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工作总结(2022年普法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02 15:37:40 阅读: 评论:0

以全链条普法行动彰显法院担当

——海北中院五年普法工作综述

“法度者,正之至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017年以来,海北中院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扛起“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把握着力点、找准切入点、突破创新点,下大力培育人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思维,积极引领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更高水平的法治海北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聚焦主责主业能动普法

海北中院将普法工作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牢固树立“我执法我普法”的工作理念,着力在高质量落实主责主业上下功夫。

——巡回审判追求效果“倍增”。针对海北地域广、办案半径大的特点,为方便偏远农牧区群众参与诉讼活动,海北法院充分发扬“马背法庭”精神,牢固树立“抬起衙门就群众”司法服务理念,将每一次巡回审判视为送法下乡、送教上门的最佳时机,办案法官深入田间地头、牧户帐篷审理婚姻家庭、草场林地纠纷、继承析产、赡养抚育扶养、相邻关系等案件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说法析理,现场解答农牧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邻里、山林草原、合同、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最大限度将矛盾止于诉前,让当事人释惑解难,真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五年来,全州法院巡回审判案件1353件。

——诉源治理追求矛盾“骤减”。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两级法院注重源头预防“止于未发”,坚持普法工作“关口前移”,在诉源治理中精准施策。刚察县法院遵循新时代“枫桥经验”,在2个乡镇成立法官工作室,针对农牧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普法和入户宣讲。海北中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充分发挥“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优势,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联点村祁连县八宝镇拉洞村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法律服务站,驻村第一书记和选调干部担任法律宣讲员,定期开展法律宣讲和法律咨询服务,引导全村群众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五年来,诉前调解成功案件4961件,占审结民事案件总数的24.3%。

——“两员”共促追求法宣“辐射”。特邀调解员和人民陪审员是助力普法的生力军。五年来,全州法院选任特邀调解员21名,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派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464件。门源县青石嘴镇“老马调解室”成为调解品牌,也是辖区群众遇事找法、普及法律常识的“主心骨”。选任人民陪审员131人,共参审民事案件640余件、刑事案件70余件、行政案件10余件。人民陪审员通过参审案件,向乡镇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持续“以案释法”,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

关注重点领域创新普法。

海北中院高度重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在全州“七五”“八五”普法工作中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

——常态化开展“零距离”普法。海北法院持续深入推动旁听庭审常态化制度化,突出诉讼案件特点和普法教育重点,扩大庭审旁听群体和案件类型覆盖面,不断提升法治教育效果,持续增强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定力。针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危险驾驶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等典型案件,把警示教育课“搬”到庭审现场,邀请全州广大干部职工、企业职员、驾校学员等人员参与旁听,“零距离”“全景式”感受法律威严,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以案明纪、以案说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遵纪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特别是针对近年来案件数逐年上升的危险驾驶犯罪,依法适用速裁程序集中公开开庭审理,开展生动深刻的“以案析法、现身说法”法治宣传教育,从源头上促进驾驶人形成遵规守法的良好习惯。

——精准化开展“分众式”普法。注重青少年学法用法问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通过“送法进校园”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开展专题法治讲座,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法》等,提高未成年人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与州法学会、团州委等9个部门联合,连续成功举办四届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五年以来,先后开展预防性侵、校园欺凌、抵制毒品、反电信网络诈骗等法治讲座进校园活动27场次。注重全民普法工作,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结合海北受众多以农牧民群众为主,突出学习宣传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婚姻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公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先后编印普法宣传手册2万册。 以重要节会(日)和法律法规纪念日为契机,认真开展扫黑除恶、养老诈骗、拖欠农民工工资、未成年人保护、保密、消防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先后开展街面集中宣传1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5万余份。

——多样化开展“开放式”普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庭审、见证执行活动,定期举办法院开放日、模拟庭审活动,让群众走进法院,亲身体会法院工作,零距离感受司法。司法公开是最好的普法。近年来,海北中院一直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始终把推进司法公开作为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和推进普法工作的重要手段,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为公众和当事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及公开透明的司法服务,切实保障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五年来,“12368”诉讼信息服务平台共受理电话、短信等6.5万条次,网络庭审直播案件6116件,上网公开裁判文书2.42万份。

夯实工作根基保障普法

普法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海北中院党组清醒地认识到,要大幅度提升州域法治水平,增强法治意识,还需要在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和人才保障等方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专题研究推进,普法工作与审判执行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对普法工作明确责任清单,细化任务措施,分工负责、全警参与、年终考评,努力形成新时代普法工作新格局。

——健全学法制度。严格落实审委会常态化学法制度,将各方面法律法规作为重要议题学习研究。同时,充分利用“法宣平台”“人民法院大讲堂”“青海省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凡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跟进学习,加强业务庭室研讨交流,积极营造机关学法用法普法的浓厚氛围。

——强化人才保障。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法院队伍,院党组从利长远角度高站位谋划法律人才工作,拓展选人视野,发展壮大专业法律队伍,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基础上,五年招录审判辅助人员21名,其中,具有法学知识背景的15名。选调名校毕业生3名安排到基层一线历练,全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法院人”身份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普法、讲法。着力培养提高年轻干部处理疑难案件的能力,有计划地安排进社区、进学校、进联点村开展法治宣传,熟悉社情民意,提高司法实务能力。

奉法者强则国强。五年来,海北法院坚持狠抓普法工作从未松劲,法治宣传教育在服务海北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海北中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普法方式,丰富普法载体,让法治的微光照亮人民群众的内心,成为共同建设法治社会最坚定的信仰,助推法治海北建设迈上新台阶。

供稿:海北中院编辑:罗楚江审核:詹国彬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2660104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普法工作总结(2022年普法工作总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普法工作总结(2022年普法工作总结).pdf

标签: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