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探源:错不是错,对也不是对
汉字,几乎我们每天都用,可不见得我们能搞清楚它的的来龙去脉。就拿对错来说吧,对是正确,错是错误,这大家都知道。可是错,为什么能表示错的含义?对,为什么能表示正确的含义。下面就让我们从古文字研究角度一探究竟。
一、 “对”字探源对是简体字,让我们回到繁体字上去。《说文解字》中有“”字,还有个“對”,是异体字关系,《说文解字》称之为重文。
《说文解字》对““的解释是:
应无方也。从丵从口从寸。對,對或从士。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后半句比较难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下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的解释:
对,应无方也。從丵、口、寸。臣锴曰:“有问則对,非一方也。张释之曰‘啬夫喋喋’是也。寸,法度也。会意。”或從士。汉文帝以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徐锴认为,两个对字一个从口,一个从士的区别是,本来这个字从口,有人来问才对答,这是责备回答的一方(不真诚)。就是汉文帝听了张释之评价啬夫的话,认为那种专为应对询问才回答的话不诚实,就去掉了口子。这里面有个一个故事,我们继续引用徐锴的话:
臣锴曰:“汉文帝幸虎圈,问守尉。禽兽簿守尉不能对,啬夫从旁代对,甚悉文帝悦。张释之曰:‘秦以利口而亡,周勃张相如似不能言者。’帝感悟,责对者見责問而对,故云非 诚。《易》曰:‘尚口乃穷。’故去口。士,事也,取事实也。”
原来当年廷尉张释之当年是谒者的时候,陪汉文帝视察皇家园林,到了虎圈的时候,问管禽兽簿册的守尉鸟兽的品种数量,守尉却回答不上来。旁边的一个看守虎圈的小吏却对答如流,汉文帝非常高兴,就想让他担任上林令(皇家园林的主管)。张释之劝谏汉文帝说:“秦朝就是因为听信了那些能牙利口的小人的蛊惑才灭亡的,你看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都是不太爱说话的人。”文帝也意识到这样做不妥,责备应对的那个小吏在责问时才回答,所以不诚实。并引用了《易经》中的一句话来证明。把口改为士,是因为士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用来办事的,可不是光凭一张嘴的。这样我们算是明白许慎的意思了。
但是疑问远远没有解决。我们先全文引用一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关于“对”字的解释:
应无方也。《聘礼》注曰。对、答问也。按对答古通用。云应无方者,所谓善待問者如撞钟。叩以大者則大鸣。叩以小者則小鸣也。无方故从丵口。从丵口。从寸。寸、法度也。丵口而一归於法度也。都隊切。十五部。
或从士。汉文帝以为责对而面言,依《廣韵》订。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锴曰。士、事也。取事實也。按《篇》、《韵》皆作土。未知孰是。趙氏明诚曰。据古鐘鼎皆作對。是汉文亦从古耳。非肊更也。
段玉裁认为,疑点有二。一是从《玉篇》《广韵》看,对字的繁体是从土,而不是从士。第二根据赵明诚《金石录》的说法,古代钟鼎彝器上没有从口字的,就是说汉文帝只不难过又把口改回去了而已。另外,清代学者指出:
《说文解字》中的“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这二十二字是后人的注误入,因为许慎不可能有汉文帝的称呼。
看起来,这个字的解说是存在问题的,我们必须追溯更早的字形。
从金文来看,有从土的也有不从土的字形,其实,如果土下一横短些,作士,并无不妥。
我们来分析,这个字的结构:右边是手,自不待言。而左侧呢?从丵。
《说文解字》:“丵,丛生草也。象丵岳相并出也 。”
许慎解释为草木丛生的样子。文字解到这里就有分歧了。有人说此字同封,就是在疆界上种树。有人认为这是大臣手拿笏板奏事。我认同和徐兆仁先生和詹鑫鄞二先生的观点,认为这个字就是凿字。凿的繁体是鑿,甲骨文字形中有如下字形:
简写字形象手持锤和凿子,而这个锤子就是用来敲击凿子,用来开凿的。这个字是凿字的初文。而繁化的凿字,我们可以看到山崖,玉石,筐子,双手,凿子的形象,就是凿山开采玉石之意。这个凿子就是后来的辛字。
下面我们看一个与辛字有关的宰字。
《说文解字》: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罪也。
也就说是有罪人的人在室内劳作。我们来看,下图金文中的宰字的写法。
通过上下两排字体对比,我们认为丵应该是辛字的变形,我们知道凿子为铁器,上呈圆筒状,有木把插入其中,随着锤子砸击次数增多,头部会开裂。所以凿子的上端才会呈显锯齿状。参考下图:
至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对,本义是凿。凿可用来雕刻,故有雕琢义。青铜器往往是用于记载重大事件,彰显家族荣耀的,主要是放于宗庙之内祭祀的。本是非常神圣的事情,雕琢金属器物时,需要依照既定的设计非常慎重地进行。不能有一点差错。在金文上有“对扬王休”,一般理解为彰显王的美德。所以就有了对,正确之意。
二、“错”字探源错,繁体字作錯。《说文解字》:错,金涂也。从金昔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涂俗作塗。又或作。谓以金措其上也。今所谓镀金,俗字作镀。《通俗文》金银要饰谓之错镂。根据以上解释我们认为,这个错在古代是一种在金属表面施加装饰的一种手艺,包括涂金贴银,或者是镶嵌金银玉石。
有个成语叫做错彩镂金,错彩就是涂画色彩纹饰,镂金则属于镶嵌,就是在器物表面,凿刻凹槽,并将金丝银线嵌入其中。因为不论涂画还是镶嵌,都是分布在器物表面上的。错就有交错义。我们举出先秦文献中的两个例子:
《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错薪,就是杂乱丛生的柴草。
又比如:
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错毂:轮毂交错。
另外,还有这个义项的成语有:错落有致、觥筹交错、纵横交错、参差错落、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在镶嵌完成后,器物表面需要打磨抛光,所以有打磨义,并再引申为磨刀石。比如:《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由交叉义引申为不合,违背。比如:
《汉书·五行志》:宣、元之后,刘向治《穀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
这里错就是不合,并不是错误。后由不合引申为错误,但这个义项是唐宋以后才产生的。如下面两句诗:
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李白《古风·其五十》)
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唐·皮日休的《襄州春游》)
诗中错误连用,已经是错误的含义了。
注意:
屈原《离骚》:“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这句中的“改错”,并不是改正错误。这里错是措施,就是改变做法。因为在器物表面涂画镶嵌时需要经营布置,引申为措施义。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6768105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觥筹交错的交错(觥筹交错的交错写出了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觥筹交错的交错(觥筹交错的交错写出了什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