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大玮「友泰(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CEO」
文章|《中国保险》2022年第10期
寿险营销三十年,我们经历了行业的发展演变,初心从销售助人到创业创新,机制从绝对优势到相对优势,准入从绝对标准到相对模糊,激励从长短结合到相对短期,考核从相对简单到逐渐复杂,专业从相对稳定到不断创新,迅速打开国内市场。目前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保险大国,但随着我国保险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以往的发展方式暴露弊端,倒逼行业思考:为何业务发展了但利润下降了,竞争加剧了但乱象增多了,客户增加了但口碑下降了,队伍扩展了但管理变弱了,产品创新了但销售困难了?
问题和挑战的根源:客户和代理人在改变行业现在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究其原因,首先是客户的改变。不仅仅是保单从少到多,保费从低到高,更重要的是,客户需求从风险保障向金融扩展,如养老规划、资产传承;价格从标准向差异化转变,购买从单一转向多元;而客户决策从感性变为理性。尤其现在“80后”“90后”成为保险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在做决策时,会到网上搜寻资料,通过自学和钻研,了解保险产品,考虑性价比,在购买保险时,愈加理性。
其次是代理人的改变。以前,代理人主要靠组织驱动、收入驱动,现在更依赖价值驱动,而且组织的基本结构、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代理人从事保险的心理动机也发生相应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精英加入保险业,他们本着用专业为客户服务的初心,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助力行业向专业化转变。
寿险营销的本质,对客户来说,是在人生发生重大风险时,获得理赔,或在约定时间,获得资金给付;对于从业伙伴来说,要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收入,收获价值感;对于公司来说,要实现一定的利润,将利益最大化。面对以上两方面的变化,行业也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保险科技,从“动力+能力”的外勤驱动,向“平台+机制”的内勤牵引转变。
解决问题的关键:需求与供给相匹配保险的普及,让客户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保险供给端逐渐丰富,也让客户突破了对单一代理人的依赖。需求端的变化驱动市场从单一粗放的形态,演化为分层精细的市场,用大众市场、中端市场、高净值市场来匹配用户需求,并在供给端分别形成规模驱动、平衡驱动、产能驱动,以达到供需匹配。
大众市场:主要针对工薪阶层,他们对风险较为担忧,对风险管理型产品比较敏感。大众市场人数最多,所以需要保单件数和队伍人数来驱动——即规模驱动。
中端市场:主要针对富裕阶层,收入相对较高,有投资需求,对代理人专业性有一定要求,对财富管理型产品比较感兴趣,同时对风险管理型产品仍然比较敏感,是大众市场派生出来的市场,人数也较多,需要一定规模的代理人和保单件数来驱动——即平衡驱动。
高净值市场: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人数相对较少,但个人财富持有量大,对保障需求和风险需求相对减弱,对财富管理型产品比较敏感,资产传承需求较大,对代理人专业度要求非常高,需要保单件数和件均保费来驱动——即产能驱动。
所以面对需求端的变化,供给端需匹配相应驱动模式,即规模驱动、平衡驱动、产能驱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跟上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聚焦人才,筹建优秀的销售队伍保险公司可能有完善的激励体系、很强的企划能力和多元的产品,但最关键的是,队伍不强就没有保费。没有销售能力的队伍不是组织,这是由基本法的利益来源—不是团队,而是团队业绩决定的。
因此保险销售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自己的销售队伍。好队伍会让全公司所有的努力都更值得!但是,作为保险公司,是要找对人还是找“堆”人?以前行业采取人海战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来销售保险。因此,不规范的言行、不专业的推销导致行业乱象。
未来一定要聚焦人才,从人力驱动向人才驱动,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公司的核心是队伍,没有人才就没有人来,时间是用来完成量的积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可是人来了,团队有了,保费上来了,就好吗?也不一定,要用3年的时间去验证:第一年看出勤,第二年看继续率,第三年看队伍还在不在。不是有职场、有功能组、有血缘组就叫自主经营,能自我生存、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才是真正的自主经营。因此,保险公司最重要的不是增员,而是找对人和培养人。培养人不是对方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培养其自主经营的能力和态度。
为什么要强调出勤?其实出勤不是打卡,而是希望代理人一心一意做保险。到底有多少人力?在很多人眼里,做保险和失业是一个意思,所以只有做保险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才是有效人力。人力增长靠什么?新增并不一定能带来人力的增长,双率(增员率和留存率)齐飞,人力才能增长,保险公司要耐心地搭建基础管理平台。
保险公司要把团队建设回归到销售队伍建设上来,用正确的思想来带队伍,要建设的是专业营销团队,而不是简单的团伙。建品质团队是唯一高效的出路,否则只能永远都在建最贵的渠道,卖最便宜的产品。品质团队不等于高绩效,而是会稳定销售量和形成集群效应,逐步增加销售量。
通过升级,高效管理组织,推动寿险公司发展推动寿险公司发展变革需要从客户经营、活动管理、销售模式、组织模式、资源配置五个方面进行升级。
客户经营需要升级。保险公司要从合同外利益,回归到合同内利益,要标准化,保持稳定的客户经营方式;要差异化,通过精准的客户体验设计,服务不同层次的客户;要循环化,通过良性的客户传播,带动更多的客户参与,以此获得客户来源。
活动管理需要升级。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比如通过互联网传播,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客户在网上获取保险知识,在支付宝、微信平台购买意外险、百万医疗险等产品。互联网险企让客户投保更便捷。借助大数据,还能为不同人群定制个性化产品,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客户所处的销售阶段,定制适合的推进策略,进行科学的活动量管理。未来是人与科技的结合,而科技也要以人为本,需要尊重客户的心理需求、保险的金融属性、服务的情感属性。
销售模式要升级,坚持专业的长期主义。在销售模式上,要从短期技术属性向长期专业属性转变,需要做到四个深化:一是从基于话术的提升向基于原理的深化。以前业务员销售保险靠话术,只要把产品了解清楚,记熟一套话术,就可以去找客户签单;未来的专业保险营销员需要深刻理解保险的基本原理、底层逻辑,用专业知识为客户匹配合适的保障。二是从基于销售的提升向基于顾问的深化。传统营销队伍为了鼓励业务员出单,会设计各种激励政策,目的在于提高销售额;未来的专业保险营销员一定要转换角色,将自己定位成保险顾问,从保险的意义和功用出发,为客户提出保障建议。三是从基于产品的提升向基于价值的深化。在以产品为导向的时代,保险公司考虑的是如何优化产品。随着保险产品逐渐丰富,产品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营销员如何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附加值,如何用顾问式行销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比产品更重要的因素。四是从基于创新的提升向基于沉淀的深化。保险产品、服务既要适当创新,也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客户往往购买保单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出险,这就需要保险营销人员坚持长期主义,在行业里深耕,当客户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理赔等服务。
组织模式要升级,坚持规律的长期主义。基于中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的组织要细分,前者强调专业度,后者偏重广覆盖;基于组织扩张和业务扩张的组织形态要平衡,前者聚焦于利益上游,后者偏重利益下沉;基于金融科技和传统优化的组织形态要创新,要有清晰的管理边界和更精细的管理颗粒度。
资源配置要升级,坚持价值的长期主义。资源要投资于人,提升代理人的专业性、价值感,营造良好的展业环境;资源还需投资于平台,充分搭建和享受新型数字化平台,引入区块链、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开放式敏态赋能平台和稳态运营平台,让平台赋能队伍,队伍赋能平台,提升服务能力,让公司更具竞争力;资源更需投资于开发新市场,探索新模式,研发新机制,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保险业面临的变化,具备前瞻性,才能抓住未来机遇。
销售是队伍之本,客户是生存之本。在组织发展管理中,基础管理是支撑,要做好参会和活动量管理;制度经营是动力,要有新理念,创新模式,引入新技术;思想文化是基因,只要有好基因、好文化,就会产生好结果;专业技能是保障,要有清晰的目标市场、专业的增员流程、有规划的组织发展。
未来,保险公司只有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模式、结构性的组织架构、行为化的资源配置和专业化的训练体系,才能优化生产力,高效运作团队,借助数字化成功转型。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0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2028597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寿险的意义与功用总结(寿险的意义与功用总结5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寿险的意义与功用总结(寿险的意义与功用总结5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