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林小艺 单劼】作为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亲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又作为解说员见证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中国女乒实现五连冠,过去两个月,丁宁很忙。离开乒乓球赛场一年多,从叱咤乒坛的大满贯选手,到北京大学的学生兼老师,丁宁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坦言自己“收获很多”。她表示,虽然奋战的舞台发生转变,但她一直在努力带动更多人对乒乓球和体育运动的热爱,“这些身份都令我感到骄傲,也都代表着一种责任”。
乒乓球队有个优良传统
“我的乒乓球梦与中国体育发展息息相关。”丁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5岁开始打乒乓球,13岁进国家队,19岁首夺世界冠军,27岁成为国家队女队队长,共获得21个世界冠军。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时,11岁的丁宁被北京乒乓球队选为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从那时起,当时留着寸头的“假小子”就将夺冠、为祖国争光作为人生理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丁宁作为观众在北京大学见证了乒乓球女团比赛中国队奋勇争金;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国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丁宁上场比赛并获得女团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丁宁收获女单和女团两枚金牌,成就大满贯伟业。2022年,丁宁成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以另一种方式为运动员们加油鼓劲。
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都令丁宁感到意义非凡,“每一个骄人的成绩都体现出中国运动员扎扎实实的真功夫,我们在国家提供的良好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也时刻做好准备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
“中国乒乓球队还有一个优良传统。”丁宁透露,“在每年最冷的时候军训,培养我们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虽然乒乓球这项运动在赛场上更多的是‘单打独斗’,但每一个国家队的运动员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
孙颖莎等新一代运动员“更善表达”
在丁宁看来,中国体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开放和进步。以乒乓球为例,丁宁向《环球时报》记者列举许多由一颗“小白球”推进中外友谊发展的故事。2018年11月,由中国乒乓球协会、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和巴新体育部、巴新奥委会、巴新乒乓球协会共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训练中心成立。在中国教练不到一年时间的特训下,巴新乒乓球队在2019年7月的太平洋运动会上获得两枚银牌的历史最佳成绩。2021年11月,在美国休斯敦世乒赛现场,在中美“乒乓外交”50年后,中美两国运动员携手参加混双比赛,续写佳话。
丁宁说,近年来,中国体育逐渐表达出一种自信、包容、国际化的形象。除了对成绩的追求,中国运动员也在各个领域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乒乓球领域,这么多年来,很多人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我们希望和全世界乒乓球爱好者、体育爱好者一起享受体育。”
作为中国“国球”,乒乓球项目如今越来越吸引年轻球迷的关注,网友们在各个平台化身“铁粉”。谈及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等新一代年轻运动员,丁宁坦言,“相比过去较为内敛的我们,他们更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更善于和外界交流,在场上表现得也更加释放”。
重回校园,推广全民体育
2021年9月,丁宁退役后赴北京大学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一边学习,一边兼任乒乓球老师,如今已充分适应校园生活。“当运动员的时候每天训练不停地赶节奏,脑子始终绷着一根弦。”重回校园后,丁宁关注的东西变得不一样,“更多是如何做好小组作业,将老师讲的专业知识学习吸收”。
在课余时间,丁宁成为北大乒乓球提高班的老师,她感受到校园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丁宁希望在校园体育、体育教育、全民健身等方面发力,“我期待与更多人一起,从不同角度认识体育、发现体育,并从中长久受益”。
从追求竞技金牌到推广全民体育,如今在课堂上,丁宁除了传递乒乓球专业知识,更注重向同学们传递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我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体育带给人们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再坚持一下’的韧性。我相信,中国年轻人未来将在更多领域的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取得更多意义上的‘冠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0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27201103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信的事例(自信的事例作文素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信的事例(自信的事例作文素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