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内蒙见杨柳姿态迥异吾杭(折腰体)
越水照纤腰,胡风张怒发。
同种又如何,所居能换骨。
点评:这首诗的立意并不新鲜,无非是“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柳树在杭州一带是纤柔的,而到了塞北的内蒙古(内蒙古简称内蒙并不规范)则被风吹得怒发狂张,进而得出“同种不同居而换骨”的结论。
如此设喻,其实是比较牵强的。柳在杭州,是什么骨?并没有广泛的认识基础。到了内蒙古,又换了什么骨?也使人想不得。是“媚骨”换成了“硬骨”吗?柳却并没有谄媚“越水”,也没有顽抗“胡风”。两地不同的风水,只是换了柳的面目而已。不能说柳换骨了。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因为面目相似,而果实已变味。柳生于江南和塞北,却是面目大变,本质仍是柳。况且,一切植物,一切人,面对杭州的柔风和内蒙古的狂风状态都是不同的,只是可能柳树的长条使得面目差异的对比更鲜明强烈些,故而引起了作者的误解,柳何冤哉?
所以,这首诗弊在立意,立意不明确、不精准、不到位。如我立意,宁可说柳本为“嫩肤秀发”之“江南佳丽”,为什么偏要移植内蒙古作“蓬头垢面”之“塞北悍妇”观,毁人家一世美名?
项 羽
一刎足千秋,拔山终不枉。
虞姬知未知,更得易安赏。
点评:这又是一首“似是而非”的作品。诗词写到这程度,都是已经有一定功力的。但是这其中看出明显的模仿痕迹,而且起承转合安排的不纯熟。这首诗前后是照应的,也就是说“更得易安赏”照应了“一刎足千秋”。这是没有问题的,证据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自己的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所赏的正是项羽的“一刎”,“至今思项羽”,也证明了“足千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说自己枉有拔山之力,却因为时不利,而保护不了心爱的虞姬。作者却说“终不枉”,是因为“更得易安赏”。这里首先有一字不稳,就是“赏”字,因为易安对项羽的感情不是“欣赏”,而是“思慕”。再者,作者着一“更”字,则意为项羽当年受“虞姬赏”,后世更得“易安赏”,似乎“易安赏”比“虞姬赏”更能使项羽“终不枉”。实际,将虞姬和易安相比较,是不恰当的。作者此论,很容易使人误解这是两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赏”。虞姬和项羽是“红颜知己”的关系,易安和项羽是“英雄相惜”的关系,二者的情感无可比性。第三,易安千百年后所赏乃“一刎”,与“拔山”并无关系。如果没有“一刎”之节,纵有“拔山”之力,恐易安也不赏。所以即使易安“赏”了,项羽当年的拔山之憾依然存在。虞姬知道了易安的“赏”,于事何益?不知道易安的“赏”,于事何损?实在是毫不相干,又何须发此怪问?
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仍是立意不稳。原因在于作者“才有余,思不足”。可见作诗不仅需要才华,还需要见识、德操与经历的磨练。
独 槎
水抱云来云抱山,朝朝暮暮不思还。
多年我是扁舟子,未必云闲胜我闲。
点评:这首妙在转合,“未必云闲胜我闲”,说尽了自己的“闲”。水抱云,云抱山,想来当是作者得意之句。实际只是文字乖巧,未必佳,因为“眼前无景”。好的写景,都是一读即在眼前。如“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之类。作诗,须力避文字游戏,新手要格外注意。
立 秋
暑日炎炎汗正行,忽闻网上赋秋声。
明知岁月如流水,每到关头总吃惊。
点评:这首仍妙在转合,“明知”还“吃惊”,可见“惜时”之难。只是“闻”字欠妥,赋秋声,虽可闻,但是来自网上,则闻不得也。
暑 日
空调电扇两相轮,兀自心烦热汗频。
偶向窗前抬眼望,骄阳下有盖楼人。
点评:这首佳。但首句“轮”字不稳,开了空调,还开电扇,可见极热。开一会儿空调,开一会儿电扇,是何原因?何况热汗仍频,理应全开,何以“轮开”?现实生活中无此怪事也。倘若有特殊原因,则应有所交代。
“偶向窗前抬眼望”,蓄势不足,弊在“抬眼望”,偶向窗前,不经意也;抬眼望,略显经意也,破坏了下一句转折的“突然性”,故震人心魄力道减至八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7688105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似是而非的意思(离词别句,相思似是而非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似是而非的意思(离词别句,相思似是而非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