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廊里一道独特风景,曾几何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围观、受热捧,足以说明人们对美食的偏爱与追求。作为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春节不啻是别开生面的“美食节”,堪称全国“美食总动员”,家家户户都会尽可能让餐桌丰盛一些,亲友相聚“舌尖上的美食”更是不可或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劳动的尊重和劳动成果的珍视。但现实中,或觉得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浪费点不算个事了,或认为吃不完、剩得多,才显示待客诚意、好客热情,或出于攀比、显摆心理,满足“面子”背后的虚荣心,等等,食品浪费现象依旧程度不等地存在,个别情况更是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某些“山珍海味”甚至没动筷就“剩”了。在一年中餐饮消费最为集中的档口,无疑更须警惕“舌尖上的浪费”。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就会是惊人的数量,每人节约一点同样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大型聚会浪费高达38%,餐饮每年约浪费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尽管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但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有关专业人士指出,每浪费1千克的食物,相当于5.22千克二氧化碳额外的排放,220克氮的额外排放,40.56克磷的额外排放。因此,无论是从守护大国粮仓、保障粮食安全考量,还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生活角度审视,居安思危、厉行节约,都应该成为社会共同的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出台的《反食品浪费法》,把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升为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永不过时。这些年,经过宣传引导、社会倡导,餐饮服务与美食消费同频共振、相向而行,“不够再点”“吃不完打包”“光盘行动”等渐成“新食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欣慰、值得点赞。
聚沙成塔、众擎易举。“舌尖上的春节”既是获得感幸福感的集中体验,也是倡导和检阅公民节俭美德、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契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群体响应、合力推进,远离“舌尖浪费”、共建“餐桌文明”,让“舌尖上的美食”与“舌尖上的美德”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范子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418831040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舌尖上的春节(舌尖上的春节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舌尖上的春节(舌尖上的春节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