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胚胎、器官、组织、
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
离体生态学:是指研究离体培养环境条件控制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培养基、植物材料和人工环境条件
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那部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callus):是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
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组培技术是无菌操作技术。
2.组培材料处于完全的异养状态。
3.组培材料可以是离体状态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4.组织培养物可以形成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也可以进行茎芽增殖或生根
5.组培容器内的气体和环境气体可通过封口材料进行交换,相对湿度通常是几乎100%,因
此,组培苗叶片表面一般都无角质层或蜡质层,且气孔保卫细胞功能缺乏,气孔始终都是张
开的。
6.组培的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都是人为设定的,其参数可调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
组织培养
器官培养
胚胎培养
细胞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任务
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细胞、组织或器官所需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形
态发生和代谢规律,植物脱毒方法和机理,植物特别是一些难繁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方法,
细胞融合方法和机理,再生个体的遗传和变异,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机理和方法等
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和动物学家Schwann于1838-1839年提出的细胞学说
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于1902年提出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李继侗和沈同1933年成功培养了银杏的胚。
1952年,Morel和Martin提出了植物脱毒(virusfree)技术
Guha和Maheshwari等——花药培养
Cocking等-原生质体培养
Carlson等——原生质体融合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快繁和脱毒
育种
次生代谢物生产
种质保存
在遗传、生理、生化、病理等研究上的应用
离体快繁(试管苗和人工种子)
试管苗特点
繁殖系数大、速度快,苗木整齐一致,周年生产
人工种子
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
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具有试管苗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贮藏和运输、可直接播种和机械化操作;
2)可在人工种子中加入抗生素、菌肥、农药等成分,提高种子活力和品质
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物种
单倍体育种
离体选择突变体
培育远源杂种
基因工程育种
单倍体育种
手段:花药和花粉培养
优点:所有基因均能表现,基因型可快速纯合
成果:已育成大面积种植的品种
离体选择突变体
手段: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易变异、细胞数量大,有利于突变体筛选
优点:多用于抗性筛选
成果:已选出一些抗病、抗盐、高赖氨酸、高蛋白的突变体,有些已用于生产
培育远源杂种
胚培养可克服受精后障碍导致的远源杂交不孕,产生远源杂交后代,育成新物种.苹果,梨,
大白菜和甘蓝、栽培棉和野生棉
原生质体融合可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性,获得体细胞杂种.马铃薯和番茄、烟草和龙葵
基因工程育种
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均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性、品质改良
次生代谢物生产:利用组织和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可以生产人类需要的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
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优点:节约人力、物力和土地,防止有害病虫的传播,便于种质资源的交换和转移
培养基的成分
水
矿质元素
碳水化合物
生理活性物质
生长调节剂
附加物
天然添加物
水
水质软化装置
离子交换
反向渗透蒸馏
矿质元素
大量--氮、磷、钾、钙、镁、硫
微量--铁、锰、硼、锌、铜、钼
碳水化合物
作用:提供碳源、维持渗透压
通常碳源用蔗糖
低浓度(1.5~2.5%)的糖有利于木质部的生长;
高浓度(3~4%)有利于韧皮部
生理活性物质
维生素-----作用:辅酶
肌醇-----作用:帮助活性物质发挥作用,使培养物快速生长,促进胚状体及芽的形成
氨基酸及其酰胺类-----有机氮源、缓冲作用、调节体内平衡
单核苷酸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六大类植物激素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脱落酸
乙烯
油菜素内酯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相互作用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率关系,用于组培中决定芽和/或根的形成
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的浓度比值高时,倾向于形成芽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值高时,倾向于形成根
两种激素的比值处于中间水平时增强愈伤组织的形成
附加物:
胶凝剂
螯合剂
渗透剂
活性炭
其他
天然添加物
椰乳,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液
作用:提供天然微量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和生长调节剂等
缺点:成分不确定,影响实验重复性
母液(贮备液)注意事项
各种药品要充分溶解后才能混合。
混合时要注意先后顺序,避免相互结合生成沉淀。
铁盐单独配制,一般用硫酸亚铁和EDTA-Na2通过加热形成稳定的螯合铁贮存。
生长素类先用少量95%乙醇或1mol/LNaOH加热助溶后,用水定容。
细胞分裂素类先用少量1mol/L盐酸溶解,再用水定容
培养基制备
加一定量水,依次加入需要量的母液。
加入需要量的蔗糖,溶解,定容。
调节pH值。
加入需要量的琼脂,加热溶解(要不断搅拌)。
分装:在琼脂未凝时(40℃左右凝固)分装,量一般为容器的1/4~1/3,注意不要沾到容
器口。
封口。
灭菌。
存放。
注意事项
不能高压灭菌的物质,在灭菌后温度下降但琼脂尚未凝固时,在无菌条件下,用过滤除菌法
加入。
配好的培养基一般应在两周内用完
外植体:从需要培养的母株分离的一小块植物材料
接种体:已经培养的植物材料用于继代培养
外植体的选择
地上部比地下部清洁。
外植体越小,克服特殊植物病理问题的机会越大,但同时也降低了存活率。
内部的组织比外部的不易受到污染。
不同外植体反应不总是相同
外植体的灭菌
1.根据培养容器大小将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
2.流水(自来水)冲洗植物表面;
3.在酒精中晃动几秒钟;
2(0.1~1%)+吐温(润湿剂)2滴/100ml:3~5min;
5.用经过高压灭菌的蒸馏水冲洗;
6.商业漂白剂7~15%+吐温2滴/100ml:10~30min;
7.再用经过高压灭菌的蒸馏水冲洗几次
培养条件
温度
光照:光周期和光强
湿度
气相条件
顶部空间气体成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矮化或白化
玻璃化
软腐
自养/混合营养
乙烯伤害
矮化或白化
有限的气体交换对组培的效应
组培容器尽可能密闭,以防止污染。然而,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可能出现气体的堆积,
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如产量减少、白化病或坏疽
玻璃化
产生原因
外植体:种类,继代次数;切割方法;在培养基上的放置情况。
培养基:凝胶的浓度和类型,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及水平;盐浓度。
容器:气体组成和气体浓度
环境:温度;光强和光质,湿度;空气流动
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任何携带完整遗传信息的植物活细胞都具有表达其所有遗传信息的能
力,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全能性是一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解除抑制和给予刺激。
细胞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才能表现其全能性
脱分化: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即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再分化: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脱分化转变为愈伤组织后重新分化成异质细胞的过程。
愈伤组织的形成
愈伤组织起源于母体组织增殖细胞。在培养时,通过把全植株的一小部分(外植体)在无菌
条件下放到支持生长的培养基上来产生愈伤组织。激素改变了细胞的代谢使之从静止转变为
具有活性
培养条件
固体培养基
暗培养
液体培养基的缺点
污染损失大
不利于气体交换,影响愈伤组织形成
愈伤组织的生长
诱导期后,外植体外层细胞开始分裂,在组织受伤表面形成一种创伤形成层,愈伤组织的细
胞数目迅速增加
特点:细胞分裂速率大大超过细胞伸长速率,单个细胞的平均重量下降,体积变小
愈伤组织类型
质地:松脆、致密
高生长素:致密变松脆。
低或无生长素或高细胞分裂素:松脆变致密。
愈伤组织的保持
一段时间后,由于基本培养物的损耗、凝胶的干燥以及代谢物的积累,需要将愈伤组织转到
新鲜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
要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要有适当的大小,以保证在新鲜培养基上可以重建生长
愈伤组织再分化途径
器官发生途径:愈伤组织先产生芽(或根),再在另一种培养基上产生根(或芽),然后形成
完整植株。
胚状体发生途径:愈伤组织形成胚状体,再在另一种培养基上同时发展成带有根的苗。也叫
无性胚胎发生(无性系)。
胚状体----指愈伤组织中形成的与种子中胚相似的具有苗端和根端的双极性结构。也叫体细
胞胚
体细胞胚胎的特征
1.体胚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两极性
2.体胚的维管组织与外植体的该组织无解剖结构上的联系,而不定芽或不定根往住总与愈伤
组织的维管组织联系
3.体胚的维管组织的分布是独立的Y字形,而不定芽的维管组织则无此现象
体胚发生的方式
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
直接发生是指体胚直接从原外植体的胚性细胞不经愈伤组织阶段发育而成
间接发生是体胚从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有时也从已形成的体胚的一组细胞中发育而成
多数体胚是间接发生
胚性细胞-----与分生组织细胞类似,通常较小,近圆形,具有较大的核和核仁并能高度染色,
胞质浓厚,可直接发育成体细胞胚胎
胚胎发生丛(EC):EC是愈伤组织中一种液泡小、胞质浓的小细胞聚集成的丛状结构
人工种子
海藻酸钠作为人工种子的包埋剂。也发展了用新的自裂胶珠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1.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2.初代培养物的建立
3.形态发生和植株再生
4.培养产物的观察记载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利用各种灭菌剂进行外植体的灭菌。
不同器官的灭菌方法
1.茎尖、茎段、叶片
清水冲洗
70%酒精浸数秒,再在10%次氯酸钙浸泡5~20min
无菌水冲洗3~5次,吸干
适当切块,接种
2.根、块茎、鳞茎
带土,易损伤。
仔细刷洗,切除损伤部位,增加灭菌时间或浓度。
70%酒精浸数秒,再在6~10%次氯酸钙浸泡5~20min。
3.花蕾
花蕾中的花药处于无菌状态,采摘后可直接灭菌
70%酒精浸10~30s,0.1%氯化汞浸泡3~10min
4.果实、种子
有些表面具茸毛或蜡质,需加吐温-80。
果实:70%酒精浸数秒,2%次氯酸钙10~20min。
种子:0.1~0.2%氯化汞浸泡5~10min
培养产物的观察记载
愈伤组织诱导率
胚状体诱导率
芽分化率
发根率
植物器官培养-----是指对植物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植物器官培养
根的培养
茎段和茎尖培养
叶的培养
根的培养意义
根系生理代谢研究的良好实验体系;
研究器官分化、形态建成的良好体系;
建立根无性系,用于制药;
诱变育种。
离体根的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法:平放
液体培养法:振荡
固体-液体双层培养法:根段形态学上端插入固体培养基,下端朝上浸露在液体培养基中。
其他特殊方法
离体根所用培养基
White
MS、B5等大量元素减半或减2/3
影响离体根生长因素
基因型
营养条件:氮源、碳源、微量元素、维生素B1
激素:生长素
pH
光照和温度:一般黑暗有利于根的形成
植物茎段培养-----是指对植物的带有一个以上定芽或不定芽的外植体(包括块茎、球茎、鳞
茎在内的幼茎切段)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茎段培养的目的
进行植物的离体快速繁殖。
研究茎细胞的分裂潜力和全能性。
诱导细胞变异和突变体的获得
茎段培养的特点和优点
特点:以芽生芽的方法进行增殖。
优点:容易成功、变异小、性状均一、繁殖速度快。
茎段培养产物
单苗
丛生苗
完整植物
愈伤组织
影响因素
基因型
激素配比: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茎尖培养---是指对植物顶端的原分生组织和它衍生的分生组织的培养
类型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普通茎尖培养
茎尖培养注意事项
取材大小:脱毒小于1mm,快繁可数毫米。茎尖微小趋向于形成愈伤组织。
培养基:多为MS,避免2,4-D(促使外植体愈伤组织化)。
普通茎尖培养与繁殖技术
无菌物的建立
芽的增殖
中间繁殖体的增殖
诱导生根
移栽
生长状态及原因
1.生长太慢:茎尖不见明显增大,但颜色转绿
进入休眠
生长素太低
温度低
2.生长过旺:茎尖明显增大,基部产生愈伤组织,茎尖难于伸长,色泽较淡
生长素偏高
用了2,4-D
光照太弱
温度过高
3.生长正常
茎尖逐渐转绿,基部逐渐膨大,有时形成少量愈伤组织,茎尖逐渐伸长,最终形成小枝。
影响茎尖微繁的因素
基因型
外植体的大小
供试植株的生理状态
芽的着生部位
褐变
玻璃化
极性
后生变化
形态发生能力
遗传稳定
叶的培养
意义:
研究叶形态建成、
光合作用、
叶绿体形成等;
叶细胞全能性;
原生质体融合;
无性繁殖系;
诱变育种
影响叶组织培养的因素
基因型
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组合
供试植株的发育时间和叶龄
叶脉
极性
损伤
离体叶组织发育途径
直接产生不定芽
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
胚状体
其他
植物胚胎培养是指对植物的胚、胚乳、胚珠和子房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
技术
包括:
胚培养、
胚乳培养、
胚珠培养
子房培养
胚培养
成熟胚培养
幼胚培养
幼胚培养的生长方式
正常胚胎发育,维持胚性生长。
早熟萌发:迅速萌发为幼苗,不能维持胚性生长
胚胎发育过程
异养期:球形期以前,需复杂培养基。
自养期:心形期开始,可用简单培养基。
异养期易夭折,可采用胚乳看护培养,提高成功率
影响幼胚培养的因素
培养基
环境条件:一般黑暗或弱光。
胚柄:胚柄的存在对幼胚的存活是关键,可用赤霉素代替
胚培养的应用
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幼胚培养。
2.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周期
3.提高种子萌发率
4.克服珠心胚的干扰
5.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6.诱导胚状体及胚性愈伤组织,用于快繁
胚乳培养---是指将胚乳组织从母体上分离出来,通过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培养成熟的胚乳时,果实要进行表面消毒,胚乳和胚在无菌条件下切出来。
培养未成熟的胚乳时,整个果实要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使用立体显微镜小心将胚乳组
织切离。将胚乳从胚组织中分离出来是必须的,这一步骤的失败,将导致胚乳愈伤组织和胚
起源(二倍体组织)的组织的污染。
影响胚乳培养的因素
培养基
培养条件
胚:诱导成熟胚乳活化,可用赤霉素代替。
取材时期:胚乳旺盛生长期较易诱导出愈伤组织。
胚乳培养应用
大量生产三倍体植株。
为染色体工程提供不同染色体组合的植株。
研究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实验系统
胚珠培养---是将胚珠从母体分离出来,无菌条件下让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使其形成植株的技
术
胚珠----种子植物的大孢子囊,是孕育雌配子的场所,是种子的前身
胚珠培养的类型
受精胚珠培养
未受精胚珠培养
胚珠培养的意义
防止杂种胚早期败育,但比幼胚培养容易。
为试管受精提供一项基础技术。
培养单倍体植株
胚珠培养的影响因素
培养基:多用Nitsch。
胎座和子房:有胎座和子房易培养。
胚发育时期:球形胚后较易。
子房培养----是指将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无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子房----雌蕊基部膨大部分,由子房壁、胎座、胚珠组成。
植物离体授粉是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
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又称离体受精或试管受精
目的:克服远源杂交的受精前障碍
离体授粉方式
离体柱头授粉
离体子房授粉
离体胚珠授粉
离体授粉成功的标志是授粉后能由胚珠或子房形成有生活力的种子。
影响离体授粉受精的因素
柱头和花柱:存在有利于受精。
胎座:存在有利于受精。
取材时期:最好在雌蕊授粉后和花粉管进入子房前。
培养基:Ca2+能刺激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培养条件:一般黑暗和弱光
花药和花粉培养(单倍体诱导)
目的
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目的是通过使小孢子或花粉粒反复分裂形成胚状体并获得单倍体植物,或
者获得芽的形成,然后通过胚胎发生或芽的生长形成单倍体。其染色体组成可以通过秋水仙
碱或再生技术获得可繁殖的同型纯合二倍体
花药培养:将花粉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诱导其花粉粒改
变发育进程,形成花粉胚或愈伤组织,进而分化为苗的技术。
花粉培养:先将花粉从花药中游离出来,再进行离体培养
共同点:利用花粉(小孢子)染色体的单倍性,培育单倍体植株
培养方法
花粉发育时期
四分孢子期、单核期(小孢子期)、二核期和三核期(雄配子期)
其中单核期(尤其中、晚期)是大多数植物花粉诱导的最佳时期。
花粉发育时期的检测
压片法:醋酸洋红;碘-碘化钾染色
外形:
花药培养
材料预处理:低温、花药离心、低剂量辐射、化学试剂(如乙烯利)等。
表面消毒
接种
培养:两条途径(胚状体;器官分化),影响因素(光照、温度等)。
花粉培养
1.花粉的分离
挤压法
磁搅拌法
漂浮释放法
2.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看护培养
微室培养:
条件培养
看护培养
将完整花药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
将一片无菌滤纸放在花药上。
将花粉粒接种在滤纸上
MS、H适合双子叶
B5适合豆科、十字花科
Nitsch适合芸苔属和曼陀罗属
N6适合禾本科植物
激素种类和浓度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蔗糖和有机添加物
高蔗糖浓度
有机添加物:椰乳
活性炭
单倍体植株的鉴定
形态学鉴定:形态特征、结实性、花粉粒大小和着色、气孔大小和数目等;
细胞学鉴定
分子标记鉴定
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自然加倍:核有丝分裂和核融合
人工加倍:秋水仙素
愈伤组织再生:组织创伤法
花粉花药培养的优点
1.缩短育种年限。
2.提高选择效率:有利于隐性基因性状的选择。
3.获得单性别特殊材料:如超雄株。
4.作为遗传研究材料。
我国成就:禾本科经济作物。
花粉花药培养的缺点
1.诱导频率低:有的只有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甚至更低;
2.体细胞干扰问题;
3.倍性变异问题;
4.白化苗问题。
组培与育种
单倍体育种
突变育种
培育远源杂种
基因工程育种
突变育种
根据突变原因:诱变和无性系变异
根据突变的主体:外植体突变和接种体突变(愈伤组织突变、悬浮细胞突变和不定芽突变等)
诱变---芽诱变、愈伤组织诱变
物理突变剂:X-射线,伽马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突变剂:EMS(甲基磺酸乙酯)、叠氮钠等
嵌合体植物----是指顶端层一到两层细胞遗传上有差异的植物。
扇形嵌合体
边缘嵌合体
外周嵌合体
离体合成嵌合体
1.愈伤组织混合
2.离体嫁接
嵌合体的离体培养
利用茎尖或腋芽来繁殖嵌合体。不要用不定芽或体胚,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起源于L1、
L2或L3其中一层。
嵌合体分离
嵌合体可以通过诱导不定芽或体胚来分解,因为它们大都起源于一层细胞
杂色植物
定义
杂色=器官上不同颜色的不连续斑点
类型
细胞系杂色:从一个突变细胞增殖而来的一群单色的细胞。如果这是一个芽顶点的细胞,杂
色植物就是嵌合体(不是通过有性遗传获得的)
非细胞系杂色:所有的细胞基因型相同,但色素基因表达不同(有性遗传)
不是所有的嵌合体都是杂色的
不是所有的杂色都是嵌合
多用于筛选杂色植物
香蕉
杜鹃花
玫瑰
杂色原因
基因表达的不同
叶片疱疹:叶片的某些区域细胞与其下层的细胞分离
病毒
基因镶嵌
植物快繁---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
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技术。也叫植物离体繁殖或微繁。
植物快繁的特点
1.繁殖效率高。周年繁殖,生长速度快。
2.培养条件可控性强。
3.占用空间小。30m2可培育数十万株苗木。
4.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5.便于种质保存和交换。
植物快繁的器官形成方式
短枝发生型
丛生芽发生型
不定芽发生型
胚状体发生型
原球茎发生型
短枝发生型---带叶茎段形成完整植株,再剪成带叶茎段继代成苗。
特点:一次成苗,性状稳定,过程简单,成活率高
花卉和葡萄的试管苗生产常用此法。
丛生芽发生型---顶芽或腋芽不断发生腋芽而呈丛生芽,再将单芽诱导生根成苗
特点:性状稳定,增殖率高
大多数植物快繁的主要方式。
不定芽发生型---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不定芽,或不经愈伤组织直接形成
不定芽,再将芽诱导生根成苗。
特点:增殖率高于丛生芽发生型,但较易变异,并会导致嵌合性状发生分离。
许多植物快繁的主要方式。
胚状体发生型----外植体经愈伤组织发育成胚状体或直接发育成胚状体,直接成苗
特点:增殖率最高,但胚状体发生和发育较复杂。
目前此法应用尚不广泛
原球茎发生型---茎尖或腋芽培养产生原球茎,增殖形成原球茎丛,再切割增殖或培养成完整
植株
是兰花唯一有效的大规模无性繁殖方法,促使了兰花工业的形成。
植物快繁的程序
阶段Ⅰ:无菌培养的建立;
阶段Ⅱ:繁殖体的增殖;
阶段Ⅲ:芽苗的生根;
阶段Ⅳ:小植株的移栽驯化
阶段Ⅰ:无菌培养的建立
母株和外植体的选取
无菌培养物的获得
外植体的启动生长
双层培养---固体培养基上面加20ml的液体培养基,避免继代培养。这可以降低成本
经典的双层培养基成分
Knop大量元素1/2浓度
活性炭
蔗糖
生长素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将植物单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形成单细胞无性系或再生植株的技
术
植物单细胞培养---是指将植物单细胞进行培养,形成单细胞无性系或再生植株的技术。
单细胞的分离
机械分离:研磨、过滤、离心
酶解分离:利用果胶酶分解细胞间的胞间层,使其分散。
由愈伤组织分离:液体培养、振荡、过滤、离心
单细胞培养方法
平板培养法
看护培养法
微室培养法
纸桥培养法
平板培养---是指将一定密度的悬浮细胞接种到一薄层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技术
悬浮培养---是将游离细胞或细胞团按一定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不断地搅拌或振荡进行
培养的技术
悬浮培养特点
可以使培养细胞快速大量增殖。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容易建立悬浮培养。
大多数建立悬浮培养的方法要求首先在离体条件下获得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很少只由单细胞组成。大多数除了单独游离的细胞外,都有细胞团。
建立了悬浮培养后,需要结合过滤,进行反复继代培养,以降低细胞团的大小。
细胞团中的细胞与单独游离的细胞其微环境是不同的。
培养方法
分批培养
半连续培养
连续培养
分批培养--是指将一定量的细胞或细胞团分散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特点:只有气体内外有交换
必须及时继代培养
注意事项
接种密度不能太低。
及时继代(刚进入静止期时)。
充分分散。
振荡。
优点
设备简单:普通摇床
操作简便
重复性好
缺点:
培养基成分不断改变,细胞数目、代谢产物和酶的浓度都不能保持恒定,不适合研究细胞的
生长代谢。
半连续培养---当细胞增殖到一定量后,倒出一半细胞悬浮液于另一个培养罐内,再分别加入
新鲜培养基继续进行培养,如此这样反复地进行再培养
优点:能够重复获得大量均一的培养细胞
应用:生化研究;为进一步的更大规模的培养提供接种材料
连续培养
特点: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不断得到补充,细胞可长期保持在对数生长期,增殖速度快,适
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类型
封闭型:培养基更换,细胞不排出。细胞数目不断增长。
开放型:培养基更换,细胞也排出。细胞保持高生长速度
恒化式(控制某种营养成分的浓度)和恒浊式(控制细胞密度)
振荡目的:破碎细胞团,使细胞均匀分布,促进空气交换
方法:摇床(水平往复式、旋转式),搅拌器
细胞同步化:指同一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所有细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物理方法:控制细胞物理特性(细胞或细胞团大小)或生长环境(光照、温度等),如低温
休克法。
化学方法:饥饿法或抑制法。
细胞增殖的测定
细胞计数
细胞鲜重
细胞干重
细胞密实体积(PCV)或沉淀体积(SCV)
悬浮培养细胞的植株再生
直接形成体细胞胚。
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再形成体细胞胚。
植物细胞培养的用途
次生代谢物
药用化合物的生产
分化
色素生产
诱导
生物转化
细胞培养中不能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原因可能是:
将过程转到基本新陈代谢。
抑制或减少了关键酶的表达。
缺少合适的存储位置
诱导子----病原体释放的化合物或病原体部分细胞壁可以引起相似的应答。这些化合物称为
诱导子,诱导生产植物抗毒素的过程称为诱导。
除了致病源化合物外,还有一些协迫剂也可以诱导产物积累。协迫剂包括:紫外线、暴露于
冷或热、乙烯、杀真菌剂、重金属盐或高盐浓度等。
次生代谢物生产的一般步骤
高产细胞系的建立
种子培养
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
植物细胞培养与微生物培养的不同特点
细胞大:20~150μm,是微生物细胞的10~100倍。
易成团。
生长速度慢,增殖一代需1天到几天。
不耐剪切。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6:2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53706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植物的组织培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植物的组织培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