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曾国藩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02 16:38:15 阅读: 评论:0

撰文 | 武子云 责编 | 廖玥

“内圣外王”是庄子的发明,但是后来被演绎成为儒家的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溯其产生的历史原因,与西周的宗法制不可分割。而《诗经》中很多的篇章都创作于这个时期,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圣外王”作为一种思想萌芽也被记录下来。

什么是“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一词首先出现在《庄子·天下》,其中提到“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讲了当时社会无法做到“内圣外王”。而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这就是从本到末,由自身合于天地神明到泽被万物天下的“内圣外王”的道路。

在孔子的思想中体现最明显的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由自己到人再到百姓,由道德的敬再到政治的安。孟子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要求从“四端”寻找超越因果利益关系的自由道德心,扩充道德心的头绪,使之主宰人生,使“大体”(即天地赋予我们的道德根基)控制住我们的“小体”(即七情六欲)。这样就可以成就神圣人生,这样的人生其向圣境的提升,是连带着他人和万物的。成其大体是“内圣”,连带着万民万物一起在德行和文教上一起上升则是“外王”。在《尧典》当中提到过“内圣外王”的境界到底是怎么样子的。“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自己率先做到了“允恭克让”“克明俊德”,之后才延伸至九族、百姓、万邦,是一个由己及人、由道德到政治的过程。

《大学》集中讨论了“内圣外王”的相关内容,最主要的是点明了如何走向“内圣外王”的道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论述分为两层,但是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层层推广,逐步提高。前五个方面都是“内圣”的过程,逐步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之后三个就是“外王”的过程,实现政治诉求。修身是联系两个方面的纽带,其最重要的就是道德的培养,也是“外王”过程当中最基础的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目的,是效果;而“内圣”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根本,是基础,是出发点;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点一条线,立足于德行修养基本点,沿着由内及外的道路影响其他人。统治者需要遵循这一道路,首先自己做好道德上的榜样,成为万民表率;再去由己及人,教化万民,实行德治;最后实现政治统治。纵观中国古代社会,最早的的三皇五帝时期尚未得到所有人的承认,而商代可以考据的资料比较少,之后两千多年的帝制时期选择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而没有选择德治,只有周朝是走了这样一条道路,或者说是有这样的政治理想。

“内圣外王”的理念何以产生?

以武力取得战争胜利的周人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和平主义的开国政策,宣布了“我求懿德,肆于时夏”的政治理念,实行德治,周文王化身为德行的代表为后代树立榜样。要求周王作为天下人的表率,遵循周礼的约束,按照规矩办事;各诸侯在分封完毕以后也要遵循礼乐制度,护卫周王室,管理封地,礼乐制度成为政治生活的核心。礼乐制度既是对秩序的要求,也是对道德的要求,周王在这个过程中克己守礼,成为道德的榜样。当时建立的政治环境就已经决定了“内圣外王”思想的产生,但是它没有作为一种治国思想被明确提出来。

直到西周中期,一方面政治体系封建制逐步完善,治国的理念和制度都更加成熟,另一方面政治秩序不如前代清明有序,诸侯势力增大,血缘的纽带作用衰退,社会混乱,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穆王时,《史记•周本纪》载:“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今本《竹书纪年》:“五十一年,作《吕刑》。”穆王末年作《吕刑》,其目的一方面,继续以“天命”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要求诸侯 “以奉我一人”;另一方面,要求诸侯“刑罚惟中。”可见自昭、穆始,周王室势日颓,政治秩序破坏,道德沦丧,礼乐制度逐渐瓦解。

综上所述,西周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内圣外王”思想萌发的根源,但是当时并这一思想没有直接作为一种理念被明确下来,到了西周中期,政治体系的成熟与当时政治环境的混乱这一对矛盾使得当时的人们想要追随先祖的治国方法,所以明确提出了这种理念并且在历史文献当中记载下来,比如上文提到过的西周中期文献《尧典》中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还有金文《乖伯簋》铸造食器的目的是“用好(孝)宗庙,享夙夜好朋友,雩百者婚媾,用祈纯禄”,是由近及远的内外逻辑,还有《诗经》当中的赞美女祖的名篇《思齐》等。

《诗经》中的“内圣外王”

(一)以《思齐》为代表的家庭诗

《思齐》集中、直接体现了“内圣外王”的思想。这首诗主要是赞美周家三代女祖的美好德行,突出她们对男祖的积极影响,成就了一个美好家庭,达到了“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的传递效果。两位女祖“雍雍”“肃肃”,所以形成了“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这样邦国大治、没有犯罪、人才辈出的效果。

《毛诗正义》中,毛以为“施礼法于寡少之嫡妻,内正人伦,以为化本。复行此化,至于兄弟亲族之内,言族亲亦化之。又以为法,迎治于天下之家国,亦令其先正人伦,乃和亲族。其化自内及外,遍及天下,是文王圣也”;郑以为“先施法于寡有之贤妻,言接待其其以礼法也。以此又至于兄弟之宗族,亦令接待其妻,以为政教之本。以此之故,又能为政治于天下之家邦。是其圣之事也”;正义曰“以礼法接待其妻,明化自近始,是正己身以及天下之身,正己妻以及天下之妻,正己之兄弟以及天下之兄弟,天下皆然,则无所不治。从妻而言,至于兄弟,为尾首之次焉。以此待妻及兄弟之法,又能为政治于家邦,使之皆如己也”。这就是“内圣外王”的思想,先是主妇、家庭的美好德行,然后延伸到家族、国家的政治治理,是此诗的逻辑内核。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提出这种思想,但是它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周朝治国理政的观念和行为当中。

齐家是由“内圣”到“外王”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好的家庭是个人发展和社会清明的基础,这一点是得到周人的广泛重视的,所以《诗经》当中有很多体现。《诗经》的开篇就是《周南》和《召南》,有很多篇章表现的是妇德礼法,集中展示的就是家庭、宗族和繁衍的相关内容。《关雎》是西周贵族婚姻典礼上的乐歌,是一种仪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得到了众多人的祝福,是十分隆重的,显示了当时重视婚姻的观念,也是内圣的一个环节。《葛覃》是讲女子出嫁之前接受妇德教育,这样才能维系好家庭关系,保证家庭和谐安定,帮助男主人齐家,男主人才能在家庭的基础之上处理家族、政治事务。《桃夭》则是祝福新婚夫妇家庭美满、多子多福,表现了人们对美好家庭的向往。《大雅·大明》中展示的是周文王的婚姻,《毛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其中的诗句“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这两句主要说的是王季和大任的幸福的婚姻使得周家可以实行德治,然后孕育了有德行的文王,体现了家庭的重要性,这正是从齐家出发向外辐射的思路。

(二)歌颂德行的祭祖诗

除了上文说的直接表现“内圣外王”思想的《思齐》,以及延伸出来的表现重视家庭的诗歌之外,还有另外一部分赞颂祖先德行的诗歌。“内圣外王”的思想基础是个人的德行修养,所以表现德行的诗实际上也是和“内圣外王”相关的。表现德行方面,有一些是直接歌颂祖先德行的祭祀诗如《文王》等。

《文王》中文王“亹亹”“穆穆”“令闻不已”“世之丕显”,他奋进庄严美好的德行、名声四海皆知,进而子孙多福,庙堂多士,商人臣服,“万邦作孚”。这首诗号召包括殷商在内的人群向周王学习、遵循上天之德,是一个由内及外、德行推广的过程,是周文王道德的延伸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清庙》《维天之命》《我将》是在祭祀文王的时候歌唱的,除了展示当时的祭祀情景之外,还表现了文王的德行,例如,“济济多士,秉文之德”“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把文王树立成德行的代表其实显示了当时的政治思想就是通过文德化人,感召天下,达到修文德以来之的政治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皇矣》,《毛序》:“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其中,“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表明,从王季到文王,周家一直是有德行的,所以上天选择他作为天下的统帅代替殷商的统治。这条政治道路实现的核心和关键是德行。

(三)周王亲耕的农事诗

除了上述的两大部分之外,还有一部分诗讲了周王通过藉田典礼,为万民做表率,主要表现在农事诗中。

藉田典礼指的是周王在春天亲自下地参加农事典礼,生产粮食的一部分要作为祭品供奉祖先。《国语·周语上》:“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可见春耕典礼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万民做表率,关心民生,巩固社稷,维系社会。春耕典礼一直持续不仅是对传统的简单无目的的传承,从《载芟》中可以看出,这已经变成是周王有意识的行为;同时也不仅仅是为了祭祀祖先,表达诚意,更重要的是为万民作表率,以周王的言行引领社会的观念,保障农事正常进行,这是周王的德行,也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

《载芟》是周王年终祭祖的诗篇。《毛传》“《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刻画了春耕时期作物茂盛,天子诸侯参加,千耦其耘的盛大景象。《臣工》是暮春收割小麦的歌,“王釐尔成,来咨来茹”询问耕种状况,“命我众人”下达命令,指挥农耕。《噫嘻》中“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鼓励众人耕种。农事是一个农业王国的基础,王重视农业并且亲自耕种是一种美好的德行,也是为了向所有人做出一个榜样,是“内圣外王”的一个方面。

(四)谲谏周王的讽喻诗

此外,还有一部分讽喻诗,要求现任的王要有美好的德行或者是借助讲殷商旧事来谲谏周王,从反面来要求周王的德行,以期做到“内圣外王”的效果。

《大雅·抑》中提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敬慎威仪,维民之则”,要求为政者正德定谋,为民立则。而当时的为政者“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背弃德行,百姓不听,社会混乱,所以接着提出了“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的要求,修明德行养情操,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不犯过错不害人,做众人的典范。这首诗是长辈的谆谆教诲,苦口婆心、语气平和但是难掩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内容上,从周王的内在之德到外在的威仪,事无巨细、全面周到地进行了教育,希望周王保持德行,遵守规范,为天下表率,进而治理好国家。

小结

在周王朝确立的宗法分封制下,“内圣外王”思想产生是一种必然,到了西周中期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成熟与当时混乱动荡的社会环境之间形成了对比,为了挽救社会危机,该思想作为一种向先王学得的治国思想体现在《诗经》以及其他的文献当中。《诗经》中的一部分诗篇流露出了“内圣外王”的思想痕迹,但是思想本身并没有被总结成这样一条理论,而是作为一种观念被呈现出来,直到庄子才作为理论被提及。

《诗经》和“内圣外王”思想都是当时社会宗法分封制的产物,后者作为一种治国观念映射在古老的典籍当中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源泉,奠定了后代儒家的的人生观念,对后世读书人和现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栏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作者 武子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6级本科生

●●●

责编 廖玥

美编 薛宇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李国学苑”

投稿信箱taoliguoxuetang@163.com

收听李山《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大本科课程)

【原标题:《诗经》中的“内圣外王”|讲经典】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62951097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曾国藩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曾国藩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pdf

标签:内圣外王   曾国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