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艳 耿雅倩
5月26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校园心理健康辅导站,学生坐在“放松椅”上放松。新华社发(万善朝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中生在疫情这段特殊时期,更要加强心理健康调试,降低因疫情引起的负面情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美日韩高中生疫情下的生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经常有消极情绪或行为的比例,在四国高中生中最低。课题组建议,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高中生对疫情的客观认知。
中国高中生经常有消极情绪或行为的比例最低
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存在不良情绪或行为的比例在四国中大多位居第三或第二位。例如,有孤独情绪的比例,韩国最高,其他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睡不着的比例,美国最高,其他依次是韩国、中国、日本。
进一步统计发现,“经常有”上述各类情绪或行为的比例,中国高中生均占比最低,美国高中生大多占比最高。例如,经常感到焦虑的比例,中国高中生10.7%,美国高中生26.5%,日本高中生13.6%,韩国高中生12.0%;经常睡不着的比例,中国高中生9.1%,美国高中生22.6%,日本高中生10.9%,韩国高中生12.1%;经常感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比例,中国高中生12.3%,美国高中生27.9%,日本高中生16.1%,韩国高中生14.7%。
与疫情前相比,中国高中生有不良情绪或行为的比例下降
2017年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课题组也对这一题目进行了调研。将2017年与2021年的数据比较发现,总体来看发生疫情后中国和日本高中生多种不良情绪或行为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美国和韩国高中生不良情绪或行为的比例上升较多。中国高中生情绪低落的比例下降约10个百分点,睡不着、焦躁的比例下降约9个百分点;日本高中生情绪低落的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焦躁下降了约17个百分点,注意力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美国高中生感到孤独、情绪低落、神经敏感的比例均上升了约3个百分点,感到焦躁、睡不着、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比例则有所下降,尤其是说不准的比例下降了6个多百分点;韩国高中生大多数选项的比例均有增加,仅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比例略有下降。
课题组建议,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高中生对疫情有客观的认知。由于疫情的特殊性,无论是社会媒体还是邻里之间的闲聊,都会频繁地把各种有关疫情的信息摆在学生面前,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信息都会扑面而来。正面消息固然能让人感到少许安慰,但负面消息却会让人感到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尤其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一定要引导高中生学会过滤不良信息,对疫情有正确、客观的认知。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课堂,一方面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负面情绪,了解负面情绪产生的危害,另一方引导学生学习调节失眠、焦虑、焦躁等负面情绪的方法,让高中生学会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增强心理适应性,及时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
责任编辑:黄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39590107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