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无声的功勋》等一批建党百年主题纪录片在网络热播,其中的沙画作品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这些作品内容精炼、形式巧妙,在生动诠释重大题材的同时,也拓展了沙画的创作形式和传播方式,为重大主题宣传探索了新路径。
沙画,顾名思义,是以沙子为材料的艺术创作。沙画艺术形式多样,动静结合,写实写意皆可。常见的沙画创作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画好图案的不干胶模板上,反复上沙色;另一类是在灯箱上铺撒沙子,以手为笔进行创作,沙与光形成的黑白对比,使画面呈现独特的效果。当然,沙画并非只有黄褐色、纯白色等单色,随着内容题材多样化、创作群体年轻化,各色彩沙成为沙画创作的主要材料。
互联网的发展,为沙画创作提供了发展空间。一些创作者将沙画表演与视听语言相结合,使沙画艺术以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像在历年央视春晚节目中,就曾多次出现沙画作品,丰富了节目的视听体验。例如,沙画表演《丝路》以骆驼、铁路、大桥等元素,生动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步伐。沙画表演《我和2035有个约》则运用色彩绚烂的彩沙,传递出对未来的向往,实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流动的细沙、连续变化的画面、契合主题的音乐等,使沙画作品展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近年来,沙画在影视作品中也占据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沙画是“画生画”,在静态画面的基础上加入了动态创作过程,画面可以在时间轴上自由变化、连续生成,弥补了一些影视作品影像素材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画生画”的基础上,沙画创作者可以通过细沙的流动变化和抹、刮、擦、点、抠、划等手部动作,串联叙事线索,丰富故事表现。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电视综艺节目《跨越时空的回信》等影视作品中的沙画片段,都展现出沙画在讲述故事、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创作者在原有“画生画”的转场方式上,借助影视中的运镜方式进行转场,让作品表现形式更为丰富。一些作品甚至全部运用沙画完成讲述,如纪录片《百年回响 红色印记》《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短片《来自北京的冬奥邀请》等。
沙画不只是艺术作品,更是记录时代生活的载体。在网络社交及短视频平台,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创意沙画短视频赢得网友喜爱。一些作品由专业团队组织创作,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在特定时间节点推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比如,有的创作者灵活运用单色沙与彩色沙,讲述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变;有的创作者生动描绘冲在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党员群像,致敬身边的榜样;还有的创作者还原袁隆平院士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讲述他的禾下乘凉梦。一些作品则由普通沙画爱好者创作而成,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使沙画艺术赢得更多大众喜爱。例如,有的创作者以《西游记》等经典影视作品为素材,运用沙画形式进行再创作,以惟妙惟肖的形象塑造实现情节再现,视频点击量破百万。风格多变、包容性强、制作周期较短的沙画艺术,正从画室走入网络云端,为人们带去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
总体来看,沙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作者的创新创造,沙画艺术的传播离不开与影视的结合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助力。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交流方式,拓展了沙画创作者的视野,架起观者与创作者之间交流的桥梁,扩大了沙画艺术的受众范围,让更多的人通过沙画,走进艺术的世界,感受美的播撒中所蕴含的正能量。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9日 08 版)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0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317951011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沙画风格(沙画风格海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沙画风格(沙画风格海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