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管理使用小区电梯时,未严格落实电梯紧急呼救报警装置24小时值守制度,造成业主被困电梯近7个小时,构成特种设备一般事故。近日,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对该物业公司处以10万元行政罚款。
事件详情如下:
近日,重庆市江津区覃女士和儿子去一小区办理接房交接,乘坐20栋2单元电梯回新房取手机时电梯从-2楼运行到10楼突然停止运行,电梯门无法打开。覃女士立即按压轿厢内的“警铃”及“报警电话”两个求救按钮,但均无人接听。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覃女士的爱人才发现母子俩被困在电梯近7个小时而报警,消防队员接警后快速赶到,将母子俩解救出来。由于受到惊吓,覃女士的儿子在电梯里就出现呕吐及头晕症状,回到家后仍然呕吐不止,早上起床后又发起了高烧。
江津区市场监管局调查认定,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该小区监控室内的电梯紧急报警电话无人值守,间接原因为该物业公司电梯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构成特种设备一般事故,该物业公司承担全部责任。该物业公司积极配合江津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及时与覃女士达成赔偿协议。近日,江津区市场监管局责令该物业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电梯轿厢内的紧急按钮是当乘客遇到电梯故障,被关在电梯内时求助用的。按下按钮可与监控中心通话(不少电梯信号弱,手机无信号,此时轿厢内“紧急呼叫”按钮就成为与外界联系不可缺少的方式),告知监控中心被困人员的情况,监控中心会及时与电梯维保单位联系,安排维保人员来解救被困乘客。
但上述事件中,物业公司完全是把“紧急按钮”形同虚设,为此导致乘客被困7小时,所幸没啥大碍。那要如何才能杜绝类似的问题发生,保障乘客的乘梯安全,尤其是保障不知道如何呼叫的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人员的安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电梯故障困人时自动报警的装置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像卓越电梯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就可为电梯安全上“双保险”,通过对实时上传的电梯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电梯困人的自主发现,自主调度,自主救援和自主总结,与传统的人工救援流程相比,智能识别报警让乘客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电梯困人自动识别救援服务流程
此外,平台在救援调度的同时,轿厢内同步视频语音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以及告知被困人员耐心等待救援,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尤其是对电梯安全知识相对薄弱的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具有积极意义),整个救援过程全面留痕,为后续事故管理提供素材和依据。
最后,也希望物业公司能够积极履行相关义务,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维保单位够对电梯进行彻底检查,落实电梯维保工作,共同营造安全舒适的乘梯环境。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0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2413798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梯紧急按钮(电梯紧急按钮有什么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梯紧急按钮(电梯紧急按钮有什么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