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微言送听
同心同德,是一个成语,大家耳熟能详,不需要做过多地解释。
同心同德,是兄弟俩,很多人不知道,在俺老家却有很高知名度。他哥俩的事儿,听俺一一道来。
俺邻村有个王家庄,明朝嘉靖年间,有王姓两家人从湖北来此立村。历经数百年的变迁,到解放后,村子里王姓人家仅有四五户,吴姓和刘姓却异军突起占据大多数。尤其是吴姓家族,基因强大,不光能生儿子,还能多生儿子,所以开枝散叶,人丁兴旺。
村头的吴志光家就是典型代表。他们家兄弟五个,个个都有四五个儿子。吴志光在家排行老五,人们习惯喊他吴老五,叫惯了倒忘了他的真名叫什么。他18岁拜堂成亲,娶了个媳妇叫王兰香。王兰香长得白白胖胖,膀大腰圆,会下厨做饭,能下地干活,做针线活儿也是一把好手,关键是会生儿子。开怀头一个就是大胖小子,随后一年一个,到1959年就一口气生了仨。如果不是3年自然灾害,估计生十个八个也闸不住。
饥荒过后,刚能吃饱肚子,兰香就率先怀上了,看看她那特大号的肚子,乡亲们都说象是双棒儿(双胞胎)。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1962年秋天,刚收完棒子种上小麦,生育明星王兰香就一举诞下两个胖小子,创下了王家庄有史以来的记录。村里德高望重的王二大爷郑重宣布,经过他的认真考证,自明朝建村400多年以来,这是头一例!
吴老五喜得双胞胎儿子,又创下了全村纪录,自然是喜出望外,全然不顾还躺在床上的王兰香是疼还是饿,一溜烟儿跑出10多里地到丈人家报喜,回来又特意跑到村代销店买了盒8分钱的香烟,拿着去请王二大爷给孩子起名。前面三个儿子,都是吴老五自己随便起的,这次能下点本钱,足见他的高度重视和极度兴奋。
王二大爷七十多岁,上过几年私熟,粗通文墨,爱好打卦算命看风水,兼营给小孩起名,在本村当地小有名气。抽着吴老五孝敬的香烟,他很快进入了境界,慢条斯理地说:按你家族谱里“志同道合”的谱序,这俩小子泛“同”字辈。大名小名一块起,就叫同心、同德吧。从此,这个名字就在这个小山村里越叫越响。
同心同德长得喜庆,还长得一模一样,属同卵双胞胎。他们最大限度地继承了爹娘双方的优点,鼻直口方头大腿长像爹,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像娘,比那几个哥哥漂亮多了,而且小嘴乖巧,讨人喜欢,在村里是人见人爱。吴老五为了集中力量培养同心同德,毅然决定与王兰香一起转方向,由共同生儿子转向遏制生儿子,忍痛放弃了再创一项生八个儿子纪录的目标。为了破釜沉舟,七十代初吴老五顺势而为,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做了结扎手术,受到大队和公社一致表扬,不仅给了二十天带工分的病假,还慰问了一斤红糖和20个鸡蛋。王老五躺在病床上,虽然阵阵隐痛,却依然为自己一石三鸟的良策而快慰,痛并快乐着。
同心同德是学习的好苗子。自打进了学校门,学习就一直拔尖。哥俩每年都能拿回奖状,逐渐地就贴满了墙,把年画都挤得没了地方贴,引得老师夸奖、同学效仿、邻里赞扬。学校的同学也都崇拜他俩,有一次三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让用“同心同德”这个成语造句,王二大爷的孙子一一一王卫国同学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造出了千古名句:同心同德是兄弟俩。一举博得老师的猛烈点评,也赢得了经久持续的哄堂爆笑,成为当地著名笑料。许多家长也羡慕嫉妒恨,半真半假地说:比比人家同心同德,俺家孩子应该叫离心离德,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注:判若云泥的意思)。
同心同德是哥哥们的重点保护对象。这对双胞胎,不仅让村里的孩子们黯然失色,也让自家的三个哥哥自愧不如。虽然是一母所生,三个哥哥却一点儿也不爱学习,好在那时候的学校以学工学农为主,读书无用,劳动光荣。这老哥仨劳动起来生龙活虎,一拿起书本却变成了瞌睡虫,考试不及格是家常便饭。所以,他们早早就下了学,不仅对两个弟弟呵护有加,还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帮爹娘养家,所以他们家的生活比一般人家稍好一点,脏活儿累活不让沾手,好吃好玩的先尽着弟弟,从而为同心同德茁壮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心同德不负众望。1978年,高中毕业即携手参加高考,双双上榜,一举成名。从此跳过龙门,捧上了众人垂涎的铁饭碗。公社中学一百多名学生高考,只考上了4个大中专学生,吴老五家就占了一半,瞬间名声大噪。同心考上了银行学校,同德考上了师范学院,哥俩拿着录取通知书一块儿到省城上学,自然喜气洋洋,全家倍感荣光,乡里乡亲也都为之高兴,为之自豪。一向节俭的吴志光,破例买了10斤肥猪肉,宰了两只大公鸡,装了一大塑料桶的散白酒,风风光光地请了两桌客,痛痛快快地庆贺一番。
王二大爷因其特殊身份而坐上了首席的头把交椅,只见他老人家刚剃的光头锃明瓦亮,一缕花白稀疏的山羊胡蹶得老高,平日浑浊迷离的眼神陡放光芒,把酒临风,高谈阔论,挥斥方遒,实属其人生中少有的高光时刻。同心同德的成功案例,无疑给王二大爷镀了一层金,给他那颗光脑袋加上了神圣光环。此后,各地慕名而来者络驿不绝,王二大爷忙得不亦乐乎,名利双收。
同心同德出息了,吴老五也跟着身价看涨,在村里的地位陡然提升。乡亲们有订亲、结婚、祝寿等重大活动,吴老五都在被邀佳宾之列,忝列大队书记刘大脑袋和乡贤王二大爷之后,跻身全村重要人物前三。此后好多年,吴老五都盛装出席村里的重要活动,标配是穿一身板正的藏青色中山装,脚踏一双黑色人造革三节头皮鞋,头戴一顶深灰色鸭舌帽,鼻梁上架着一幅银丝边老花镜,貌似知识分子,但肤色、谈吐和气质却忠实地暴露着他的农民身份,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吃香喝辣、百般风光的心情。唯有一点让他犯嘀咕的是,每当主家向外来客人介绍到他时,总会说:这就是同心同德他爹!为什么呢?我有名有姓的,叫我吴志光、叫我吴老五,都行呀?!
同心同德很有孝心。兄弟俩毕业后都留在了省城工作,成家立业后回老家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来,总是大包小提溜地带来吃穿用品,父母大人、哥哥嫂子俱各欢喜,也少不了给爹娘塞个装有现金的信封。曾经有段时间,专门用车接老两口子到省城享享福,但每次呆不了十天半月就闹着回来。老五舍不下那二亩半地,兰香舍不下猪狗鸡鸭。前几年老两口相继去世后,同心同德就极少回来了。
同心同德也在慢慢老去,他们的名字在老家依然口口相传,相信他们的心中也同样对老家牵挂留恋。无论如何,只要同心同德,就可慰父老心。只要同心同德,黄土能变金。只要同心同德,天涯若比邻。只要同心同德,叶茂根更深。
作者简介:微言送听,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山东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分行。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21221084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喜出望外造句(喜出望外造句怎么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喜出望外造句(喜出望外造句怎么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