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0年2月
第1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Feb.20 l0
N0.1
女性单身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
刘莫鲜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国外及台湾研究表明,单身女性在现实世界中处于双重不利的境况,找不到丈夫和不愿意找丈
夫是单身女性日益增多的原因。单身女性对单身生活的现状、婚姻与生育观、性欲等持不同的感受与看
法。鉴于我国内地研究存在的不足,建议后续研究着重于丰富比较研究,增强研究的经验性,拓展理论
视野,细化研究问题。
关键词:女性;单身;原生家庭;单身经验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7—3698(2010)01一O044—06
单身迄今虽依然是一种偏离社会主流价值取
向和主流生活方式的现象,但其俨然已成为现代社
会的重要结构之一,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概观
既有研究,其主要以单身女性为研究对象,专门研
究单身男性的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或许在于:其
一
,相对于农村,人们更关注城市的单身现象,而城
市单身又以女性单身更为突出;其二,相对于男性
单身,人们更倾向于将女性单身视为是对传统性别
规范和男权制度的挑战,认为其更具独特意义。为
此,本文主要回顾国外及中国台湾学者对女性单身
现象的研究,并结合中国内地研究现状,探讨其后
续研究应着重注意的方面。
一
、何为单身女性
学界对单身女性的定义总体上可归为狭义与
广义两种。Stolk对单身女性的界定属狭义之典
型,其认为单身女性是指“那些从未结过婚①,年龄
在30岁及以上,没有孩子,也没有生活在一种稳定
的同居关系②之中的女性”。 该定义将单身女性
严格限定为未婚无孩者。Chasteen则在广义上对
单身女性进行了界定,认为单身女性是指“所有不
在婚姻状态或没有处于一种具有与婚姻相似的经
济及社会情境关系中的女性”,如一个以“恋人”方
式和其他女性或男性生活在一起的女性就不是单
身女性。 2 该定义则将离婚、寡居涵盖进单身范畴。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其他定义,从中抽取出结婚
意愿、同居状态、婚姻状态、孩子和年龄等要素,研
究者正是因对以上要素持不同看法,故衍生出不同
定义。具体而言,在结婚意愿方面,研究者多认为,
不管有无结婚意愿,个体只要符合特定条件,便可
视为单身,但在其他方面,则存在较多分歧。以年
龄为例,有人把所有到了法定婚龄而尚未结婚的都
视为单身;有人认为只有超过适婚年龄仍未结婚的
才可视为单身,但对于适婚年龄的范围又无一致看
法,各把28或30岁等作为女性适婚年龄的上限。
为了更好地探讨单身概念,笔者着眼于“现在时”状
态,将结婚意愿、同居@及婚姻状态进行交互分类,
共得出个体可能所处的八种婚姻状况(见表1):
收稿日期:20O9—12—16
作者简介:刘莫鲜,女,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307级博士生,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社会学。
①本文中的婚姻皆指法定婚姻,遵循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实践,结婚主体仅限定为异性。
②一种类似于婚姻的关系,也有人称之为人类学意义上的婚姻,一般指男女两人共同居住生活,有性生活是其必备
要素,仅有性爱关系没有共同居住生活不构成同居。本文之后所提到的同居则包括同性同居。
③在以下分类中,对同居做出异性或同性同居的判定依据在于:若个体主观上有结婚意愿,根据前面对婚姻的注
释,其不太可能属于同性恋者,也就不可能属于同性同居。反之,若个体在主观上无结婚意愿又与他人同居,那么其也可
能属于同性同居。
第1期 刘莫鲜:女性单身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 45
表1个体的婚姻状况
表1中A指主流婚姻模式,即个体有结婚意愿
且结了婚,夫妻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B指试婚,
即个体有结婚意愿,也处于异性同居状态,但尚未
结婚。C指被迫婚内分居,即个体有结婚意愿且结
了婚,但因某种原因而分居。 D指被迫单身、主动
暂时单身或待婚,即个体有结婚意愿,但既没有与
异性同居也没有结婚。这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其
一
,受限于某些主客观因素,没有恋人,这是典型的
被迫单身;其二,个体主观上暂不想谈恋爱,这是主
动暂时单身;其三,有心仪的恋人,因特定原因不能
与之结合,发誓终身不婚嫁者,这是被迫长久单身;
其四,有论及婚嫁的恋人,这是“待婚”。E指被迫
结婚,即个体不想结婚却迫于压力而结了婚,夫妻
也共同生活在一起。F指同居,即个体不想结婚也
没有结婚,却与他人同居,其既可能是异性同居,也
可能是同性同居。若是前者,个体多为“只同居,不
结婚”潮流的践行者。G指主动婚内分居,即个体
不想结婚,但迫于压力结了婚,婚后再主动分居。②
H指独身,即个体不想结婚,事实上也践行着独身
之理念。尽管一些离异、寡居者也可能奉行独身主
义④,但未婚女性的终身不婚尤为彰显了“不嫁主
义”而更具先锋意义,故可被称为“自觉的独身主义
者”。
以上八种婚姻状况中的c、D(不含待婚)、G、H
都可归为单身范畴,代表了不同的单身类型。具体
而言,c、G具有名义上的婚姻,但已不具婚姻的实
质,故可称之为“事实单身”,其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研究者对D、H则予以了更多关注,且多分别称之
为“被迫单身”和“主动单身”。以上分类尚无法涵
盖所有单身现象,但从中可看出,单身范畴远大于
独身范畴。大陆研究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把单
身现象等同于独身。再考虑孩子和年龄这两个因
素:就前者而言,既然婚姻及同居状况是界定单身
的主要标准,则很难视一个从未结婚但有孩子的女
性为非单身女性。就后者来看,若论及结婚,年龄
对女性的限制远大于男性,相关研究可为例证。如
Burrdey对3 岁未婚无孩单身女性的访谈发
现,2/3的人在十几岁时倾向结婚的年龄约为25
岁,并把单身视为一种暂时的阶段;但到了30岁
时,就转变了对婚姻的期待,虽仍可能结婚,但已比
早期抱着较低的期许。纪雅惠的研究也发现,受访
单身女性对于30岁的来临表示了“那是一种关卡”
的感受,在其看来,过了30岁便很难有步人婚姻的
机会,或是将成为婚姻市场中的劣质品。∞ 基于以
上分析,笔者把单身女性界定为:过了30岁,处于
婚姻与同居关系之外的女性,或虽有婚姻但长期处
于分居状态的女性。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单身
并不排斥纯粹的性爱关系。
二、女性为何单身
总体来看,女性单身源于两种因素。一是找不
到丈夫。一些研究指出,被迫单身的女性之所以找
不到丈夫,其原因在于:其一,她们是不受欢迎的婚
姻伴侣,既没有吸引力又不可爱。如Stolk对已婚
男女的调查表明,19%的人认为女性单身的原因是
因为还没有男人向她们求婚,或她们还没有从早期
的悲剧爱情中恢复过来。…Loewenstein对中年单身
女性未婚原因的调查显示,有55.3%的人认为自
己之所以沦为单身是由于其至今仍认为的不幸境
遇,如“我很胖,在青少年时受到孤立,从没有约会
或参加过社交活动”。-4 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指
出,这一观点其实反映了许多已婚者尤其是已婚男
性对单身女性所持有的偏见。如Mackie所言,任
何对偏见的解释都须考虑到主导群体的心理需求,
这里男性正是把对单身女性的偏见作为捍卫他们
传统男性角色的一种手段。…其二,适宜结婚的备
用男人是不充分的,即单身女性是“婚姻挤压”的结
①指法律意义上的分居,即因感情不和、夫妻不存在以性生活为内容的共同居住,且不履行其他义务。
②近代广东一带的“不落家”为其典型,见王丽《近代广东女子的独身现象:自梳和不落夫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
③这被称为“半路出家”,即走出婚姻之后不愿再走进婚姻。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定
果。有研究者曾预测: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白人女
性,如果到25岁时尚未结婚,那她结婚的可能性将
小于50%,到30岁时则下降到20%,超过4o岁便
下降到约1%。换句话说,25岁以上且受过高等教
育的未婚女性,受限于婚姻市场中符合特定条件之
男性的短缺而不得不放弃婚姻。l5 也有研究指出,
绝对找不到丈夫的弱势单身女性只是极少数,“找
不到丈夫”的准确表述应是“找不到合适或所期望
的丈夫”,其原因在于“缺乏结交异性朋友的环境与
机会” J,“对婚姻抱有过高的心理预期”o[73 Cham.
bers—SchiHer也指出,对婚姻中相互关系的期望上
升是导致自18世纪晚期以来美国女性单身比例13
益增加的首要原因,即找一个理想的配偶比找一个
仅仅胜任的配偶更难,对婚姻的文化颂扬讽刺性地
使得个体更加难以进入婚姻。|8
二是不愿意找丈夫。当女性不打算结婚时,任
何与婚姻蓄水池相关的因素都不会对其结婚概率
产生影响。如Goldscheider指出,女性结婚比率的
下降并非反映了正在出现的结婚障碍,而是反映了
其在婚姻之外的更多选择,劳动力参与便是二战以
来社会所提供给女性的最重要选择。lL5 J Loewenstein
的经验研究则表明,在受访的中年单身女性中,有
31.6%的人表示自己主动选择了单身,原因在于自
己“对结婚从来不感兴趣,或不了解人情世故,或对
母亲身份缺乏耐心”及认为“婚姻和事业不相
容”。_4 Stolk的调查发现,在受访已婚者中,31%的
人认为女性未婚原因在于她们不喜欢男人、婚姻或
孩子,50%则认为她们献身于事业,喜欢独立。u
Mandevilie对坎帕拉单身女性的研究结论稍有不
同:她们都有异性情人,其单身原因除了不喜欢婚
姻的束缚外,更在于其能通过接受情人送的金钱而
在经济状况上比有丈夫的女性处于更好境地,晚年
时能有更大的安全保障。[9 此外,负性的原生家庭
经验也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女性的独身行为。如
x 对美国9位单身女性单身原因的调查表明,父
母教育造成她们对婚姻的极度谨慎是其中6位单
身女性始终未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口阳台湾研究也
表明,诸如父亲外遇、父母吵架、自己与父亲关系不
好等家庭冲突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形塑着当代台
湾单身女性对婚姻的恐惧、排斥态度,以及对家的
不安感o[11]
不过,要评估婚姻态度和婚姻市场状况对女性
单身的独立影响则很困难:一方面,对于不想结婚
的女性而言,适宜结婚的男子是否真的不足,这并
不如婚姻挤压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重要;另一方面,
即使女性单身是主动选择的结果,那么在促使其作
出选择的因素中,是“完全对婚姻不感兴趣”还是
“现实婚姻与理想婚姻之间存有冲突”的比重更大
呢?“不愿意找丈夫”是否正因预期“找不到理想中
的丈夫”?即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被迫单身和独
身之间并无绝对界限。如,安德森对独身女性选择
独身生活的心理及其根源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独身
女性并非从一开始就有意要走独身生活的道路,而
是因为各不相同的生活经历,不经意走上了这条
路,最后发现独身是她们最好的选择。_1 J(n。
三、社会对单身女性的态度
过去的研究已证实单身女性在现实世界中处
于双重不利的境况:一方面,她们属于女性这一群
体,遭受到作为一个女人所面临的经济不利和社会
镇压;另一方面,她们又属于统计学意义上的未婚
者少数群体,故在一个配偶制社会里,还遭受到作
为单身者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障碍。 2 Eastwood则
研究了l6、l7世纪西方戏剧中的单身女性形象。
研究指出,法律和宗教制度与支撑这些制度的关于
女性次等的文化意识形态一道构建起了男性对女
性的统治,未婚女性因彻底挑战了这种男权制权威
而遭到诸多社会及政治限制,但其设法逾越这些限
制,通过社会等级、性别和性的表现来重新定义女
性特质。当这些崭新的女性特质在戏剧中呈现出
来时,便扩展和瓦解了有关两性特质的静态建构。
由此,社会对女性特质的看法逐渐发生转变:从植
根于讨厌女人之传统的对女性特质的否定看法,到
基于“作为男性特质相对物之女性特质”这一建设
性观点的对女性更加肯定的意识形态。_1 但这并
不表明社会对女性特质的看法已得到根本改观,
Stolk对已婚者的研究便发现:(1)在问及“你认为
其他人会怎样描绘未婚女性”时,有2/3的人认为
会使用诸如“老处女”等贬低性词汇,只有1/3的人
认为会使用诸如“单身女性”、“独身女孩”、“职业女
①该研究者为了更好地保护受调查者的隐私,在投稿时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第1期 刘莫鲜:女性单身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 47
性”这类词汇;(2)男性对单身女性的评价倾向于更
加负面,如相对于女性的24%和4o%,各有48%的
男性认为自己会使用“老处女”等词汇来描绘未婚
女性,有69%的男性会用诸如“失败”、“还没有遇
到合适的人”等负面词汇来对“单身女性”概念做出
反应;(3)男性对女性角色的看法更为传统,如有
65%的男性认为女性只有在婚姻和母职中才能实
现自我,持这一看法的女性仅为24%。Ell
四、单身女性的单身经验
限于篇幅,本文着重概观以下方面:
1、单身生活现状。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悲观
和乐观两种结论。Chasteen的调查发现,许多受访
单身女性都认为单独生活是一件困难的事。她们
把自己描绘为越轨者,感到其在经济、社会和符号
意义上都被推出了主流文化,并认为自己的地位不
如单身男性,因后者能更轻松地处理经济、安全和
迁移问题。此外,这些单身女性在作出有关住房、
交通和闲暇活动的决策时,最为看重三个因素,按
照关切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安全因素、经济因素
和方便因素。Chasteen重点剖析了安全因素,指出
唯一明显影响恐惧程度的因素是单身时间的长短,
单身时间越长,恐惧感就越不会限制其行为。但这
种恐惧感其实并非是她们所经历的攻击之结果,而
是关于“当一个女性独自一人时她应该在什么位
置”的主流文化神话的结果。故Chasteen将女性生
活和工作于其中的环境称为从“社会化恐惧视角”
来看待的环境,认为女性是通过社会化恐惧的透镜
来看待周围的世界。E23 Loewenstein的调查则表明:
85%的受访中年单身女性对生活感到很满意或相
当满意,拥有健康身体,不感到孤独,和女性室友一
同居住,有许多临时性朋友,投身于工作等是促成
这种满意状况的重要因素;而性及情感需求的满
足,养育孩子的机会则与之无关。_4
2、单身压力及压力因应。吴怡卿的研究表明,
社会加诸在未婚单身女性身上的催婚压力比比皆
是,父母、亲友甚至媒人都加入催婚行列。在这一
道道催婚声浪中,职场、工作环境中的催婚与未婚
单身女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职场文化、性别
比例的多寡、婚育状况,甚至未婚单身女性个人担
任的工作性质、职位高低等,都可能影响她们所面
对的催婚情况。有些未婚女性还抱有传统性别角
色期许和对感情及亲密关系的渴望,由此所造成的
自我催婚的影响力往往更甚于外在的催婚。此外,
外在催婚情况的差异也影响着未婚单身女性的催
婚体验和自我催婚,其对催婚的因应也呈现多元的
弹性策略运用。_1 郭育吟的研究则指出,尽管社会
环境确实会为单身女性带来一些心理压力,但最主
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越正向发展的未婚女性,便可以在了解台
湾文化重视婚姻价值的事实中,为自己的单身因素
找出合理的认知与诠释。_l 5_
3、婚姻观。研究表明,完全排斥婚姻的女性独
身主义者较为少见。相反,尽管受访单身女性对婚
姻的感受正向和负向皆有,但大多仍在一定程度上
肯定婚姻的价值,或多或少都有结婚的意愿。只
是,这种意愿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人执著,更多的
人则是随缘。如在siegel的调查中,当问及“对现
有婚姻状况是否满意”时,有52%的单身母亲希望
事情有所不同。尽管其中许多人对婚姻感到有点
困惑,但其仍把婚姻描绘为一个值得向往的目标,
且表达了关于一种良好的关系是什么和该怎样来
实现那个目标的不确定性。余下的单身母亲则对
此给予了肯定回答,其要么对婚姻赋予较低的优先
顺序,要么觉得婚姻对她们不重要,且常常表达了
一种忧虑,即她们在婚姻中会做得不好,这或因为
她们不确定该怎样来经营婚姻,或因为她们对自己
认为的经营婚姻所必需的东西不感兴趣。l5 Chas.
teen则发现,尽管单身面临诸多困难,但很少有受
访女性表示自己非常想结婚或同居,相反,其典型
态度是“如果某人到来并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明显改
善,才会考虑结婚”。_2 杨美慧指出,超过适婚年龄
之单身女性的婚姻观会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大致的
发展历程为:婚姻观播种期、婚姻观蛰伏期、两性交
往/婚姻观成型期、结婚趋避冲突期、单身前期及婚
姻观转折期o[16]
4、母亲身份的必要性与生育动机。“生殖”和
“养育的机会”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健康且有价值的
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但单身女性对母亲身份的缺失
持不同看法。如在接受x访谈的9位单身女性中,
有8人表达了对没有成为母亲的遗憾; I。。在Loew.
enstein的调查中,有66.7%的受访单身女性没有孩
子,可其中仅32.5%的人对此感到遗憾。尽管如
此,没有孩子对那些并非主动选择单身生活的少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正
女性而言是一个重大而强烈的悔恨。此外,有
63%的未婚女性曾寻求和侄女、侄子等保持联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遗憾率。_4 Siegel则比较
分析了那些想成为母亲的大龄单身女性的生育动
机。研究表明,单身女性做母亲的动机与已婚女性
相似,源于“成为一个母亲的基本渴望”。有人认
为,自己生孩子的单身女性因排斥父母的婚姻而对
婚姻抱有恐惧感,故可以推测,这些女性对孩子的
需要实际上植根于对一个忠实的客体和一个可以
被控制的客体的需要。Siegel对此持否定看法,认
为如同已婚女性,这些单身女性考虑了婚姻和母亲
身份的情感成本与好处,但她们最终得出了有关婚
姻的不同结论,但以同样方式得出了有关母亲身份
的相同结论。l5
5、性状况。单身者如何对待性,如何解决性的
欲求,这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也很敏感的话题,国
外少数研究为我们了解单身女性的性提供了具体
参考。如在x的调查中,有77.8%的人肯定了自
己对性吸引的坚持。有意思的是,另有1人拒绝表
达自己对单身的主观感受,却在问卷上写下,“你的
研究是否忽略了婚姻中身体的一面——婚姻中的
性体验——它并非总是呈现在女性面前,但在30
岁以后却经常强有力”。_1。。在Loewenstein的研究
中,95%的受访单身女性都愿意坦诚讨论其性欲。
其中,有45.6%(26人)的人体验到了性的需要,其
会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这种特殊需求;13人与异
性有活跃关系,其中9人有亲密的长期关系,4人
提到“临时爱人”;1人生活在一种相互承诺的同性
恋关系中;5人通过手淫来满足;7人通过体育、诗
歌、音乐、有趣的谈话和拥抱朋友等来升华性需求。
尽管部分单身女性表示自己因性生活遇到了挫折
而感到失望,但Loewenstein认为,总体而言,是性冷
淡而非性挫折或性压抑代表了许多女性的态度。 4
五、后续研究展望
国外及台湾学者对女性单身现象的探讨已较
为丰富,故中国内地的后续研究应充分借鉴其研究
成果,并进一步开展本土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研
究成果,寻找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单身的共性和个
性,以深化对世界女性单身现象的认识。
1、丰富比较研究。既有研究已涉及主动单身
与被动单身的比较,不同公众对单身女性态度的比
较等,但这类比较很不全面和系统。事实上,围绕
着女性单身现象可以进行分析比较的方面很多,笔
者将其归纳如下:其一,单身女性与单身男性的比
较;其二,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单身现象的比较;其
三,不同类型之单身女性的比较,如未婚、离婚、分
居与寡居的比较;其四,不同背景特征之单身女性
的比较,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
状况及不同家庭背景等对女性单身生活有何不同
影响;其五,不同职业群体中女性单身状况的比较,
等等。
2、增强研究的经验性。国外及台湾学者或通
过文献法,或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法,收集大
量经验资料,对单身女性进行了定性或定量探讨。
台湾研究者尤其广泛使用了质性研究、生命故事或
自我叙说等方法,这些研究尽管在样本方面还存在
需要完善之处,但对多元方法的综合运用从总体上
丰富了人们对女性单身现象的认识。遗憾的是,除
李银河曾于上世纪8O年代对北京单身者进行了较
为系统的经验研究外 l J(嘲 ),内地对单身现象的
研究仍主要基于理论推测乃至道德辨析,既缺少严
谨的定量研究,也缺乏细致精密的定性研究。故其
后续研究应着重于经验性,以去除以往研究的泛谈
性、思辨性和道德性。
3、拓展理论视角。既有研究多使用了女性主
义视角,台湾学者还借鉴了更多理论,如,陈庭借用
了文明进程理论及社群组构观点,从动态及长程、
完整性的发展视野探究了女性未婚的原因;_l 陈
玮筠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了女性单身共生族的
生命历程。 列相比之下,内地研究多缺乏明确的理
论视角。笔者认为,默顿的反功能思想等也可以成
为透视单身现象的有效工具。如,婚姻作为一种通
常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制度化行动,其往往被人们
认为只对社会发挥着正功能,可事实上,对某些女
性而言,其可能发挥着反功能。如果这些人拥有婚
姻的功能替代物,她们或许会更幸福。而这种根据
自己的兴趣、价值取向及实情来做出是否结婚的行
为,在理性选择理论家看来,无疑又具有某种理性
的色彩。可见,研究者所能做的,便是通过对单身
现象的特定分析,既深化对该现象的认识,又完善
现有理论,甚至创建出适合单身的新解释。
4、细化研究问题。台湾学者对当代女性单身
现象的研究还涉及更多方面,如女性单身的优缺
第1期 刘莫鲜:女性单身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 49
点,单身女性的休闲、理财及日常生活资讯行为,姊
妹情谊,心理健康等。内地研究在内容上则显得尤
为单薄,其后续研究应着重把握以下问题:其一,单
身女性的组成,如年龄、文化、职业、区域;其二,单
身女性的生活现状,如生活满意及适应状况;其三,
单身女性的生育问题,如生育意愿、动机及实践;其
四,单身女性的性问题;其五,单身女性的现实压力
及其所遭遇的制度障碍等。对以上问题的研究,需
要既从总体上把握单身女性的规模、结构,又能对
特定问题进行深度探析。
[参考文献]
【1 J Stolk,Y.,Bmtherton,P.Attitudess towards Single Women
[J].Sex Roles,1981,(1).
[2]CJaasteen,A.L.The World around Me:The Environment and
Si,cle Women[J].Sex Roles,1994,(5).
[3]纪雅惠.女性自我认同形成历程之质性研究——以四
位教育与助人事业者为例[DB/OL].屏东师范学院教育
心理与辅导学系硕士论文,http://etds.nc1.edu.tw/theabs/
site/sh/search-resuh.
[4]Loewenstein,S.F.,Bloch,N.E.,Campion,J.et a1.A Study of
Satisfactions and Stresses of Single Women in Midlife[J].Sex
Roles,1981,(11).
[5]Siegel,J.M.I.ookins for Mr.msht?Older Single Women wh0
Become Mothers[J].Journal ofFamily Issues,1995,(2).
[6]丘玲玲.台北县市中小学未婚女教师单身压力、单身压
力因应与单身生活满意的相关研究[DB/OL].台湾师范
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硕士论文,http://etds.nc1.edu.tw/the—
abs/site/sh/search-result.
[7]梁俐.女性独身:一种无奈的选择[J].社会,2003,(7).
[8]seou Smith,D.Liberty,A Better Husband,Single Women in
America:The Generations of1780---1840[J].Journal ofSo—
cial History,1986,(4).
19]Mandeville,E.Poverty,w0rk and the Financing of Single
Women in Kampa】a【JJ.Africa,1979,(1).
[1O]X.The Single Woman[J].Social Forces,1930,(1).
[11]庄瑞飞.原生家庭与其他重要他人经验对女性婚姻恐
惧者之影响研究——以客体关系理论分析诠释[DB/
OL].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
http://etds.nc1.edu.tw/theabs/site/sh/search-resuh.
[12]卡罗尔・M・安德森,等.单独飞翔:独身女性的生活
[M].佳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13]Eastwood,A.L Controversy and the Single Woman in the
Maid’STragedy andtheRoaringGirl[J].MountainRenew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2004,(2).
[143吴怡卿.我的单身何必议论纷纷——-催婚情境中的未
婚单身女性[DB/OL].高雄师范大学性别教育研究所
硕士论文.http://gender.nknu.edu.
[15]郭育吟.探讨长姑娘单身生涯经验之认同历程[DB/
OL].高雄师范大学性别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http://
gender.nknu.edu.
[16]杨美慧.单身女性之婚姻观——现象学方法的研究
[DB/OL].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
文.http:Iletds.nc1.edu.tw/theabs/site/sh/search-result.
[17]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M].郑州:河南人民出
版社,1991.
[18]陈庭.她为什么还嫁?——台湾当代熟龄女性未婚现
象探究[DB/OL].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
http://hermes.hrc.ntu.edu.
[19]陈玮筠.牛背上的白鹭鸶:大台北地区女性单身共生
族与原生家庭关系之研究[DB/OL].东吴大学社会学
系硕士论文,http://fedetd.mis.nsysu.edu.2OO9.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es into Single Women
ⅡU Moxi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Previous studies show single women arc doubly disadvantaged.Unable or unwilling to find a husband re—
suhs in a rising number of them.A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gle life,marriage attitudes,motivation for mother-
hood,and sexual needs,single women have diferent feelings and views.
Key words:female;single;original family;single experiences
责任编辑:董力婕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4:1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37557107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女单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女单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