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经学家们认为《春秋》一书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因此把行文曲折但是暗含褒贬的文字称作“春秋笔法”。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曾经概括过这种“春秋笔法”:“《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称颂“春秋笔法”是用词细密而含义显豁,如实记载而含蓄深远,婉转而有条理,穷尽而无所歪曲,惩恶而劝善。
孔子修《春秋》一书,讲究的是微言大义,深刻的道理要包含在含蓄微妙的言语之中,因此行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物或者事件的看法,而是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褒贬之意。这是古人修史的独特之处。
但也正因为如此,孔子去世后,《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再也没有人懂得了,后世才涌现出许许多多阐述孔子微言大义的著作。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6355109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秋笔法的意思(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微言大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秋笔法的意思(春秋笔法的意思是什么微言大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