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开艳 河南中医药大学
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特别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愈加重视精神 层面的需求,寻求文化领域的“富足”。基于上述背景,多元文化应运而生,这一文化理念赋予高校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养成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养成工作面临 着社会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将以文化视角为切入点,探讨和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教师职业道 德素养,提升教师的师德形象。
文化碰撞促进不同领域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有利 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引导教师 养成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下的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实现学科 文化融合。鉴于此,高校应转变现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养 成模式,创新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模式,以更好符合学生综 合培养要求。从教学层面出发,提倡多元文化与教师职业 道德素养养成工作的融合,实现师生学习力的提升。
敬业献身,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效果
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报告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职业 精神及献身精神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报告指出:教 师职业精神是办好教育教学的关键,是涉及教育教学工作 的前提,对此,教师应重视该项工作,并将此视为终生奋 斗的事业。教师在这项事业完成过程中,应做到超越职业 所限、超越个人得失,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日常教育教学工 作的水平。可见,教师的高品质敬业献身精神可以提高其 教育品质,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在科教兴国、尊师重教的文化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得 到了提高,这得益于教师在一线教学中的辛勤耕耘和奋 斗,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市 场深化改革的经济下,人才流动呈现市场化的特点,使得 教师在职业选择上更加自由。受市场负面因素及经济利益 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工作岗位中出现了工作积极性不高、 职业意识下降及教育教学不负责任等现象,这些问题已经 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
一线教师在师德及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 异,甚至一些教师的师德层次性极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师德层次,一是重义轻利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能全身心 投入到教育事业,在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二是,义利兼 顾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大多事业心较强,在日常教育 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三是, 重利轻义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只是关注自身利益,甚至 用等价交换原则对待教育事业。特别在多元化价值文化观 念意识下,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应重视 教师正当利益和教师差异性,在保证教师物质需求的基础 上,保证教师的精神需要和权利。但是,考虑教师职业的 特殊性,应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应积极引 导教师不应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追求自我价值,应树立正 确价值观,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这也是师德建设工作 的重难点[1]。
尊重学生,热爱教育对象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走向,甚至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是教育事业成功的 基础。对此,要求教师能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全身心投入 到教育教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热爱教育。然 而,如何尊重学生、爱学生,教师加班加点,搞“题海战 术”,抢占学生所有时间,这是爱学生吗?教师爱学生爱 得深切,但是却未必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因此要对 教师如何真正爱学生、尊重学生提出新要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生命是强大、脆 弱的珍品,有时一句冷酷无情的话,都可能扯断学生的生命线”。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尽管年龄不小, 但是心灵建设还未形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日 常语言和行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 信心,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对此,教师在给予爱的过程 中,应注意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人 格,关爱学生成长的基础上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特别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对此,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 养,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优化教育理念,努力为师 生间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沟通和交流氛围,将微笑、 温馨、快乐带入大学课堂,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的爱,这不仅仅是个人需 求爱,他们的爱更崇高、更持久,并渗透着深厚的教育 爱。教师的爱不是放纵的爱、溺爱,而是严格要求学生, 但又不是一味斥责学生,应将尊重和严格结合在一起,把 握教育教学的“中庸”。
合作共处,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气氛
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 征,也是我国“和”文化在新阶段的体现。教师在教育教 学过程中多通过作教育形式,达到育人、培养人的目的。 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复杂社会的最后环节,如能在该环节 中做好引导工作,会使学生接收到更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此外,教师能否协调 好各方面关系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 调动文化、教育等方面资源,达到教育教学的要求。
我国中华文化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平等的文化内 涵,为教师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内在精 神。目前,受教师人事制度等教育改革工作的影响,教师 间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气氛。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竞 争机制、竞争观念等理解不到位,导致其对这方面存在思 想误区[2]。对此,教师间应学会合作共处、团结和谐,这 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并让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尊 重身边人、学会合作共处的重要性,教师在法律范围内公 平、良性竞争,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拓宽知识获取途径,优化知能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在教学中 的应用愈加广泛,如能将这些技术成功应用到教学中,相 信能最大限度实现教学优化,更新教师知识,这也符合未 来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学作为特定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其 在计算机等技术支持下,文化信息传播传递方式发生了根 本性变化,计算机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教育领域的深 刻变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教师知能结构提出了新要 求,特别是面对文化传播途径日益丰富的今天,知识急剧 膨胀,教师是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学生知 识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对此,教师将转变以知识传授 为主要教学任务的方式,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知识掌 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能力等方面上,这样的教育工作 必将走进“死胡同”。师生应建立起一种新型关系,教师 应从之前单一传授知识方式,向帮助学生认识、发现和管 理知识的角色转变。教师依靠学习研究提高自身能力,并 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重视自身文化素养,不断更新观念[3]。
教师身心健康,唤醒热爱生活的心灵
当今社会是凸显生命意识、生存意识的时代,人们关 注生命,热爱生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离不开教师 对生命和生活的关注。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的 生活态度及饱满的精神状态,会给学生带去爱的感染力和 无言的教育力。以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知识 传授层面上,但是具备高道德素养的教师会给学生以潜移 默化的影响。对此,教师应确立新的健康观,关注生命和 健康。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说:“感情投入是教师走近学生 心灵的切入点,简言之教师的爱”。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过硬的教 师能凭借自身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学习;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能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转 化为学习内动力。师生在人格养成过程中,教师高尚人格 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利于学生人格的养成,从而实现为社 会发展培养身心健康且高素质人才的目标[4]。
文章通过上述篇幅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文化背景下,推 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希望通过论述能进一步认 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现实意义,并最大限度发挥其 教学优势,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王友志.关于新时代教师道德素养培育路径的探讨[J].贵 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8(04):50-53.
[2]曹景霞.新时代下师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探讨[J]. 长江丛刊,2020(35):76-77.
[3]商小咏,姚忠秋.基于地方文化的新时代师范生教师职 业道德素养培育——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和田师 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05):54-59.
[4]赖瑞庭.对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的几点思考[J].读写 算,2018(21):60.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32121087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教师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教师职业道德论文20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