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拼方案(最好的双拼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2 10:52:06 阅读: 评论:0

我对输入工具有很深的执念。经常看新玩意栏目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我那一大堆键盘。事实上不止外部设备,在几年前我就表达过自己对于输入法的纠结与执着,无论工具还是方案我都挑得厉害。即使现在有了稳定常用的输入法,我还是会在几台设备上换着 App 尝试。

我放弃过很多次双拼,在 16 年也因为这件事 写过一篇文章。其实后来也试着学过五笔,但由于种种原因又放弃了,转头又回到了稳妥的全拼阵营。

不过从 18 年开始,我又逐渐把双拼捡了回来,期间还从自然码方案迁移到了小鹤方案。从个人体会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现在已经是学习双拼的好时机了。

为什么要学双拼

其实少数派有不少文章聊过这个问题,大概就是 15 年到 17 年之间,关于双拼的讨论还带动了一波小小的学习热潮。最最基础的原因,就是双拼输入法可以让你的输入更「快」。

和使用范围最广的全拼输入法相比,双拼输入法的优势集中在击键次数上。

双拼作为一种(或是一组)改良的拼音输入法,本质上还是通过对音律的转写进行输入。和全拼相比,它把超过一个字母的声母和韵母安排到了一个特定的按键上,达成所有字的拼音都只用两个字母就能拼写的效果。和全拼输入法「认读 - 输入拼音 - 翻页 - 选字」的流程相比,它只是把「输入拼音」的过程从 1~6 次击键固定到 2 次击键,让击键的节奏更加整齐。打字时,适当的节奏可以让输出变得更加流畅。而得益于拼音里一次击键就能完成的字还算少数,在大多数时候,双拼是可以减少击键次数的。

因此,双拼的「快」来自于对击键次数和击键节律的优化。但既然是为了提升打字速度,为什么我没有选择以「打字快」闻名的五笔呢?

为什么我没选择形码输入法

五笔输入法,或者说所有的形码输入法,包括郑码、仓颉、大易、呒虾米等等含有形码元素的输入法,提供输入的过程都能总结成「拆字 - 输入形码 - 翻页 - 选字」。和拼音相比,形码输入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精简了选字的过程。

总计十万左右的汉字,缩减到日常使用的标准简体/繁体字,不过几千个。如果一个形码输入法可以不限输入长度与完美拆分,它甚至有机会做到这几千汉字无一重码。但因为设计者是人,而且输入码必须限长以提升可用性,形码最终做到的是能够大大减少重码率,不至于像拼音输入法,一个「yi」能翻上几十页。

yi 的四声汉字

那么,五笔这样的形码输入法让打字速度提高,就是靠缩短「翻页 - 选字」的过程。在足够熟练之后,可以进一步缩短拆字的用时,而且只要击键准确,就可以几乎完全略去选字与翻页的过程。在引入了简码之后,击键次数就可以从一字最多(通常是)四次,下降到若干字四次甚至两次。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学习曲线陡峭

学习形码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拆字。每个形码方案都有自己的拆解方式。由于汉字的结构多变,且不提结构合一的独体字,单单偏旁部首就比键盘按钮要多了。于是设计者必须将各个部首、笔画安排在有限的按键里。

这也是最考验形码输入法设计者功力的时候。无论是五笔的按横竖撇捺折在键位上分区,郑码的按横竖撇捺折按字母排序分区,还是呒虾米的看部首长相安排按键,都有其内在规律可循,但它们都拥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缺陷:部首归总与键位设置的特例。

中文部首并不是完全平均分布的。举个例子,按照横竖撇捺折分区的五笔看起来非常规整,也容易理解,但「艹」「工」为了平衡放在了代表横起笔折二笔的 A 键上,与「戈」「七」共享;以及因为没有先竖再撇的部首,K 键分配给了字元更多的「口」,而按规律本应在此的「目」挪给了 H。郑码为了平衡这种差异采用了按字母顺序分配,A-H 为横起笔,I-L 为竖起笔,依此类推,部首归纳得以更加合理,但丧失了按键区域的连贯。呒虾米输入法则是在「形似」不够归纳之后,拉上了谐音(西在 C 键)、英文(王是 king 所以是 K)。

让我迷惑的最常用的 home row 字根分布,可以明显看出规律和特例。图源:Wikipedia - 五笔字型输入法,by Cangjie

在我的理解中,对形码输入法来说,字根少、重码率低、拆字容易、按键易记,四者不可兼得。如果字根少,按键自然易记,但重码率会走高,拆字也变得困难;如果键位好记,字根就分布不均,重码率依然走高;如果要重码率低,要么字根分布无序,要么安排拆字特例,都会难记。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五笔方案总是给我一种「年久失修」的感觉。我在学习适用范围最广的 86 方案拆字时,常常遇到无法理解的归总和按键放置,再加上拼音码深入人心常常打混,几次都是刚刚入了一点门,就被各种特例搅得心烦意乱,在一次次猜测词根位置的尝试中失去耐心,最终回到了拼音输入。如果是早些年,我或许可以在平常多用五笔硬练,而在大量依赖文字输入的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能分配给它了。

所以我非常佩服《年度征文 | 一个月,五笔从入门到进阶》这篇文章的作者,如果你想学习五笔的话,不妨跟随他的文章进行练习,五笔输入法如果熟练了其实同样能做到高速输入。

高度依赖码表

这更多是输入法与五笔输入法词语输入的问题,拿我的 ID 举个例子。

左侧是小狼毫搭载的五笔 86 方案,右侧是 Windows 自带的微软五笔。很显然,对于一般人来说,微软五笔的「啥事情」才是输入更多的词语,而小狼毫的规则下,这个词语需要自行添加。而对我来说,「北鸮」是个常用的词,如果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同样仍然需要自行加码。

相比已经将智能输入和自动加词典做了好多年的拼音输入法,五笔因为有最大限长和重码问题,注定不能把所有词语都填进词库,毕竟同样的编码,可以是单字也可以是词语,如果启用了智能组词,重码率将飞速提升。

这可能是形码输入法的内在问题,它自出生就是为单字设计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编码,词语只能在无重码以及重码罕见字的情况下赋码,否则就会影响正常输入。但作为一个已经习惯了按词组输入的拼音用户,想去五笔重新培养自己的码表,还要花费好一番工夫——并不是每一个词都能像「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省力。也就是说,五笔并不是到手即用的,它需要一定的「养护」,如果你的电子设备跨了多系统,还得额外考虑如何同步自定义码表。

需要更改思考模式

第三点也是促使我放弃五笔的最终原因。

因为平常我需要大量的文字输入,选择一个能提高效率的输入法是我的本心。在习惯了以拼音为基础的写作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特点:就像是我们在查数的时候会默念数字一样,在写文章时,我的脑中响起的是我说出即将打下的这句话的声音,我在做的事情就是把脑子里的句子转录在屏幕上。所以,拼音输入法对我来说反而是更加直观的,我给出读音,它转化为汉字,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双拼输入法的上屏码改成了全拼模式,而不是我实际输入的字母。

五笔输入法,则需要我在脑海中浮现出我需要输入的句子,再聚焦到一个单字上,拆字,输入,上屏,处理步骤反倒增多了。这不只是输入码多少的问题。如果我的工作大部分内容是校对、输入现有资料,那么转换到五笔显然更加合适,因为眼前已经有了现成的字形,不需要额外处理。和手上形成肌肉记忆相比,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对我来说更加耗时。

现在学双拼更加方便

和形码输入法相比,双拼不需要转换思维模式,它仍然是转录发音;它可以继承全拼输入法智能记词的优点;相比从头再来的形码,双拼输入法需要的只是记住韵母的键位,学习曲线更加平缓。

而且,比起几年前,我认为现在更是学习双拼的好时机。

系统输入法支持

几年前我还在抱怨,为什么 macOS 和 iOS 没有内置双拼,为什么它们内置了却只支持一种双拼方案。在 2019 年后,iOS 与 macOS 扩展了支持的双拼方案,也就是那时,我把自己的双拼方案从自然码迁移到了小鹤双拼。

之所以强调 iOS 与 macOS 内置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主流的输入法应用都着力于 Windows 和 Android 平台,可能是因为另外两位不是很容易塞广告。此前,在 Apple 家的两平台上,双拼支持最好的是第三方的落格输入法,Mac 上也有开源的 RIME 可以用。但额外配置第三方输入法终究要多一层麻烦,何况在 iOS 上,第三方输入法受到的限制不在少数。

至于 Windows,微软双拼早已更进一步,在支持双拼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定义方案」的功能。你甚至可以使用默认输入法挂载自己设计的方案。即使选择了没有预载的双拼方案,也可以一次设置解决问题。

Windows 10 自带的微软拼音支持双拼方案编写

Android 端的情况则更为复杂,我明确了解的是与搜狗输入法合作的三星键盘在 One UI 3.0 后增加了多种双拼方案的支持。其他厂商搭载的内置输入法或多或少也是与输入法厂商合作开发,内置双拼与否就要看厂商的取舍。但 Android 平台的输入法众多,就算怕毒瘤广告还可以选择内置了六种主流方案的 Google Gboard,所以也不成什么问题。

双拼方案的选择

在所有的主流方案中,我个人最推荐的是小鹤双拼和自然码双拼。如果你是 iOS / macOS 用户,这个推荐范围再缩窄到小鹤双拼这一种。除去系统输入法的原生支持之外,主要有两层原因。

第一,这两种方案都避开了采用「;」键安放韵母(如微软/搜狗拼音与紫光拼音,; - ing),在移动平台上不会改变键盘布局。因为一部分 Android 输入法在遇到使用了分号键的双拼方案时,不会将键盘布局改动多安置一个按钮,而会把该韵母移至其他已经存在的按钮,比如左下角避免歧义的隔音符。虽然在双拼方案中隔音符没那么重要,但这样的更改会破坏肌肉记忆。

第二,这两种方案没有采用固定零声母方案。所谓「零声母」指的是将键盘上一个特定的键指定为零声母,搭配韵母键以输入纯韵母组成的字,如微软双拼中输入「按」为「oj」。小鹤和自然码将零声母设定成韵母的首字母,这样一来,双字母组成的纯韵母字可以与全拼完全一致,单字母的纯韵母字双击按键即可,降低了适应难度。

图源:Wikipedia - 双拼,by Rhong Fu, iamCristYe

在设计上,小鹤双拼脱胎于较为古老的自然码双拼,调整了部分韵母的位置,但基本上把使用频率较高的韵母放在了比较易于发力的食指和中指上。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这两种属于方案的优缺点比较接近。两者都尽可能合并了音韵相近的韵母(如 iong 和 ong,ue 和 üe——是的,虽然 ue 只是 üe 在 jqxy 前去掉了点,但有的方案把它们分开了),并且尽可能地将常用的、首字母一致的韵母放在一起。缺点就是在部分词语中,小指的联组击键过多,典型的比如小鹤双拼中的走走(zzzz)和自然码中的作贼(zozz)。但整体看来,这两个方案还是比较容易适应的,左右手击键的分布也比较均衡。

双拼方案的练习

《让双拼不再是只属于少数人的输入方式》一文的作者开发了非常合适的练习站点,双拼练习 @ BlueSky。站点提供了网站版与微信小程序,支持 17 种双拼方案,网站也完美支持手机查看。

除此之外,较早激起讨论的 选择输入法的哲学:兼论双拼的优缺点 一文中,郝海龙老师分享了他「打歌词」的方法。同理,押韵较多的诗歌也是不错的选择,这相当于强化的韵母练习。这两种方案都需要专门的时间练习。

如果你希望在日常使用中能直接上手,可以在 Windows 的输入法中打开「自动扩展到全拼」,这样输入法会在上屏时显示全拼而不是输入码,几次错误之后,你就会记得常用的易错键位到底在什么位置。对于双拼来说,这样的易错韵母一般分布在没那么规律的四角或底排,多猜几次总能碰得到。

iOS 和 Mac 用户,可以将双拼键位表设置成聊天/桌面背景,随时查询。如果只在日常聊天时用,一周左右就能摸清所有韵母,这时就可以把背景撤掉了。如果想在工作时也直接上手,还可以花些小钱,购买「双拼键盘膜」或「双拼键帽」。我不推荐键盘贴纸,是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抛掉辅助工具,膜可以扔,键帽可以换,但贴纸不好移除可能带来长久的依赖。

小结

用了双拼这么多年,不只是输入速度追上了曾经的全拼,随着击键速度的提升,我的打字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使用全拼时的最高速度,现在写文章时已经可以做到手赶得上大脑——我刚好可以在脑子有了思路、构建好语句、调整完措辞时,立刻把它打出来,就像是我在电脑上用键盘以演讲的速度讲话。这就是提升打字速度时我最终想追求的目标,也是让创作流畅的一大法宝。

当然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具,只有顺手的工具。双拼也有一些问题和全拼一样,比如遇到生僻字时就无法输入,我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小狼毫内挂载的笔画输入。而对于熟练的形码用户来说,这样的问题不存在,只要看到、会写,就一定能打出来。或许未来我还会重新学习五笔,把它作为双拼的辅助,又或者我会在小鹤双拼的基础上学习小鹤音形,用形码补齐双拼选字的拖沓。但对现在的我来说,单独使用双拼已经足够满足我的需求了。

如果你也希望提高自己的输入效率,不妨尝试一下双拼输入法。也可以参看文中或文后的相关链接,查看其他作者的心得体会。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0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25526103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双拼方案(最好的双拼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双拼方案(最好的双拼方案).pdf

标签:双拼   方案   最好的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