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制定学习计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2.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3.形成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学会初步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计划的作用
2.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3.增强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场所语言——说一说你的暑假是如何度过的?
暑假结束了,老师想听听看大家暑假都是怎么过的呢?
学生A:„„
学生B:„„
学生C:„„
教师陈述: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
事,如果是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智力相同的
两个同学,有没有学习计划,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不大相同的。同学们按计划进行
学习获得成功之后,可以产生一种充实感和成功感。
提问:你制定学习计划了吗?
活动二:学霸分享——听一听别人的学习是如何规划的?
介绍南京市中考状元某同学的学习经验分享,听听别人的学习是如何规划的?
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学生A:„„
学生B:„„
学生C:„„
教师总结并陈述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1)制订学习计划并认真地执行计划,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使自己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
(2)没有计划的学习是盲目被动的低级活动。这种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
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这是不可能有进步的。
活动三:触动我心——议一议同学的学习安排是否合理?
阅读P10“触动我心”案例,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点评并陈述制订学习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目
标实现,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完成。这样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
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使自己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
学习搞好的同学,头脑中都应有这张蓝图。
(2)实施计划,可以磨炼意志。有了计划,把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中,具有
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
总要千方百计地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
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过程中,
意志品质受到了磨炼,动机受到考验。一般讲,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
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可以不
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
(3)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生
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到时候睡觉,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
时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行动,日久天长,良好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4)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计划的科学性,计划里要办的事,
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同学知道他如果多玩一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
会使计划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
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明确,不用白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
定下一步干什么而游移不定。
活动四:问卷调查——想一想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无问题?
学生完成P11学习计划小调查,与同学对比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
活动五:动手设计——写一写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教师讲述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1)计划要全面。思想、学习、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计划时,一定要兼顾三
个方面。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
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娱乐活动的时间。计划里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
觉和学习。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2)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就是按学校规定的学
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
时间。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
己学习中的欠缺;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自由学习时间应
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部分。同学们一旦抓住了自由学习时间,将会给自己
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
增加自由学习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长计划和短安排。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
计划。例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该有个长计划。但是实际学习生活变化很多,
又往往无法预测,故长计划不可太具体。但这个月或下学期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心中应该有数,而且第一星期干什么要具体些,每天干什么应当更具体些。这样
把一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实现。
订长计划,要在具体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明确的目的。有长计划,没短安排,长计
划要实现的目标不容易达到。所以,有长计划,还要有短安排。长计划是明确学
习目标,大致安排;短安排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4)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
所以必须要有重点,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
科,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
下重点。
(6)注意效果,及时调整。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
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内容是:
①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②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③学习效果如何?
④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什么地方安排太紧?什么地方安排太松?通过检查后,
再修订学习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每天写日记时,一定要把一天学
习计划完成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以利改进。
(7)计划要留有余地。计划终归不是现实,只是一种可能性。把计划变成现实,
还要经过一段较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上千变万化的情况,所以制订
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的机动性,这样完
成计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8)脑体结合,文理交替。“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艰苦的脑
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脑细
胞消耗着人体需氧量的四分之一,血糖量为120毫克时(指100毫升血内)记忆
最佳;血糖量为60—70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45毫克时昏迷、惊厥。可
见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和
二氧化碳。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
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运
动中枢兴奋,而其他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要交
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9)个人计划与班级计划互相配合。
(10)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早晨或晚上,或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的时间,
可以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
整时,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
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和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这样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比较P12两位同学的学习计划表,请学生找出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与同学
讨论。
几点提醒:学习计划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全面,长远计划和短期安排
缺一不可,要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并留有一定余地。
课件展示几份较好的学习计划表,共学生参考。
最后送给全体同学一句话:学习有计划,成绩不会差!
课后作业:设计一周学习计划表、一月学习计划表及一学期学习计划表。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2:1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30605100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制定学习计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制定学习计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