等部队在大渡河右岸,日夜兼程,斩关夺隘,且战且进,有力地配合了左翼部队的行动。”
名利兼收,◆同“名利雙收”。○《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單大爺幫着敲了竹杠,統領還要保舉他,真是名利兼收,非常之喜。”○老舍《赵子曰》第十七:“人家可以这样作,作了还来个名利兼收。”
兩兼(两兼),◆兼具兩方面;兩方面兼而有之。○《後漢書‧延篤傳》:“然體大難備,物性好偏,故所施不同,事少兩兼者也。”○《北史‧高熲傳》:“﹝[高熲]﹞受命便發,遣人辭母云,忠孝不可兩兼,歔欷就路。”
兼總(兼总),◆1.總括;一並治理。○《漢書‧兒寬傳》:“唯天子建中和之極,兼總條貫。”○[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尸佼]兼總於雜術,[青史]曲綴以街談。”○《舊唐書‧后妃傳上‧太宗賢妃徐氏》:“竊見頃年已來,力役兼總,東有[遼海]之軍,西有[崑丘]之役。”◆2.同時具有。○[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二》:“創者[羲][農]耶,治者[堯][舜]耶,家者[大禹]耶,征者[湯][武]耶,仙者[廣成]耶,聖者[尼父]耶。上古帝王兼總二三,斯為極盛,而[軒轅氏]六者具焉。”
兼紫,◆謂一家中有數人為顯官。紫,紫色印綬。○《後漢書‧宦者傳‧呂強》:“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李賢]注:“金印紫綬。重、兼,言累積也。”
兼資(兼资),◆謂兼具兩種資質;具備文武全才。○《漢書‧朱雲傳》:“[平陵][朱雲],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試守御史大夫,以盡其能。”○[晉][潘岳]《楊荊州誄》:“君以兼資,參戎作弼。”○[明][屠隆]《綵毫記‧永王設計》:“惟有翰林供奉[李白],天才豪邁,文武兼資。”
兼燭(兼烛),◆並照,普照。○《韓非子‧內儲說上》:“夫日兼燭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燭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兼朱重紫,◆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朱,朱衣;紫,紫綬。○[晉][葛洪]《抱樸子‧任命》:“服冕乘軺,兼朱重紫,則若固有之,常如布衣。此至人之用懷也。”
兼職(兼职),◆1.本職之外兼任其他職務。○[南朝][梁][江淹]《為蕭驃騎讓封第二表》:“[漢][魏]多才,亦罕兼職。”○《梁書‧王僧孺傳》:“尋以公事降為雲騎將軍,兼職如故,頃之即真。”徐遲《財神和觀音》:“幸而[中華民國]的政治是兼職政治,[中華民國]的文化是副業文化。抗戰以來,他除了是一名委任六級的科員之外,那身兼七職的世叔又給他找到專賣局裏一個挂名差使,來兼一下。”◆2.兼任的職務。如:辭去兼職。
兼之,◆加以,加上。○《老殘游記》第三回:“這病本不甚重,原起只是一點火氣,被醫家用苦寒藥一逼,火不得發,兼之平常肝氣易動,抑鬱而成。”◆补证条目■加以;加上。○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兼之凟財賄,不止行盜竊。”○《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這尤聰素性原是個至可惡的歪人,又兼之在胡家養慣了驕性,通忘了那外邊日子難過,比在胡家更甚作惡。”
兼政,◆兼治政事。舊指士人為官。○[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論》:“古之為士,將以兼政。可則進,不可則止,量分受官,分極則身退矣。”
兼珍,◆指兩種以上的珍美食品。○《後漢書‧章帝紀》:“[孝明皇帝],聖德淳茂,劬勞日昊,身御浣衣,食無兼珍。”
兼韻(兼韵),◆近體詩用韻的一種方法。指同一首詩中,兼用通用韻部的字押韻。○[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一:“[唐]人有嫌韻、兼韻之法。嫌韻即出韻也;兼韻亦名干韻,謂兼取通用韻中一二字也。嫌韻與兼韻可通用,不可轉用。寒與刪、先得相兼,以其通用故也;而轉用之真、文、元則不可。”○[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一:“[唐]人排律有兼韻者,東兼冬,庚兼青是也……通用乃[劉淵]并韻以前之法。”
兼營(兼营),◆同時從事本業以外的經營。○[王西彥]《老太婆伯伯》:“那裏開着一家兼營雜貨的藥鋪。”○《政務院關於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決定》:“地主剝削的方式,主要是以地租方式剝削農民,此外……或兼營工商業。”
兼義(兼义),◆“十三經”之經注與疏合刻,謂之某經兼義,即兼併“正義”之意。其刻本謂之兼義本。如今[阮]校“十三經”○《周易》,即稱《周易兼義上經》、《周易兼義下經》,[阮元]校勘云:“‘兼義’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併正義之意也。蓋其始注疏無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間,以疏附於經注者,謂之某經兼義。至其後則直謂之某經注疏。此變易之漸也。”見《〈周易注疏〉校勘記》卷一。
兼疑,◆同時加以懷疑。○《明史‧陳龍正傳》:“蓋獄情至隱,人命至重,故不貴專信,而取兼疑。”
兼衣,◆1.比較厚的衣服。○《淮南子‧俶真訓》:“是故凍者假兼衣於春,而暍者望冷風於秋。”○[南朝][宋][謝惠連]《雪賦》:“酌[湘][吳]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2.指多重衣服。○《梁書‧周捨傳》:“歷掌機密,清貞自居。食不重味,身靡兼衣。”
兼業(兼业),◆一人經營兩種以上的業務。○《漢書‧貨殖傳》:“其餘郡國富民兼業顓利,以貨賂自行,取重於鄉里者,不可勝數。”
兼言,◆合在一起說。○《春秋‧隱公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公羊]傳:“其兼言之何?微國也。”
兼宿,◆謂久遠,深厚。○《舊唐書‧柳亨傳》:“[太宗]每誡之曰:‘與卿舊親,情素兼宿,卿為人交遊過多,今授此職,宜存簡靜。’”
兼心,◆交集於心。○[唐][李朝威]《柳毅傳》:“故因君愛子,以托相生,未知君意如何?愁懼兼心,不能自解。”
兼夕,◆猶連夜,當夜。○[宋][岳珂]《桯史‧鄭少融遷除》:“既而[少融]益亹亹論事,敢於劘上,上亦忻然納之,無忤。八年,遂兼夕拜東宮春坊。”
兼物,◆其他東西,別的東西。○[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誦經‧道嵩》:“﹝[道嵩]﹞性好檀捨,隨獲利養,皆以施人。瓶衣之外,略無兼物。”
兼味,◆兩種以上的菜肴。○《穀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謂之大侵。大侵之禮,君食不兼味。”○[漢][桓寬]《鹽鐵論‧刺復》:“衣不重彩,食不兼味。”○[唐][杜甫]《客至》詩:“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明][何景明]《查城十五夜對月》詩:“小市無兼味,鄰家酒亦慳。”
兼土,◆兼併土地。○《三國志‧魏志‧傅嘏傳》:“[齊閔]兼土拓境,闢地千里。”
兼統(兼统),◆猶總領;並管。○[漢][揚雄]《法言‧問道》:“合則渾,離則散,一人而兼統四體者,其身全乎。”○《三國志‧魏志‧程昱傳》:“上不責非職之功,下不務分外之賞,吏無兼統之勢,民無二事之役。”
兼通,◆1.通曉不止一個方面。○《後漢書‧儒林傳下‧張玄》:“少習《顏氏春秋》,兼通數家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若愛典而惡華,則兼通之理偏。”◆2.謂一齊顯達。○《後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謂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單聽信某方面的話,就愚昧不明。語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闇者,偏信也。”○《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唐太宗])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兼聽(兼听),◆1.廣泛聽取意見。○《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聽獨斷。”○《荀子‧君道》:“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漢書‧董仲舒傳》:“廣覽兼聽,極群下之知,盡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於方外。”○[宋][曾鞏]《再乞登對狀》:“兼聽廣覽,小能薄技,無所不錄。”◆2.指並聽多種聲音。○《後漢書‧文苑傳上‧傅毅》:“如彼兼聽,則溷於音。”○[李賢]注:“兼聽眾聲則音亂。”
兼天,◆連天。○[唐][杜甫]《秋興》詩之一:“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明][劉基]《卜算子‧詠雨》詞:“極目滄江不見人,波浪兼天湧。”
兼歲(兼岁),◆謂不止一年。○《晏子春秋‧諫上二十》:“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歲。”○[唐][陳子昂]《諫靈駕入京書》:“況國無兼歲之儲,家鮮匝時之蓄,一旬不雨,猶可深憂。忽加水旱,人何以濟!”[葉聖陶]《城中‧搭班子》:“有友人[陳君],任教三年,賦閑兼歲。”
兼術(兼术),◆容納各種人的方法。○《荀子‧非相》:“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楊倞]注:“兼術,兼容之法也。”
兼屬(兼属),◆兼任的部屬。○《北史‧盧元明傳》:“[永安]初,長兼尚書令、[臨淮王][彧]欽愛之。及[彧]開府,引為兼屬,仍領部曲。”
兼收博采,◆猶兼收並采。○[宋][陸游]《論選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聽並觀,兼收博采,無南北之異。”
兼示,◆謂一並示知。○[魯迅]《准風月談‧答“兼示”》:“第二天看見了《自由談》上的[施蟄存]先生《致黎烈文先生書》,也是‘兼示’我的,就再來說幾句。”
兼士,◆奉行墨家兼愛學說的人。○《墨子‧兼愛下》:“﹝兼士﹞曰:吾聞為高士於天下者,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然後可以為高士於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飢則食之,寒則衣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兼施,◆1.《孟子‧離婁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言[周公]想兼學[夏]、[商]、[周]三代之王而施行[禹]、[湯]、[文]、[武]之政。後以“兼施”指並行先王之善政。○[宋][朱熹]《仰思》詩之二:“王事兼施吾豈敢,儻容思勉議成功。”◆2.猶並舉。○[明][高啟]《威愛論》:“威愛之道所以兼施並行而不可偏廢者也。”
兼攝(兼摄),◆謂本職外同時代理其他職務。○《禮記‧喪服小記》“士不攝大夫”[唐][孔穎達]疏:“此謂士喪無主,不敢使大夫兼攝為主也。”○[明][李東陽]《贈右諭德謝君序》:“儲宮之有左右春坊,猶朝廷之有翰林……其有遷轉,則視其班級高下,或相出入,或相兼攝。”○[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此外各埠可相機設法,或以就近領事兼攝,或選殷商為紳董,畀以副領事之名。”
兼舍,◆猶言兼行,兼程。古代行軍,途中住一夜叫舍。○《司馬法‧用眾》:“凡戰,背風背高,右高左險,歷沛歷圯,兼舍環龜。”按,《北堂書鈔》卷一一八引此,注云:“兼舍者,晝夜行也。”
兼善,◆1.謂使他人得到好處。○《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孫奭]疏:“古之人得志遭遇其時,則布恩澤而加被於民。”◆2.全好;各方面都擅長。○[晉][潘岳]《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兼善則[子建]、[仲宣],偏美則[太沖]、[公幹]。”
兼山,◆兩山重疊。形容靜止,比喻應安於所處的地位。語出《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孔穎達]疏:“兩山重疊,止義彌大,故曰兼山,艮也……止之為義,各止其所,故君子於此之時,思慮所及不出其己位也。”○[南朝][宋][謝靈運]《富春渚》詩:“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託。”○[宋][葉適]《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公又問[雍]得於兼山最要者,[郭君]曰:‘所得在艮。艮者,限也;限立而內外不越。’”
兼儒,◆眾儒。○《宋書‧禮志四》:“是以六宗之辯,舛於兼儒,迭毀之論,亂於群學。”
兼肉,◆二種肉食。○《尸子》卷下:“[晉]國苦奢,[文公]以儉矯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後漢書‧劉虞傳》:“[虞]雖為上公,天性節約,敝衣繩履,食無兼肉。”○[明][唐順之]《王冢婦唐孺人墓志銘》:“孺人從於宦者十年。然所服御一不改其素,非賓燕,不設兼肉。”
兼榮(兼荣),◆加倍的榮耀。○[唐][元稹]《授楊元卿涇原節度使制》:“勉竭乃誠,以敷朕意,珥貂持簡,用示兼榮。”
兼容,◆同時容納各個方面。○《漢書‧田蚡傳》:“[籍福]賀[嬰],因弔曰:‘君侯資性喜善疾惡,方今善人譽君侯,故至丞相,然惡人眾,亦且毀君侯。君侯能兼容則幸久;不能,今以毀去矣。’”[顏師古]注:“兼容,謂不嫉惡人令其怨也。”○[宋][蘇軾]《謝韓舍人啟》:“蓋不推恩則無所兼容,不執法則有所僥倖。”
兼日,◆連日。○[漢][王充]《論衡‧感虛》:“寒不累時,則霜不降;溫不兼日,則冰不釋。”
兼任,◆1.謂一人同時擔任兩項或幾項職務。○[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昨得手札,屬治心學,敬悉一是。今年更得兼任,至為歡忻!”[趙樹理]《套不住的手》:“又選了兩個教師--一個是主任[陳滿紅]的父親[陳秉正],另一個是種園地的老人叫[王新春]。○[陳秉正]兼任組長,[王新春]兼任副組長,組員是流動的。”◆2.不是專任的。如:兼任教員。
兼人,◆1.勝過他人;能力倍於他人。○《論語‧先進》:“[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朱熹]集注:“兼人,謂勝人也。”○《漢書‧韓信傳》:“受辱於跨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唐][韓愈]《韓滂墓志銘》:“[滂]清明遜悌以敏,讀書倍文,功力兼人。”○[章炳麟]《焦達峰傳》:“持論剛斷,不苟言,競走蹴鞠皆兼人,校中戲呼之曰[譚唐]。”◆2.謂兼併別國。○《荀子‧議兵》:“凡兼人者有三術: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兼權尚計(兼权尚计),◆謂全面衡量,深思熟慮。語本《荀子‧不苟》:“兼權之,孰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捨,如是則常不失陷矣。”○[宋][曾鞏]《陳書目錄序》:“然而兼權尚計,明於任使,恭儉憂人,則其始之所以興;惑於邪臣,溺於嬖妾,忘患縱欲,則其終之所以亡。”
兼權(兼权),◆謂全面衡量。○《荀子‧不苟》:“兼權之,孰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捨。”
兼秋,◆形容時間長久。○[南朝][宋][鮑照]《還都道中作》詩:“倏悲坐還合,俄思甚兼秋。”
兼僕(兼仆),◆兩個僕人。○[唐][白居易]《題座隅》詩:“左右有兼僕,出入有單車。”
兼品,◆猶兼味。○[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劉忠州][晏]﹞居取便安,不慕華屋;食取飽適,不務兼品;馬取穩健,不擇毛色。”
兼年,◆兩年。○《逸周書‧文傳》:“《夏箴》曰:小人無兼年之食,遇天饑,妻子非其有也。”○《三國志‧魏志‧胡質傳》:“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唐][吳兢]《貞觀政要‧納諫》:“國無兼年之積,何用兩都之好?”[宋][曾鞏]《太平州回轉運狀》:“去違再宿,懷向兼年。”
兼明,◆謂在主業之外,附帶通曉他業。○[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算術亦是六藝要事,自古儒士論天道,定律歷者,均學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專業。”
兼美,◆1.指生活的各方面都豪華奢侈。○《晉書‧齊王攸傳》:“又都邑之內,游食滋多,巧伎末業,服飾奢麗,富人兼美,猶有[魏]之遺弊。”◆2.猶言完善,樣樣擅長。○[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閒焉。”○[宋][姜夔]《續書譜‧總論》:“古人有專工正書者,有專工草書者,有專工行書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
兼馬(兼马),◆兩匹馬,即每一騎兼有副馬。
兼羅(兼罗),◆猶言並列。○[晉][左思]《魏都賦》:“班列肆以兼羅,設闤闠以襟帶。”
兼路,◆猶兼程。○《三國志‧吳志‧呂岱傳》:“[零陵]、[蒼梧]、[鬱林]諸郡騷擾,[岱]自表輒行,星夜兼路。”
兼領(兼领),◆一並管領;兼任。○[漢][賈誼]《新書‧輔佐》:“大相上承大義而啟治道,總百官之要,以調天下之宜;正身行,廣教化,修禮樂,以美風俗;兼領而和一之,以合治安。”○《後漢書‧宦者傳序》:“自[明帝]以後,迄乎[延平]……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黃門二十人,改以金璫右貂,兼領卿署之職。”
兼臨(兼临),◆謂在上位的人對在下者廣加包涵容納。○《漢書‧禮樂志》:“兼臨是愛,終無兵革。”○[顏師古]注:“兼臨,言在上位者普包容也。”
兼列,◆猶兼並。○《史記‧律書》:“自是之後,名士迭興……申明君約,賞罰必信,卒伯諸侯,兼列邦土。”
兼兩(兼两),◆I謂有兩人。○[唐][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神翰[顧]不一,體變[鍾]兼兩。”○[仇兆鰲]注:“[顧野王]奇字皆通,有[虔]而[顧]不止一矣。○[鍾繇]、[鍾會]父子善書,有[虔]而[鍾]可兼兩矣。”◆II不止一輛車。兩,車輛。○《後漢書‧吳祐傳》:“[恢]欲殺青簡以寫經書。○[祐]諫曰:‘……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清][顧炎武]《浯溪碑歌》:“匪煩兼兩載,不用金玉裝,攜此一紙書,存之貯青箱。”
兼利,◆謂使(天下萬物)一並受到利益。○《禮記‧經解》:“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莊子‧天下》:“[墨子]氾愛兼利而非鬥。”○[成玄英]疏:“普氾兼愛,利益群生。”○《荀子‧非十二子》:“長養人民,兼利天下。”
兼課(兼课),◆兼任本身職務以外的教課工作。如:[李工程師]業餘在工業大學兼課已有一年了。
兼就,◆順便。○《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但直須帶了小妾回家安頓,兼就看看老母,再赴吾丈之期,未為遲也。”
兼金,◆價值倍於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銀銅通言金。亦泛指多量的金銀錢帛。○《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齊],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趙岐]注:“兼金,好金也,其價兼倍於常者。”○[晉][陸機]《贈馮文羆》詩:“愧無雜佩贈,良訊代兼金。”○[唐][王維]《酬賀四贈葛巾之作》詩:“野巾傳惠好,茲貺重兼金。”○[清]程恩澤《粵東雜感》詩:“有盡兼金傾海去,無端奇貨挾山來。”
兼節,◆完备的节操。○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九:“先主幼歷喪亂,備諸險易,故持兼節,以固勤託孝,謙卑自牧。”
兼假,◆兼任,暫代官職。○《南史‧王延之傳》:“[宋孝武]選侍中四人,並以風貌,[王彧]、[謝莊]為一雙,[韜]與[何偃]為一雙。常充兼假,至[始興王]師,卒。”◆补证条目■兼任;暂代官职。○《周书·苏绰传》:“如聞在下州郡,尚有兼假,擾亂細民,甚爲無理。”
兼濟(兼济),◆謂使天下民眾、萬物咸受惠益。○《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導物。”○[唐][韓愈]《爭臣論》:“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五節:“[白居易]有兼濟思想,凡不利民眾和國家的朝政,敢於犯顏直諫。”參見“兼善”。
兼及,◆並及,同時關聯到。
兼懷(兼怀),◆謂包容各個方面。○《莊子‧秋水》:“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成玄英]疏:“懷,藏也。”
兼合,◆並合在一起。○[郭沫若]《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特別是儒墨,在當時是鬥爭得最劇烈的兩派,差不多彼此之間是不以人相看待的……然而[呂氏]卻把它們兼合了,書中單是以[孔][墨]對舉的辭例便一共有十一處。”
兼行,◆1.謂以加倍速度趕路。○《管子‧禁藏》:“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孫子‧軍爭》:“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光武帝]等﹞遂得南出。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時寒,面皆破裂。”○《魏書‧劉裕傳》:“[裕]自以舟師南伐。○[季高]([孫季高])乘海兼行,奄至[番禺]。”◆2.同行。○[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鼠﹞晝累累與人兼行。”◆3.猶言德行完備。○[漢][王符]《潛夫論‧實貢》:“是故[高祖]所輔佐,[光武]所將相,不遂偽舉,不責兼行。”
兼國(兼国),◆兼併他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武][獻]以下,兼國多矣。”○《呂氏春秋‧貴直》:“昔吾先君[獻公],即位五年,兼國十九。”○[漢][桓寬]《鹽鐵論‧結和》:“聖人不困其眾以兼國,良御不困其馬以兼道。”
兼官,◆在本官職以外,又任他官。○《韓非子‧說林上》:“公佩僕璽而為行事,是兼官也。”○《韓非子‧用人》:“人臣皆宜其能,勝其官,輕其任,而莫懷餘力於心,莫負兼官之責於君。”○[宋][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二》:“古之兼官,多是暫時攝領;有長兼者,即同正官。”
兼顧(兼顾),◆同時照顧(幾方面)。○《明史‧梁璟傳》:“畿輔八府,舊止設巡撫一人,駐[薊州]以禦邊,不能兼顧。”○[清][顧炎武]《答人書》:“北方生計未立,而南方又難兼顧。”○[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三:“在分配問題上,我們必須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
兼功,◆1.謂因依存而得功績。○[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基義》:“是故臣兼功於君,子兼功於父,妻兼功於夫,陰兼功於陽,地兼功於天。”◆2.謂加倍勞作。
兼覆,◆《管子‧版法解》:“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後以“兼覆”比喻恩澤廣覆,無所遺漏。○《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養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無遺。”○《周書‧藝術傳‧黎景熙》:“臣聞寬大所以兼覆,慈愛所以懷眾。”
兼丁,◆兩名壯丁;其他丁口。○《唐大詔令集‧帝祭九宮壇大赦天下敕》:“自今以後,應差行人,家無兼丁,不在取限。”○[金][元好問]《續夷堅志‧孝順馬》:“此卒無兼丁,每上直,馬自負臥具繼至。”○《元典章‧刑部六‧拳手傷》:“部擬舊例,諸犯徒應役,而家無兼丁者,徒一年,加杖一百二十。”
兼道,◆猶兼程。○[漢][桓寬]《鹽鐵論‧結和》:“聖人不困其眾以兼國,良御不困其馬以兼道。”○《三國志‧蜀志‧龐統傳》:“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
兼寸,◆謂超過一寸。○[晉][左思]《魏都賦》:“明珠兼寸,尺璧有盈。”◆补证条目■谓超过一寸。○唐刘禹锡《赠别君素上人》诗序:“口耳之間兼寸耳,尚不可使聞,他人之不吾知,宜也。”
兼存,◆都存有;都具備。○[唐][杜甫]《秋峽》詩:“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贊功。”○[唐][李銑]《孫武試教婦人戰賦》:“蓋利德之並用,故文武而兼存。”
兼程,◆一天走兩天的路,以加倍速度趕路。○[唐][錢起]《送原公南游》詩:“有意兼程去,飄然二翼輕。”○[宋][梅堯臣]《送子華拜掃》詩:“帶劍蓬池外,兼程困馬力。”○[清][李漁]《玉搔頭‧擒王》:“伐罪安民,軍機宜迅,兼程進,羽扇綸巾,看令下山河震。”○[賀敬之]《雷鋒之歌》:“呵!看我們大步前進吧!看我們日夜兼程!”
兼乘,◆1.兩輛車。謂每車備一副車。○[唐][元稹]《故金紫光祿大夫贈太保嚴公行狀》:“公乃悉出帳下衛,以驍果之柄以付之,然後豐其資賞,副以兼乘。涉棧道者五千餘騎。”◆2.指多輛車。○[清][鈕琇]《觚賸‧石言》:“且人之歸自斯土者,莫不連載兼乘,轟隱道塗。”
兼城,◆謂價值連城的寶玉,特指和氏璧。○[明][高叔嗣]《古歌》:“[荊][和]當路泣,良璞為誰明?茫然大[楚國],白日失兼城。”
兼稱(兼称),◆另一名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涑水》:“[司馬彪]曰:‘[洮水]出[聞喜縣],故[王莽]以縣為[洮亭]也。然則[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稱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自下通謂[澗水],為[穀水]之兼稱焉。”
兼差,◆兼任他項差事;兼職。
兼采,◆謂同時向多方面采取。○[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繢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采為味。”○[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非取製於一狐,諒求味於兼采。”
兼材,◆亦作“兼才”。◆兼具各種才能。○[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接識》:“故兼材之人,與國體同。欲觀其一隅,則終朝足以識之;將究其詳,則三日而後足。”○[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新建]抗疏定亂,信文武之兼材。”○[清]《今世說‧術解》:“[方]名[其義],[江]南[桐城]人,天才橫溢,不讓其兄。力矯健,能騰身屋上,履如平地。時推為兼才。”◆亦作“兼才”。兼具各种才能。○汉《冀州从事张表碑》:“兼才伯知,高朗令融。”
兼才,◆見“兼材”。
兼并(兼並),◆併吞。指土地侵併,或經濟侵占。○《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諸侯,將猶皆侵凌攻伐兼并。”○[漢][晁錯]《論貴粟疏》:“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宋][王安石]《兼併》詩:“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賦予皆自我,兼并巧姦回。”○[范文瀾]《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二節:“[俄國]向[太平洋]挺進時期,從北方威脅着[中國],它兼并了[黑龍江]以北的土地以後,還想要把[中國]的東三省和[朝鮮]納入它的勢力範圍。”
兼本,◆謂其他相同的本子,複本。○《南史‧徐廣傳》:“[法盛]詣[紹],[紹]不在,直入竊書。○[紹]還失之,無復兼本,於是遂行[何]書。”
兼備(兼备),◆同時具有。○《史記‧禮書》:“[周]衰,禮廢樂壞,大小相踰,[管仲]之家,兼備三歸。”○[裴駰]集解引[包氏]曰:“三歸,娶三姓女也。婦人謂嫁曰歸。”○《宋史‧章衡傳》:“使[遼],燕射連發破的,[遼]以為文武兼備,待之異於他使。”○[沈從文]《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碩大,結實,豪放,爽直,一個將軍所必需的種種本色,爸爸無不兼備。”
兼包,◆兼容併包。○《禮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漢][鄭玄]注:“此[孔子]兼包[堯]、[舜]、[文]、[武]之盛德。”○[宋][范仲淹]《睦州謝上表》:“伏蒙陛下,皇明委照,洪覆兼包。贖以嚴誅,授以優寄。郡部雖小,風土未殊。靜臨水木之華,甘處江湖之上。”
兼愛無私(兼爱无私),◆泛愛大眾,對人無私心。無,本作“无”。○《莊子‧天道》:“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成玄英]疏:“忠誠之心願物安樂,慈愛平等,兼濟無私。”○[漢][賈誼]《新書‧一通》:“豈若定地勢,使無可備之患,因行兼愛無私之道。”○《漢書‧公孫弘傳》:“臣聞之……致利除害,兼愛無私謂之仁。”
兼愛(兼爱),◆1.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荀子‧成相》:“[堯]讓賢,以為民,氾利兼愛德施均。”○[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仲尼]兼愛,不羞執鞭。”○[許地山]《無法投遞之郵件》:“[啟芳]說我是泛愛者,[勞生]說我是兼愛者,但我自己卻以為我是困愛者。”◆2.[春秋]、[戰國]之際,[墨子]提倡的一種倫理學說。他針對儒家“愛有等差”的說法,主張愛無差別等級,不分厚薄親疏。○《墨子》中有《兼愛》三篇,闡述其主張。
公私兼顧(公私兼顾),◆公家和個人雙方的利益都照顧到。○[毛澤東]《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在公私關係上,就是‘公私兼顧’,或叫‘軍民兼顧’。”○[毛澤東]《論十大關係》四:“為此,就不能不顧一頭,必須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個方面,也就是我們過去常說的‘軍民兼顧’、‘公私兼顧’。”
更兼,◆更加上。○《水滸傳》第六一回:“惟此[北京],是[河北]第一個去處;更兼又是[梁中書]統領大軍鎮守,如何不擺得整齊?”○《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自從[安老爺]的老太爺手裏,因晚年好靜,更兼家裏人口稀少,住不了許多房間,又不肯輕棄祖業,倒把房子讓給遠房幾家族人來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又辦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爺去祭那婆娘;更兼動了公事,申請大憲,和那婆娘奏請旌表,乞恩准其建坊。”
恩威兼著,◆见“恩威並著”。
恩威兼濟,◆亦作“恩威并濟”。犹恩威并用。○《金史·太宗纪》:“帥府會諸將議曰:‘兵威非不足,綏懷之道有所未盡。誠得位望隆重、恩威兼濟者以往,可指日而定。’”○《明史·土司传序》:“其要在於撫綏得人,恩威兼濟,則得其死力而不足爲患。”○《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他高大爺先不敢在你手裏展爪,就是你那‘七大八’,像個豆姑娘兒是的,你降他像鍾馗降小鬼的一般。你又自家處的正大,恩威并濟。他高大爺再又正經,怎麽不好?”○清林则徐《控制镇筸兵勇并察看各提镇优劣片》:“臣仍諄囑該鎮道,總須恩威兼濟,嚴而不失之刻,寬而不失之濫,始可常服其心。”
德才兼備(德才兼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能力才幹兩者都具備。○[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陳云]提出,我們選幹部,要注意德才兼備。所謂德,最主要的,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
得兼,◆兼得,同時獲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郭沫若]《創造十年》一:“你們又要愛國,又要誑文憑,二者是不可得兼的。”
長兼(长兼),◆古代加在官職名稱前,表示非正式任命。○《晉書‧劉隗傳》:“[太興]初,長兼侍中,賜爵[都鄉侯]。”○《南史‧王儉傳》:“[昇明]二年,﹝[儉]﹞為長兼侍中,以父終此職,固讓。”○[清][錢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二‧王儉傳》:“[昇明]初,遷長兼侍中。長兼者,未正授之稱……《孔愉傳》:‘長兼中書令。’是長兼之名,自[晉]已有之矣。”
并兼(併兼),◆合併;併吞。○《墨子‧非攻下》:“今天下之諸侯,將猶多皆免功伐并兼,則是有譽義之名,而不察其實也。”○《史記‧蘇秦列傳》:“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江左]造創,豪族并兼。”○[清][吳偉業]《茸城行》:“非為仇家告并兼,即稱盜賊通囊橐。”
兼塗(兼涂),◆猶兼程。○[三國][魏][曹叡]《善哉行》:“休休六軍,咸同斯武。兼塗星邁,亮茲行阻?”[南朝][宋][鮑照]《行京口至竹里》詩:“兼塗無憩鞍,半菽不遑食。”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50390110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金兼紫是什么意思(重金兼紫是什么意思解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金兼紫是什么意思(重金兼紫是什么意思解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