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The Very Pul of the Machine》/《机器的非常脉动》
这应该是天文爱好者喜欢的场景吧:
一个充满着类似岩浆的星球上,有一辆车,有两个女性宇航员在驰骋。
女司机玛莎(Martha)戴着安全带,提醒另一个没戴安全带的女人伯顿(Burton)小心,前方有爆炸。
可惜已经太迟了,车被炸飞了。
等一切安静下来,女司机迅速发现车子报废了,自己的氧气罐也坏了。
而同伴--
她的玻璃头盔已经裂开,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但是同伴的氧气罐还是好的。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女司机只好拔掉自己坏了的输氧管,开始使用同伴的氧气罐。
可能氧气罐是紧紧绑在使用者宇航衣上的,于是女司机只好一边拉着同伴尸体一边去找最近的站点。
只可惜最近的站点也很远。
她费力地走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外星球上,逐渐体力不支。
她只好靠给自己注射药物来维持体力,尽管注射之前一直收到提醒会有副作用。
可是下一个站点还要很长的路...
终于,副作用来了--
她开始产生幻觉--
幻听:她听到了死去的同伴在跟她说话,说自己一直活着。
貌似同伴的某些意识变成了机器系统的一部分,而机器用死去同伴的声音述说着她们共同的记忆...
幻视:她看到面前的山不是山,而是人类女性身体形状的艺术品,还有各种奇幻而美好的颜色;
而她走的路也不再是荒凉的枯燥的路,而是充满了极光一样的美丽色彩,熠熠生辉...
她看到躺着的同伴尸体站起来了,变得异常高大,还对她说着话--
“是的,机器。”
女主继续给自己注射药物,又看到了更多的美丽幻觉--
耳朵里的同伴声音也开始给她讲诗歌了:
那些关于夜色,星空和心灵的诗歌..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阅一下William Wordsworth, Wallace Stevens的诗歌, 其中包括有名的这句:
以上图中诗句来自华兹华斯的《She was a phantom of delight 》/《她是快乐精灵》
直到她再也没有药物可以注射,氧气也要用完了。
而下一个站点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女主开始跟耳朵里的机器人波顿对话:
“如果你是机器,那你的功能是什么?”
机器回答:
“To know you. To love you. And to rve you.”
“懂你。爱你。为你效力。”
最终女主以一种类似同世界和解,天人合一,又无比绚烂的姿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跳入面前的深渊,身体变成碎片。
短片最后一幕是那个名叫木卫二的机器,里面有女主玛莎的声音:
诡异,科幻,但是充满了女性力量的一部短片。
我看完这部影片,觉得里面的影像很震撼,文字部分也充满了浪漫。
而身边的男性看完,却一脸懵逼,满脸问号。
从两性大脑思维方式来看:
女性注重过程,男性注重结果。
这是一部没有说明目的也没有结局的影片..
而这部短片如果没有看过原版小说的话,可能确实有点迷惘。
的确,第三部 <<Love, death, Robot>>里好看的剧集都有原版小说。
第三集也不例外,原著小说名字和这部短片名字一样--
《The Very Pul of the Machine》/《机器的非常脉动》。
作者是Michael Swanwick, 长这样:
迈克尔·斯万维克, 科幻小说作家。生于1950年11月18日,曾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西奥多·斯特金奖和世界奇幻奖等诸多国际幻想文学界的顶级奖项。
这部小说《机器的非常脉动》(The Very Pul of the Machine)为他得到1999年雨果奖。
小说里对女主和女二有大概的介绍:
女一玛莎是一个不够自信,身体有点弱小,且小心翼翼的女性;
女二伯顿是一个非常自信洒脱,体格健壮,热爱诗歌的活泼女性。
玛莎一直有点儿羡慕波顿的自信和外向,自己甘心做一个陪衬。
而当事故发生的时候,玛莎却因为小心的特质(戴着安全带)保住了自己。
而她一直羡慕的波顿,却因为大咧咧(没有佩戴安全带)而早于自己死去。
这就好像现实中,你一直觉得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一个合作伙伴,突然因为一个奇怪的原因或意外突然先于你死去。
此时的你可能会想,原来那人也不过如此。
或者,原来自己的某些自己瞧不起的个性,却保护了自己。
唏嘘归唏嘘,自己却要一个人负重前行了。
作为人类女性宇航员,在另一个充满危险的星球上,她们相依为命,互补共生。
然而,这原本完美的组合,却因为一次意外,戛然而止。
电影没有给出她们要去哪里,她们的任务是什么。
但观众明确的是,她们的车坏了,她们其中一个一开头就死去,另一个却面临着一个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用最有限的氧气迅速到达遥远的补给站。
我想这就是本片让人感动的点:
不畏艰险,毅然前行。
从女性角度来看,这是女性的力量。
从大局观来看,这是人性的大无畏精神,有点像愚公移山,或者荆轲刺秦王。
停滞不前只有等死一条路,只有前行才有无限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可以一直进步的原因吧。
两人在这个外星球上共同执行任务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她们早已熟悉了彼此。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玛莎产生幻觉后会听到伯顿为她阅读诗歌,伯顿的形象也在玛莎的幻觉中变得特别高大有力量。
我想这都是玛莎嗑药之后的幻觉,是对她之前和队友波顿一起旅程的回忆影射--类似做梦的原理。
玛莎在心灵上还是很依赖伯顿,她的思想,她的意识,无时不刻不被强大人格魅力的波顿影响着。
最终等玛莎氧气耗尽,她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也是每个人最终的命运--
死亡--
或者--
灵魂的永生。
究竟女主的灵魂到底有没有永生?
俗话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究竟最后镜头里机器里传来的玛莎的声音是否是真的,根本没人能够证明,甚至连影片都是虚构的故事。
至于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英语小短片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正所谓
“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喜欢这种开放式结局的作品,甚至连开头都是开放式的。
感谢阅读。
关注我:鸟夫人。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82821058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to love第三季无修版(to love第三季无修版风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to love第三季无修版(to love第三季无修版风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