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可视对讲设备施工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设备施工:1、室内机安装;2、门口机安装;3、 安装可视对讲系统注意事项;4. 安装过程需注意的事项。
1.室内机安装:
1) 在安装室内机的相应位置预埋一个86盒,并将数据线和视频线拉入盒中。
2) 安装铁挂件(挂墙架):通过四个自攻螺丝将挂件挂在墙上的合适位置,使预埋的86盒在挂件的左边部位。
3) 做好通讯数据线、视频线及电源线的插头(采用四芯排插线,施工配线),连接好线后将室内机挂在挂件上,从上到下,注意要卡到位。
2.门口主机安装:
在单元门上(一般在固定的一边)的适当位置开安装孔,其大小为265mm×125mm,深度为30 mm,一般下沿距离地面高度为135cm,然后用自攻螺丝M3X6上紧后盖即可
3.安装可视对讲系统注意事项:
1) 管线是否到位;
2) 对系统各设备逐一进行检查、测试。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 对线缆进行通断及对地测试;
4) 线缆标记清晰、齐全;
5) 单元门口机应安装在单元门上,便于住户刷卡开门及访客键盘操作对话和摄像机摄取图像地方。安装点应能儿童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操作的要求,安装点距地高度通常以1.4米为宜。
4.安装过程注意的事项:
1) 电源箱应安装在单元门内,靠近单元控制器并且较为隐蔽便于固定的地方,距地高度以1.8米为宜。
2) 防盗电子锁与单元防盗门配装,并应注意防盗电子锁、单元防盗门、智能控制器三者之间要配套运用。
3) 层间分配器可在各楼弱电井墙面明装,一方面应能避免人为不破坏,同时又能便于日常的维修和管理。安装距离和高度以1.4米为宜,其配线盒可为国标86预埋盒。
4) 为了便于用户在单元门口的操作与使用,如键入数据、刷卡或摄像头照度补偿等,在单元门外要求安装照明灯。
5) 为了减少和避免各类电磁干扰,确保智能控制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电气设计中增加智能化配电箱或独立供电回路,单独为该单元可视家居系统使用,禁止智能控制系统设备与本单元的220V电梯动力电源合用。单元供电可按最大耗电量1KW设计。
(二) 监控系统施工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摄像、传输、控制、图像处理和显示5部分组成。
现场设备由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云台、支架等组成。
控制室由监视器、硬盘录像机、矩阵、主控键盘、视频分配器、等组成。通常安装在机架或控制台上。
在工程施工前,应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图纸后、现场情况、材料、设备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备条件时才可施工,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并做好记录。施工时应与相关专业配合,如管线的敷设、吊顶检修口的预留、电梯摄像机视频电缆、电源电缆的定制。
1.现场设备的安装
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云台、支架及解码箱等。
1) 摄像机
A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件不易受外损伤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m或吊顶下0.2处;室外应距地面并不得低于3.5~10m,并不得低于3.5m
B 摄像机墙上安装时应有固定支架支撑,支架安装牢固,不应晃动。支架应能承受摄像机、防护罩、电动云台等设备的重量。电动云台运动时,支架不应有晃动。
C 摄像机吊顶上吸顶安装时,应用吊架、吊杆,尽量避免利用吊顶龙骨安装,吊架、吊杆固定在顶板上。
D 摄像机安装前应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E 电梯厢内摄像机的电缆(视频、电源)应与电梯电缆同时生产,电梯厢内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全景。
F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
G 摄像机在装修工程结束后,系统调试、正式运行前再安装。
H 摄像机镜头要避免强光直射,应避免逆光安装;若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择具有逆光补助功能的摄像机。
I 摄像机安装时,在摄像机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
J 摄像机应由监控室集中供电。安装时就注意摄像机的工作电压。
K 摄像机安装完,通电调试。在监视范围、图像质量均满足要求后,对摄像机固定。
2) 镜头安装
A 镜头安装要注意安装方式:镜头与摄像机大部分采用“C”、“CS”安装座连接,“C”型接口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mm。“C”型接口为1时32牙螺纹座,镜头安装部位的口径是25.4mm,“CS”型接口的装座距离为12.52mm。C座镜头通过接图可以安装在CS座的摄像机上,反之则不行。
B 镜头安装要注意镜头规格和摄像机规格(靶面大小)相对应。一般有2.5cm(1英寸)、1.7cm(2/3英寸)、1.3cm(1/2英寸)、0.8cm(1/3英寸)几种。
C 摄取固定监视目标是,可选用定焦距镜头;当视距小而视角较大时,或选用广角镜头,当视距较大时,可选用望远镜头;当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角范围较大时,宜选用变焦距镜头。
D 选用定焦距镜头焦距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可以调整,只在将镜头前座左右两颗六角螺丝松开,将内环往内、外移动。镜头焦距便得到调整,最后再将六角螺丝锁紧。
E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选用手动光圈镜头、自动光圈镜头。室内因为照明条件比较固定,多用手动光圈镜头,室外光照变化较大宜用自动光圈镜头。
3) 防护罩安装。
应该根据摄像机的工作环境和摄像机配用的不同镜头选择不同的防护罩室。内型防护罩通常用于防尘和隐蔽作用。室外型防护罩主要为了防晒、防雨、防尘、防冻、防结露等。防护罩的附属设备包括雨刷器、防霜器、加热器和风扇等。为了隐蔽和美观的要求,采用球形和半球形的防护罩。
4) 云台安装。
云台是安装在支架上支撑摄像机运运的工作云,云台分手动云台和电动云台。手动云台分单向电动云台(水平)和双向(水平、垂直)电动云台。云台选用要考虑的参数有:承重、转动角度、转动速度及供电电压等。
A 承重
室内云台承载室内摄像机和室内防护罩,重要较轻。一般选用8kg载重。
室内云台承载室外摄像机和室外防护罩,重量较重。一般选用10kg以上载重。
摄像机和防护罩安装在云台的回转中心。
云台安装完通电试验,上、下、左、右旋转灵活,所有线缆不应影响云台转动。
B 转动角度
云台的回转范围分水平旋转角度和垂直旋转角度两个指标。
水平旋转角度决定了云台的水平回旋范围,一般为0º~350º。
垂直转动则有±35º、±45º、±75º等。水平及垂直转动的角度大小可通过限位开关进行调整。球形摄像机内置云台垂直转动可达360º,即可上下翻转。
C 转动速度
水平旋转速度一般在3º/s~10º/s,垂直在4º/s左右。
球形摄像机内置云台扫描速度可达0.5º/s~125º/s;垂直扫描速度为0.5º/s~60º/s。可做连续旋转,并具有预置功能。
D 供电电压
供电电压目前常见的有交流24V和220V及直流12V等。安装时一般由控制室集中供电,也可现场取电。
5) 解码器安装
解码器通常安装在现场摄像机附近,安装在吊顶内,要预留检修口,室外安装时要选用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的室外解码器。
解码器通过总线实现云台台旋转,镜头变焦、聚焦、光圈调整,灯光、摄像机开关,防护罩清洗器、雨刷,辅助功能输入,位置预置等功能。
解码器一般多为220V50Hz输入,6~12VDC输出供聚焦、变焦和改变光圈速度,另有电源输出给云台,都为24VAC/50Hz标准云台。
解码器安装时需完成以下6项工作:
A 解码器地址设定。解码器地址通常由8位二进制开关确定,开关置OFF时为0(零),ON时为1。
B 镜头电压选择(6V、10V)。
C 摄像机DC电压选择。
D 云台工作电压选择。
E 辅助功能输入。
2.控制设备安装
1) 监视器机架安装
A 监视器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有防静电地板的控制室,监视器机架通过地板下的角铁支架与地面固定。
B 机架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
C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机架之间用固定螺丝固定。
D 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
E 监视器装在固定的机架或台上,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蔽不受外来光直射。监视器的外部可调节部分,应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可加盖保护。
2) 控制台安装
A 控制台底座应与地面固定;有防静电地板的控制室,控制台底座通过地板下的角铁支架与地面固定。
B 控制台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内部接线牢靠、符合设计要求。
C 所有连接线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线路离开机架和控制时,应在距离拐弯点10mm处成捆绑,根据线路的数量应每隔100~200mm捆绑一次。当为活动地板时,线路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理直,线路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3) 防雷安装
4) 成品保护
A 安装终端探测和报警设备时,应注意保持吊顶、墙面整洁。
B 其它工种作业时,应注意不得碰撞及损伤终端探测器;并不得改变探测器的方位和朝向。
C 机房内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及防水措施。为了防止损坏设备和丢失零部件,应及时关好门窗,门上锁并派专人负责。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设备之间、干线与端子之间连接不牢固,应及时检查,将松动处紧牢固。
使用屏蔽线或同轴电缆时,外铜网与芯线相碰,按要求外铜网应与芯线分开,压接应特别注意。
用焊油焊接时,非焊接处被污染。焊接后应及时用棉丝(布条)擦去焊油。
由于屏蔽线或设备未接地,会造成干扰。应按要求将屏蔽线和设备的地线压接好。
修补浆活时,门口主机被污染,或安装孔开得过大。应将污物擦净,并将缝隙修补好,再安装门口主机。
6) 测试方案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如下3张表。
其中音响分布为户外地面部分和商业部分。背景音乐系统施工分:线缆敷设、前端设备安装、后端设备安装
1.线缆敷设
线路采用穿钢管或线槽铺设,不得与照明、电力线同线槽敷设。
火灾事故广播线路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其他穿线敷设等注意事项同通用施工方法。
2.设备安装
1) 前端设备的安装
A 前端扬声器的位置和数量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安装。
B 根据声场设计及现场情况确定广播扬声器的高度及其水平指向和垂直指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广播扬声器的声辐射应指向广播服务区;当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和高大地形地物时,应避免由于广播扬声器的安装不当而产生回声。
C 相邻扬声器之间的音量差要小,相互干扰要少。
D 广播扬声器与广播传输线路之间的接头必须接触良好,线色一定要正负分清,禁止截断传输线路,应该挫开剥皮最后用热缩管处理后再用防水胶布裹好。
E 广播扬声器的安装固定必须安全可靠。安装广播扬声器的路杆、桁架、墙体、棚顶和紧固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F 广播扬声器安装完毕后,应对扬声器表面进行清洁。室外广播扬声器应注意雨、雪防护。
G 广播扬声器安装完毕后,应逐个广播分区进行检测和试听。
2) 后端设备安装
A 后端设备的安装在前段设备没有安装之前安装好,以便前端设备安装好后进行广播扬声器的检测和试听。
B 首先合理的摆放好后端机柜,一定要使整个控制室美观,并且便以值班人员操作。
C 根据设备的重量从下往上摆放,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间隙一定要均匀,便于设备的散热。
D 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整齐有序的绑扎在机柜的走线架,使整个机柜看起来不凌乱,井然有序。
3.安装注意事项:
1) 对系统各设备逐一进行检查、测试,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 必须对电缆通断及对地测试;
3) 系统设备的安装应安全可靠,室外设备应能防雨、防尘。
4) 设备间应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不得开路或短路,以免损坏设备。
5) 系统设备必须接地。系统地线必须合格。通常要求系统地线的阻值为: R≤4欧姆
6) 室外广播传输线缆应穿管埋地或在电缆沟内敷设;室内广播传输线缆应穿管或用线槽敷设。
(三) 智能停车场系统施工停车场布线中的线路出口应该位于位置图中设备的中心,管材预留高度应高于安全岛平面或地面的100~150毫米,设备端为从管口起预留500毫米,岗亭端从管口起预留1000毫米,摄像机和射灯处的线材预留长度需考虑摄像机立柱的高度。
1.光纤敷设的注意事项:
1) 光纤的预留长度应为2~3米。
2) 光纤在敷设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不能被重物压住。
3) 光纤在线路拐弯处的半径较大,不能用90°弯头,一般需单独做管井转弯。
4) 光纤在进入岗亭时一般采用大倾角进入
2.设备基础的制作与线管敷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1) 按确定好的设备位置图在地面画好安全岛的边线和设备的位置。设备位置的中心即为线管的出线处。
2) 沿画好的安全岛边线砌砖,同时预留对外线管的位置(如网络线、电源线和地感线等),或在砌砖前就将对外线管做好。砌砖时要注意地面的水平状况,如不水平则需将安全岛做成水平,同时预留瓷砖的厚度约为20~30毫米。
3) 将线管布好后即可灌入水泥沙浆,灌沙浆时需做好地平及收浆工作,以方便贴瓷砖。
4) 沙浆完成后需晾干2~3天(根据气温的不同可相应延长或缩短),每天需定时浇水。期间要做好保护工作,做好警示牌,防止人员踩踏。同时要将线管口封住,防止石子进入堵塞线管。
5) 晾干后则开始贴瓷砖。立面红白瓷砖要保证垂直,砖缝要紧密。平面如果采用广场砖则必须吊线,则须保证横平竖直。在贴瓷砖的过程中应及时擦去多余的水泥,否则水泥干燥后无法处理。
3.停车场管理设备安装
1) 感应线圈
感应线圈由多股铜芯绝缘软线组成,铜线的截面积要求大于1.5㎜2;两条长边的理想间距为1000mm。
感应线圈的周长与圈数的关系:
周长>10m 线圈圈数2圈
6m<周长<10m 线圈圈数3-4圈
周长<6m 线圈圈数4圈
2) 馈线
感应线圈的头尾部分绞起来作为馈线,每米至少20绞;
馈线长度自线圈至检测器接线端子,最好不要超过100m,并应尽可能短,馈线过长会使线圈的灵敏度降低。
3) 感应线圈的埋设
感应线圈应埋在车道的中间,距车道边300mm,将长边对准车辆运行方向,并尽可能防止周围的电磁场干扰;
线圈槽应足够大于线圈尺寸,以免放入线圈时影响线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线圈的四个角应切成45度,以减少槽壁对线圈的损坏,线圈在槽内放设应层叠敷设。
槽宽:4mm;槽深:30~50mm;槽底部150mm以内无金属物。
线圈槽应使用黑环氧树脂混合物或热沥青树脂或水泥进行封填。封填应在调试完成后进行。
4) 控制器的安装
控制器要安装在防风雨的地方。
控制柜安装固定螺栓直径应符合设备要求,不小于M8,固定牢固,垂直误差不大于3mm,箱体小于500mm时不大于1.5mm。
5) 电动挡车器的安装
挡车器由金属机箱、马达、变速器、动态平衡器、控制器、档杆等组成。
安装前应在指定位置打好150mm高的水泥地台,并预埋4支M12×140mm的金属膨胀螺栓;
车道宽度大于6m时,可在两侧同时相向安装两台挡车器;
挡车臂应在挡车器功能调试完毕后在安装;
6) 电子车位显示屏的安装
当控制器检测停车数达到预计车位数时发出车位满信号,灯箱红色LED可以显示“剩余车位数”或“已满位”;
电子车位显示屏应装在停车场(库)入口明显位置;
安装前应在指定位置打好150mm高的水泥地台,并预埋4支M12×140mm的金属膨胀螺栓;
(四) 电子巡更系统施工1.在重要部位及巡更路线上安装巡更信息点(主要按照物业公司保安巡逻路线进行人性化设置);
2.巡更点安装
安装前按图纸核对巡更点的位置和数量,并读取巡更点的地址码。
巡更点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一般安装高度为1.4m。
安装时用钢钉、固定胶固定于水泥墙面。
安装巡更点的同时,记录每个巡更点所对应的安装地点,所有的安装点与系统管理主机的巡更点设置相对应。
(五) 周边防范报警系统施工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设在小区周界,报警系统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说明,布线要求按其他系统布线通用标准进行。
施工流程按照以下:管路预埋—线缆敷设—支架安装—设备安装—设备调试。
1.线路敷设
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不同电压的线缆应分类绑扎。
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
线管不便于直接敷设到位时,线管出线终端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不得将线缆直接裸露。
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标记。
2.终端设备安装
报警系统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要安全可靠。
报警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可能被干扰影响而产生误报警的位置。
3.设备接线调试
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
机房设备采用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行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设备及屏蔽线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接线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接线图接线,接完再进行校对,直至确认无误。
分别对各报警控制器进行地址编码存储于系统主机内,并进行记录。
安装完后,对所有设备进行通电联调,检测各探测器设备的报警情况,对经常出现误报警或漏报警的探测器进行单体调整,直至漏报和误报消除。
(六) 电梯五方通话系统施工电梯竖井布线部分是单个电梯内通讯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布线部分,通过电梯信号控制器与电梯群联网部分相连,轿厢到机房可用随行电缆备用线,单电梯内部接线完毕后利用信号控制器将电梯接入联网主线中。
1.系统的结构
系统布线采用总线形结构,根据其系统结构,系统布线简要地划分两部分:1.电梯竖井布线部分2.电梯群联网布线部分
1) 电梯竖井布线部分
电梯竖井布线部分是单个电梯内通讯设备之间的连接的布线部分,通过电梯信号控制器与电梯群联网部分相连,轿厢到机房可用随行电缆备用线,单电梯内部接线完毕后利用信号控制器将电梯接入联网主线中。
电梯竖井部分布线主要有:对讲总线
由于电梯竖井部分布线在电梯竖井中,极容易受到强电的干扰,因此应采用4芯RVVP屏蔽线。每芯线径为1.0mm²的电缆。布线时要尽量远离干扰源如:电力线。连线时一定要把屏蔽地与系统地线联结在一起,要避免与大地、其他系统地连在一起。
2) 电梯群联网布线部分
电梯群联网布线部分由建筑物内电梯通讯系统配线架到管理中心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
总线布线要求:各建筑物之间跨度大、距离远、环境复杂,所以采用每芯截面积为1.0mm²以上的电缆。
电源要求:通常建筑物干线不走电源线,仅需连接地、数据、需加信号隔离器。为了保证信号隔离器上的电源,所以布4芯线。管理中心必须配一台电源 。
(七) 室外综合管网施工室外综合管网系统施工需严格把握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机械开槽→槽底平整夯实→砂砾垫层→砂基→管道安装→井室砌筑、抹面→胸腔填土→回填土夯实
1) 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控制及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弄清主管和支管的管线布置、走向及工艺流程和施工安装要求。
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沿途已有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根据管道平面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做好实测数据整理,绘制实测草图。
进场后对建设单位交接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测,闭合差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每60米范围内有一个水准点,加密点必须进行闭合平差,水准点的闭合差为20/L,确保加密点的准确。
由于管道中线桩在施工中要被挖掉,因此在不受施工干扰、施测方便、易于保护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中线方向控制桩,采用延长线或导线法,测设附属构筑物位置控制桩,采用交会法或平行线法。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主要是槽底高程的确定,机械开挖后,采用跟机测量,随挖随测,杜绝超挖现象,确保槽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后,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管底高程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每天测量工作开始前,都要进行相邻水准复核测量。
管道中心由中线控制桩来确定,通过控制桩在管道基础上打出边线,确定管道的铺设位置。
井室高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管道铺设完毕后,要进行管顶及构筑物的竣工复核测量。
2) 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
熟悉图纸,根据设计给定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引临时水准点及控制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证批准后方可进行沟槽开挖。
工程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沟槽开挖要严格控制挖深及管道中心线,机械开挖留20cm的余量,由人工清槽至设计槽底高程位置,并将里程桩引至槽底。
严格控制沟槽开挖放坡系数,按设计的放坡系数挖够宽度,开挖时应注意沟槽土质情况,必要时应请驻地监理和甲方及设计代表现场确定放坡系数,以防槽边塌方。
沟槽开挖的土方直接装车外运,外运地点由业主指定。
当沟槽开挖遇有地下水时,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及时做好沟槽内地下水的排水降水工作,并采取先铺卵石或碎石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地基加固措施;当无地下水时,基础下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5;当遇有淤泥、杂填土等软弱地基时,按管道处理要求采用级配戈壁土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厚度为30cm。
在沟槽开挖百米左右,土方外运人工清槽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方可在沟槽内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 管道基础:
工程中管道基础采用20cm砂砾垫层基础,135°砂基础。管道基础采用粗砂;砂基基础施工时,槽底不得有积水、软泥;砂基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
4)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由机械配合人工下管,设专人指挥吊车逐节吊装,吊装管道中心线的控制采用边线法。吊车距沟边至少2m,避免起吊受力时造成沟边坍塌。
管道在安装前,对管口、直径等进行检查。管道安装采用人工安装,槽深度不大时可由人工扛管下槽,可用非金属绳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稳地放在砂砾基础管位上。严禁用金属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自槽边翻抛入槽中。
稳管前,对基础设计高程和中线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稳管,同时需做好管道安装的高程和中线的测量定线工作。因管道接口为胶圈接口,故管道在顶进过程中,不得强行顶进,以防损坏管口,顶进深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有质量问题的管子严禁下槽,安装后的管内底高程符合规范要求。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柔性连接。
5) 井室砌筑:
按设计要求砌筑,砌筑后的井壁圆顺,灰浆饱满,爬梯安装牢固,在井室砌筑时安装爬梯,爬梯安装前进行除锈处理,安装时周围孔隙须用1∶2水泥砂浆封实,砂浆未凝固前不得踏动爬梯。
砌筑时,需随时检测检查井直径尺寸,当四周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得大于30mm。井内外壁抹1∶2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
检查井内的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表面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砌筑后的流槽应与上下游管底部顺接。
砌筑检查井时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直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管口宜用低标号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6) 沟槽回填:
排水管道进行闭水试验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沟槽回填。回填土根据实验室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分层夯实,直至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指标。填土上方计划修路者其压实度为95%,填土上方不计划修路者其压实度为90%。
沟槽回填从管顶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4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采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中砂粗砂或开挖出的良质土。
沟槽底必须回填质地良好、含水量适宜的原土,严禁回填垃圾、烂泥、砂砾石,沟槽内不得回填就地取砂石的筛余料,所有回填土根据不同的土质分别采用分层摊平、夯实、压实等方法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要求。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漏夯,回填压实后与井壁紧贴。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呈阶梯形。
(八)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综合布线系统组成:1、布管; 2、线缆敷设。其中线缆敷设包括了楼宇可视对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背景音乐及信息发布系统等基础线缆的敷设。
智能化系统由多个智能化的子系统组成,虽各子系统功能不同,施工及验收方法也不同,但基础工程是相近和相似,如管线敷设基本上是一样的。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线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规定“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及其他国家颁布的规范和规定。系统管线的敷设应按照设计施工图纸的规定进行,管线的型号、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并有合格证件。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线敷设根据线路敷设场所,可以分室外敷设及室内敷设两种。室内管线敷设又可分为时配敷设、暗配敷设、沿线槽、桥架敷设等方式。室外管线敷设一般为室外地下穿管、室外地下直埋、室外架空敷设几种。
室内管线明配敷设是指线缆穿在管子、线槽内,敷设于墙壁、顶棚表面的支架上。室内管线暗敷设是指线缆穿在管子、线槽内,敷设于墙壁、吊顶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内。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线铺设分配管和穿线两个工序进行,暗配管工序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当土建工程进行到混凝土浇灌、砌筑墙体时,应及时进行暗配管线的预留、预埋。管线暗敷前应按施工图画线、定位,保证管线、出线口的位置正确无误。如果是用钢管进行暗敷设,必须在管与管与出线管(箱)的连接处,焊上接地跨接线,使金属外壳连成一体,暗配管时,保护管应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并应减少弯曲,追求管路最短,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暗配管时,应有暗配管防堵措施。
室内管线明敷设时,除了保证管线敷设质量外,还应美观。管线沿建筑物表面横平竖直敷设。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穿线应在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墙面、地面抹灰工程完成后进行。
管线敷设应做到短捷,安全可靠,尽量减少与其他管线的交叉跨越,避开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便于施工维护。对安防监控系统的传输线路要注意隐蔽保密。施工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1.布管
1) 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普利卡金属管、硬质塑料管、硬质PVC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根据不同环境选择不同材质。
2) 布线使用时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不燃可阻燃性材料制成。
3) 管材:室内配管使用的钢管有厚壁钢管和薄壁钢管两类。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暗配管应采用厚壁钢管,建筑物顶棚时,宜采用钢管配线。当利用钢管管壁兼做接地线时,干燥场所的暗配管宜采用薄壁钢管。
4) 报警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或吊顶里,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一般可采用壁厚大于25mm的硅酸钙管或石棉、玻璃纤维保护筒,但在使用耐热保护材料时,导线允许载流量减少。对硅酸保护筒,电流减少系数为0.7;对石棉或玻璃纤维保护筒,电流养活系数为0.6)。
5)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6)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小截面导线连接时可以绞接,绞接匝数应在5匝以上,然后搪锡,用绝缘胶带包扎。)
7)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a)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
b) 管子长度每超过25m,有1个弯曲时;
c) 管子长度每超过15m,有2个弯曲时;
d) 管长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时。
8) 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度;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敷设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
9) 管内或线槽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挫平,管口应刮光。
10)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加橡胶垫等)。
11) 智能化线路的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电缆的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同时,智能化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12) 钢管明敷设时宜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
13) 钢管暗敷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对口时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做防腐处理。镀锌管及薄壁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埋入混凝土内的保护管,管外不应涂漆。
14) 钢管暗敷应选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30mm。
15) 暗敷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mm。
16) 接线盒和分线箱均应密封,分线箱应标明编号。钢管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17) 管线经过建筑物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外,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18) 过路箱一般做暗配线时电缆管线的转接或接续用,箱内不应有其他管线穿过。
19) 分线箱(盒)暗设时,一般应预留墙洞。墙洞大小应按分线箱尺寸留有一定余量,即墙洞上、下边尺寸增加20~30mm,左、右尺寸增10~20mm。分线箱(盒)安装高度应满足底边距地、距顶0.3m。
20) 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G25,天棚里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宜大于G40。
21) 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的保护管,引入分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22) 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23) 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用支撑物固定。
24) 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加工尺寸准确。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固定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线槽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25) 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顶棚(或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垂直排列的线槽拐弯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26)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点或支点,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在下列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A.线槽接头处;B.距拉线盒0.2m处;C.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27) 线槽安装在工艺管道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高温管道,不应在其上方)。
28) 线槽拐直角弯时,宜用专用弯头。其最小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2.线缆的敷设
1) 暗管敷设宜选用阻燃硬质PVC管或钢管,暗管布放4对双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用25%-30%。
2) 暗敷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线槽高度不宜超过25。线槽长度超过或线槽拐弯处宜设置接线盒。
3) 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G25,天棚里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宜水于G40。
4)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宜用塑料管保护。塑料管内径为光缆外径1.5倍。
(九) 机房设备施工监控中心机房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特点。监控中心机房的建设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技术系统工程,它具有建筑室内设计、空调、通风、给排水、强电、智能化等各个专业及计算机所特有的专业技术要求,也具有建筑装饰关于美学、光学、色彩学等专业的技术要求,从而在设计施工中确保机房先进、可靠、安全、精致。
1.设备安装
监控中心设备
1) 电视墙的安装,本监控中心设计监控电视墙,其中46寸和22寸液晶监视器
2) 控制台为3联,
3) 视频矩阵固定在操作台下面隔板上,安装位置考滤便于线路连接和操作维护。
2.设备安装方法
1) 机柜安装:
房内功放设备立柜柜前净距不小于1.5米;柜侧与墙、柜背与墙的净距不小于0.8米;
机柜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有困难时可根据电缆地槽和接线盒位置做适当调整;
机柜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机柜应竖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大于0.1%;
几个机柜并排安装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大于 3毫米。
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
机柜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柜定位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柜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机柜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2) 控制台安装:
控制台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
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
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
3) 控制室内电缆敷设:
采用地槽和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柜、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
电缆离开机柜和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10毫米处成捆空绑。根据电缆的数量应每隔100~200毫米空绑一次;
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在引入机柜和控制台时还应成捆绑扎;
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各种电缆及控制线插头的装设应符合生产厂的要求。
3.静电地板安装
监控机房采用600*600全钢无边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高度300mm;防尘漆层;20mm厚橡胶保温棉;
安装前地面找平,刷防尘漆,铺设保温棉,底下注意静电接地网安装,而后进行敷设静电地板。
安装前按地板块的尺寸打出墨线,形成方格网。在方格网十字交点处固定支座。调整支座顶面高度至全室水平。将桁条放在支架上,用水平尺校正水平,然后放上面板块。拼装地板块,调整板块水平度及缝隙。活动地板安装水平度在2m内不平度小于3mm;纵横直线度900±30。
原始地面部分区域不平整,需要先行用水泥砂浆找平、刷防尘漆。然后进行放线施工。安装时必须注意保护面板,并协调好与地面管线的位置关系。
4.机房的环境布置(合理化建议)
1)、机房地面应采用防静电材料,防静电活动地板要有良好可靠的接地,在离地面高25MM处安装防静电地板、 地面承重大于450千克/平方米。吊顶后机房净高应能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话务室要安静,墙壁和顶棚最好涂有吸音材料。
2)、机房的室内温度宜控制在17℃—27℃,湿度宜控制在30%—65%,建议采用专用空调设备和双层铝合金玻璃窗。以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长期处于最佳环境,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防雷施工
我方将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实施接地工程,接地电阻达到1欧姆以下。
要求机房建设等电位连接工作地网并与各设备、机柜、操作台、静电地板、彩钢板等进行可靠连接。
接入总控中心、机房室外设备线缆必须安装相应防雷设备,防雷设备与地网进行可靠连接。室外接地简易制作方法,
各分控室的防雷主要从供电电源防雷、室外设备信号线路防雷等方面进行考虑。
接地汇流排与各设备进行可靠连接。机房阻值要求R<4Ω。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1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35645106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弱电施工方案(弱电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弱电施工方案(弱电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