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习俗

更新时间:2023-03-02 13:21:11 阅读: 评论:0

和通-芒果的营养

腊月二十三习俗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酸菜鱼的酸菜)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腊月二十三是几号,腊月

二十三吃什么,腊月二十

三习俗

腊月二十三是几号

20XX年腊月二十三是20XX年2月3日,立春、小

年,癸巳年甲寅月庚子日详细查看【20XX年2月3

日黄历】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

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

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

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

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

灶。

腊月二十三起源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

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

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

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

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

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

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

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腊月二十三小年简介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送灶

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

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

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

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

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

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

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

“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

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

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

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

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

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

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

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

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

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

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

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

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

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

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

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

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

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

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

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

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20XX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

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

食物。

腊月二十三的传说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

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

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

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

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

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吃饺子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

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

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吃灶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

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

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

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

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

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稍酸,中间绝没有

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

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但成交仍然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

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

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

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

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

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

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

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

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

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

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

来,广为百姓享用。

民腊月二十三的间习俗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

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

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

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

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

的欢跃心理。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

的民俗活动。。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

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

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

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

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

观赏。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

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

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

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习俗:祭灶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

《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

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

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

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

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

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

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

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

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

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

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

《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

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3:2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34471101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腊月二十三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腊月二十三习俗.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