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我要百度

更新时间:2023-03-02 09:01:50 阅读: 评论:0

《梦华录》给国产古偶打样了。

截至目前,上线12天,播放量破15亿,豆瓣评分8.7,今年之最。

那么激动,至于吗?

8.7,值吗?

只能说,我们等了太久。

我们对一部剧的期待,已经从“神剧”,到“惊喜”,再到“在线”就可以了。

颜值在线,演技能嗑,服饰靠谱,剧情不降智……

你就能够在一众古偶中脱颖而出。

虽说比不上实打实的史剧。

但显然,在历史质感与剧情铺陈方面,《梦华录》算是做到了足够的诚意。

我们终于能看到一派古风中,不只有无脑的“爽文”与纯靠特效堆砌的“仙侠”。

赵盼儿,仿佛带我们打开了新手村。

回到宋朝。

看到底层女性是如何世遇不公,如何姊妹相惜,如何在封建背景下融合现代视角,追求于她而言的,自立与情爱。

无论是嗑CP、看崛起还是一览大宋风光。

无疑问的是。

《梦华录》做到了一片“文化沙漠”中,汩汩不断的一股活泉。

虽也有异声。

“天天上热搜,烦都烦死了”;

“还不就是炒CP那点破事,还扯到人家陈妍希!”

……

Sir今天就不多增添一分吵闹了。

就来平心静气,安安静静滴盘一盘《梦华录》最重磅的20+个彩蛋/细节/隐喻。

耐得住性子你就往下看,不感兴趣也无妨。

不必强求。

有些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一点自己能够投入,细细品味的东西就好。

等不及更新的你,可以再复盘这些细节。

说不定能打开一部全新的《梦华录》。

P.S. 以下彩蛋涉及严重剧透,没看过原剧的毒饭可先点“在看”并收藏;看过的,请尽情享用,评论分享。

1

顾千帆:好男人≈行走的ATM机?

看剧的时候。

Sir最大的疑惑不是男女主什么时候有吻戏,而是剧中的人物提到的更频繁的——

钱。

周舍欠债十五贯钱,茶坊的月租是三十贯钱,欧阳旭的分手费是八十两黄金,顾千帆更是动不动就给女主塞钱……

那么问题来了。

在宋朝,一贯钱是多少?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一书曾说过。

宋朝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铜钱,而非金银。

一贯铜钱等于一两银子。

一枚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所以古人用成语“腰缠万贯”形容富有。

然而由于缺斤少两和钻空子的人多了,大家都开始效仿——“省陌制”由此形成,一贯钱许多时候只有七八百枚铜钱。

《宋史食货志》和《续资治通鉴》也说,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

看来。

一贯有多少钱,有多大购买力,各不相同。

于是Sir只能进行大概的估计:

不论是以米价(宋仁宗时期,米价是六七百文一石,折成人民币大约为450元左右)还是以具体商品——宋代《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的一种名为“炒肺”的小吃,相当于咱们今天的羊杂汤,一份不会超过二十文,现实中折成人民币约为15元来看:

一两银子=一贯钱≈人民币750元左右(排除少两、官铸民铸、钱币磨损等情况)。

由此可知。

赵盼儿在东京开的“半遮面”,月租约为两万;

香云楼时期戴的珠花约为一千多元,而周舍欠债约一万元。

重点来了。

顾千帆在钱塘时借给赵盼儿几百贯,之后又将自己的和田玉给了她。

加上他还把自己的工资奖金都取出来,供盼儿日常开销。

那会儿咱们男主刚刚升官,时任职皇城副使。

据《龚延明:两宋俸禄制度通论(上)》可知。

北宋时期皇城司副使的料钱,也就是月俸,皇城以下诸司使二十五贯、副使二十贯。

所以咱们的男主从玉佩到现金到工资。

前前后后,大概为女主准备了三十~五十万元(还不算后期给的房子地契)。

好家伙。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男友力吗。

除了恋爱开销。

Sir还注意到一个细节。

三娘曾说过自己杀猪两年为丈夫攒了一贯钱。

而宋朝小说《青琐高议》记载:庆历年间,“都下(都城)马吉以杀鸡为业,每杀一鸡,得佣钱十文,日有数百钱”。

杀鸡的价格肯定低于杀猪,而三娘整整两年才攒了一贯钱,期间还有因缺粮饿晕过去的时候。

如果不是BUG的话。

只能说是傅家父子花销较大。

2

赵盼儿:全剧第一事业脑勿cue

预告里有这样一句话:

酒楼行会说

不让女人做正店的掌柜

看过人物介绍的毒饭应该知道。

剧情在进入东京城之后,赵盼儿会带着孙、宋二女经商崛起,最后成为城内第一大酒楼永安楼的掌柜。

那她提到的正店又是什么呢?

在宋朝。

汴京酒楼,分为正店和脚店。

据《东京梦华录·酒楼》的记载:“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

脚店用今天的话来说,大约是快捷酒店,供人临时休息、小酌。

而正店。

拥有独立的酿酒权,整座都城中只有七十二间。

富丽辉煌程度,就连长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只出现了一间。

栀子灯围绕,宾客满盈,钟鼓馔玉。

“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

非要类比,就像咱们今天的一条龙娱乐城。

可见。

赵盼儿的野心不仅仅是不知名小饭店的掌柜,而是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从赵娘子到赵老板。

原来搞事业。

才是正儿八经的第二春。

△ 脚店

△ 正店:孙羊店·彩楼欢门

3

东京or汴京,宋朝都城有多繁华

“东京真是,富贵迷人眼。”

在看剧时。

Sir无数次惊叹于剧组布景的宏大和华丽。

宋朝有多繁华?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东京汴梁,今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的中心,又称汴梁、汴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九帝,人口超过100万,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

为了鼓励商业发展。

宋朝时,里坊制被打破,夜禁制度被取消,都城东京成为不夜城。

剧中当然也有体现。

还记得顾千帆曾经问过盼儿,是否要开晚市吗?

晚市,历史上宋朝的“舟桥夜市”。

《东京梦华录》曾描写过夜市的繁华热络,包含各种小吃杂耍,一直要闹到午夜才会闭市。

三姐妹商量过要不要搬过去的茶汤巷,就是宋朝彼时东京街市中的“茶坊一条街”。

除茶坊一条街之外。

在《微历史·宋朝人》中还写道:

“汴京城内有潘楼南街(鹰鹘一条街,专门贩卖稀有飞禽走兽)、马行北街(医药一条街)、潘楼东街(服装一条街)和乐楼(马市)等等分门别类供市民游玩生活的街道。”

不只是日常生活。

宋朝的风俗、娱乐、文化和色情业也极度发达。

《东京梦华录》这样描写汴京的夜生活繁华: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琦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

4

贱籍制度:赵盼儿的心中隐痛

全剧中除了男女主的爱情线之外,另外一大看点便是赵盼儿对自己身份的接纳与和解。

或许有人会问,至于那么矫情吗?

虽说赵盼儿已从贱籍脱籍,成为了良家子。

但在古代,贱籍又称贱民,是指不属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列的法定社会等级。

贱籍世代相传,不得改变。

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做官,不许购置土地产业,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

譬如宋引章,便是生来的贱籍,世袭所致。

就像她所说。

乐工和乐伎,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虽说剧中她并不需要卖身。

但平日里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遇上官员豪绅,凡有歌舞呼召,不敢不来;还会被人们与娼妓相混,轻视鄙夷。

-凡贱籍者 世代相袭

不得与良人为婚

不得自赎

姐姐 我不想应召去官府宴席上陪酒

-他们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乐籍

什么是官伎

非说她是卖身的

只要没有脱籍,便是低人一等。

比如预告中。

哪怕引章已经成为了东京的琵琶色教头,却还是有人敢当众轻薄她。

而对于赵盼儿来说。

自己虽然已经脱籍,但是贱籍和罪臣之女的标签依旧属于“黑历史”——某种意义上的“前科”。

因此也不难理解。

当顾千帆说出“勾栏献艺”、茶汤巷老板说她青楼做派时,仍会心生不忿。

加上欧阳旭的背叛,放大了她的自卑。

因此面对爱情。

顾千帆是官二代,而且是刚刚升官的士大夫。

放到今天,便是体制内的高干子弟与直系亲属有案底的平民——还是士农工商中的底层。

赵盼儿的委屈与寡断。

便不难理解了。

你难道忘记了我是贱籍出身

我们的身份

有云泥之别

5

蹴鞠败将:衙内到底是什么?

说说池衙内。

按照人物介绍来看,这位花魁的老相好、凶巴巴的“蠢奴”、女主的手下败将,日后会对咱们的盼儿暗生情愫。

而衙内。

既不是都城的保安,也不是县太爷的衙役。

唐代称担任警卫的官员为衙内。

而宋初,这种职务多由大臣子弟担任,因此“衙内”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旁人对官家子弟,官二代们的称呼。

除了咱们的夜店金腰带池衙内。

于中全上萧府拜访萧谓,共同密谋暗害顾千帆时,也称对方为“衙内”。

6

宋引章:没风骨的琵琶手不是好富婆

虽然身份低贱。

但毫无疑问,三姐妹中最有钱的是宋引章。

身为江南第一琵琶手,高级乐伎,她只需交纳极低的个人所得税甚至不交,此外所有缠头外快皆为自己所有。

因着宋代相对宽容的商业环境,瓦舍艺伎并无个人所得税的负担,无论李师师,徐婆惜,阎婆惜去场子趁钱,经济上的法人是典主,分给艺伎的提成就是税后款,至于她们私下收了多少缠头,攒出几个百宝箱来,典主不管,朝廷是不会过问的。

百度百科《文史晏:宋代艺伎的经济生活与税务问题》

宋引章一天能赚多少钱呢?

《宋稗类钞》中,一位生活于宋孝宗时期的屈姓歌伎,能自己谱写新曲,一天能演七八场,瓦舍老板给她分成,有二十多贯。

——相当于日薪一万五到两万人民币左右。

而引章是江南第一琵琶手,自然酬劳只会更多。

加上后期她从钱塘转籍到东京,相当于从杭州剧院转到国家大剧院担任首席琵琶乐手。

这下不仅有了外快,还有了编制内的工资。

除了搞钱实力之外,引章在三姐妹中的名声也是最大的——“半遮面”的名字就因她而取。

虽说许多观众可能对林允的演技稍有诟病。

但这个角色很可能会是全剧中个人成长最大的一个。

一个细节是。

从钱塘刚来东京时,引章的琵琶上是没有刻字的。

而从预告片可知。

后期或许是由于宫中表演,官家赐字。

她的琵琶上从此多了“风骨”二字。

既实现了她对张好好风光的憧憬,也体现了她从乐伎的不得已到对自我才华的认可、自信。

关于剧中引章抱琵琶的姿势。

一说她横抱琵琶并不是疏漏,而正是“南音琵琶”的特点。

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也有乐伎横抱琵琶的描绘。

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之称。

百度百科

至于观众对宋引章最大的两个疑惑。

林允本人。

已经在直播中明晃晃解答了。

7

柳永:给花魁牵马的大宋词人

剧中给张好好牵马的柳九官人,“天下最会写曲子词的人”。

结合宋朝的历史背景。

不难联想到这个人物的创作原型就是柳永——咱们教科书上的《雨霖铃》作者。

历史上的柳永也和剧中十分相似。

整日流连于青楼之中,与歌舞伎们厮混,作词才华横溢。

他的词最主要就是描写男女之间的凄美感情,主人公大多为青楼女子。

这样一个人。

肯为都城第一花魁张好好牵马,并不奇怪。

8

教坊司:宋引章的最终归宿

北宋初960年在汴京设置了教坊。

宋代教坊的作用与唐代类似,以宴乐之用的殕乐为主。

南宋时,按乐器及表演种类分成十三部色,宋引章统领的琵琶色,就隶属于十三部色之一。

剧中提到,乐伎与官伎有所区别。

虽说宋朝色情产业发达。

但在宋元时期,法律禁止官员嫖妓,“阃帅、郡守等官,虽得以官妓歌舞佐酒,然不得私侍枕席”。

官员参加有私妓的宴会,也会被惩罚,“杖八十,不以失减”。

历史上的正史、野史对于教坊司以及官伎是否以色侍人的说法不一。

但确定的是。

哪怕剧中宋引章从钱塘转籍到了东京,有了编制。

乐伎在当时仍然属于贱籍,哪怕不用卖身,也并没有太多的人权与自由。

但有付出就有收获。

就像张好好说的,只要你技艺足够出色,照样可以名动天下,甚至在官家面前表演,获圣言赞美。

多嘴一句。

教坊司小姐姐的红褙子好看吗。

欸。

历史上,她们还真就是这么穿的。

△ 《歌乐图卷》局部,南宋,佚名

9

改编vs原著?你们别再吵啦

相信不少毒饭已经知道。

赵盼儿、宋引章、周舍等角色,以及“救风尘”情节,源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有一争议是。

原作中两位女性皆为风尘女子,而电视剧为了某种“道德洁癖”,将赵盼儿改成了罪臣之女,脱籍成为良家。

宋引章也改成了卖艺不卖身的高岭之花。

这样一改,便将古时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减轻,还背上了某种莫须有的“现代牌坊”。是审核、审美还是道德门槛投射出来的结果。

也许就缺失了原有的“风尘”。

但也有一个亮点。

原作中的赵盼儿将宋引章救出,骗周舍吞下假休书后拿出真休书,实现了一把人人称快的“救风尘”。

但其实她们的成功,得益于当时审理的,是一个清官。

剧中将这一设定改掉,让赵、宋二人遇上了一个昏官,险些被治罪。

有人说这一点都不女权,最后还是要靠男主来脱险。

但Sir觉得。

这样的改编,或许更贴合现实,因为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爽文情节。

顾千帆的出现也不是“伪女权”。

而是在古代的男权社会中,一层层权力倾轧的“官场现形记”。

改编有失亦有得。

好,坏?

见仁见智吧。

10

顾千帆赶了三小时路来约会,是真的吗

第15集有这样一个细节。

于中全陷害赵盼儿,顾千帆赶来救人。

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辖区。

东京,今开封市区。

从辖区赶到市区。

虽说可能会有骑马、路障、古代现代道路设置差异等等不同。

但一个半时辰的说法算是大差不差。

剧组用心了。

11

24岁与27岁的一见钟情

理理时间轴。

真宗乙酉年为公元1009年,那会儿顾千帆十八岁考中进士。

时间回到现在。

从住店文书上看,是公元1018年戊午年。

这时二人相遇,赵盼儿24岁。

而距离顾千帆十八岁高中进士已过九年,所以他今年27岁。

或许有人会说。

欸不对啊?顾千帆掏家底的时候不是说过自己为官十二年吗?——十八中进士到现在应该三十岁啊。

但是在宋代,并不是中进士才能做官的。

很可能咱们男主考中进士并不是初考,而是复读之后考中的,之前有中举或其他的仕途捷径。

《宋史·选举》曾写道:

今辑旧史所录,胪为六门:一曰科目;二曰学校试;三曰铨法;四曰补荫;五曰保任;六曰考课。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

可见进士,并不是做官的唯一渠道。

而最大的证据……是赵盼儿曾说过,顾千帆一看,就未及而立。

还有一点。

二人见面时。

顾千帆曾说过赵盼儿是“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

其实这句诗还有后半句。

“两般犹未毒,最毒妇人心。”

而这首诗的出处呢?

出自明朝汪延讷的《狮吼记》,讲的是北宋才子陈季常怕老婆,老婆柳月红悍妒的一出滑稽喜剧。

结合微博团队的角色IP运营,坦白顾千帆对赵盼儿是“一见钟情”。

现在听起来。

比起骂人。

更像某种娇嗔般的揶揄。

又不怪我惧内了?

12

官家&圣人:宋朝帝后的私生活

记得吗?

全剧的开篇,便是由一句“女主昌”的谶言而起。

皇后临朝称制。

皇帝一心向道。

再结合剧中的“皇后失贞”、皇帝“封禅泰山”以及对顾千帆侦破开封府纵火案青眼有加可知:

剧中所提及官家与圣人。

暗指,宋真宗赵恒与其第三任皇后刘娥。

△ 宋真宗继位前曾任开封府尹

说起宋真宗。

剧中的“泰山封禅”算是他一件不得不说的丑事。

先说封禅。

中国四百多位古代皇帝。

除了宋真宗,只有四位在泰山封禅: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和唐玄宗。

前两位不是千古一帝就是汉武大帝,后两位一位开疆拓土,一位创就了大唐鼎盛。

宋真宗和他们相比显然不太行。

因此宋真宗坚持封禅的举动,纵观历史来看,颇有种“强捧之耻”的意思。

一举将封禅这件事的逼格拉到了底端不说。

还大肆举办各种祭祀,消耗国库,闹得“内之蓄藏,稍已空尽“,“一国君臣如病狂”。

不仅仅是臣民不悦。

也使得继宋真宗之后,中国古代便再无帝王封禅。

p.s. 剧中曾出现欧阳旭念苏轼《赤壁怀古》片段,真宗时期苏轼还未出生,所以剧情大致为以宋真宗时期为基础的架空设定。

至于宋真宗的老婆刘娥,算是中国古代皇后中一个传奇人物。

历史上说她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她不仅掌权,还穿皇帝服,戴冕旒冠,垂帘听政,发行纸币——可以说除了最后一步,基本上皇帝做的,她全都做了。

而历史上。

刘娥出身低贱。

做过歌女,嫁过人,宋真宗甚至给她的前夫哥封了个官做。

因此剧中所指的《夜宴图》,大概里面的内容会涉及到皇后歌女时期陪酒作乐的画面,算是某种国母的“黑料”。

更新到目前,皇后这一角色还未出镜。

不过显然。

由于剧情涉及到党派之争。

她的存在,或许会是后期剧情发展的一大重点。

13

欧阳旭:清浊之争,我先开溜

接上文。

朝中分为两派,皇后党与清流党。

前者目前出现人物为男主父亲萧钦言,而后者则以榜下捉婿的高观察等人为主。

清流党崇尚儒学。

认为对皇帝迷恋道家无脑奉承有缺风骨,非君子所为。

不信你看。

当欧阳旭殿前迎合皇帝,说自己喜欢黄老之说时,看见旁边榜眼与状元那不屑一顾的表情了吗?

因此也不难理解,为啥欧阳旭面圣之后,高家会立刻不要这个女婿。

“凡清要之臣必重风骨,凡谄媚之人必遭唾弃。”

而男主顾千帆“隐清为浊”。

是清流党在对家布下的眼线与暗桩。

也因此可见,剧集后期很可能会有男主与父亲有关仕途的观念之争,甚至出现血亲反目的情节。

欧阳旭打不过,开溜了。

不过根据他立下的flag,估计这个角色在后期的政党争斗中会再次出现。

这一次,他会站在哪一边呢?

14

榜下捉婿,宋代人的爱情买卖

宋真宗曾说过:

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劝学诗》

宋代是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朝代。

而科举也成为了儒家子弟平步青云的主要渠道。

一旦金榜题名,无论是千金豪宅还是娇妻美妾,都不在话下。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朝人的婚姻观。

无论是民间还是权贵,家里有女儿的,首要择婿标准就是有功名。

往往科考结束一放榜,许多达官贵族会直接“榜下捉婿”。

欧阳旭能够攀上高家,这是原因其一。

其二则是。

知道为啥高小姐非他不嫁吗?

因为相比状元、榜眼,探花郎不仅有才华。

还长得最帅啊。

15

果子、斗茶、茶百戏……宋朝穿越开店指南

16集的斗茶大家都看过了。

在蔡襄的《茶录》中,就曾讲到击拂茶汤的技巧:“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之,环回击拂。

宋徽宗所讲的“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这八个字,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唐宋饮茶风尚的转变,从陆羽煎茶到北宋点茶,出现了击拂拉花的追求。

是的,就是你以为的“咖啡拉花”的那种拉花。

赵盼儿口中的“茶百戏”。

中华茶文化中的一抹妙笔。

除此之外,剧中一些细节也参考了古籍。

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一诗中有句,“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明确指出高级茶碾是金属器,最好的当然是金银器。

《大观茶论·罗碾》中也说,“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

就像是盼儿点茶时说的。

“铫子最好用银的,不然铁器会有生涩之味。”

而茶汤巷老板来斗茶时所用的,正是茶具中的最上品——纯金碾子。

斗茶。

剧中斗茶,分为三项。

第一项比茶汤颜色。

“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茶汤颜色越白,说明制茶者烘焙手艺越好,苏轼就有过诗句“想见新茶如泼乳”。

像牛乳般洁白的茶汤,才是上品。

香茗得配美器。

除了茶之外,茶具也有说法。

蔡襄《茶录》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也说:“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意思就是。

有细纹的黑盏,倒入白茶后渗入缝隙,能看到像兔毛一样。

这样才有雅趣。

说完茶说果子。

剧中三娘的厨艺是“半遮面”一绝,旁人抄也抄不来精髓。

剧外柳岩也说过。

除了果子之外,那些自己能上手实拍的,全部自己出镜。

比如那场和池衙内比刀工的“切豆腐”。

而那些“桃夭”、“笑春风”、“春水生”等等,也并非天马行空。

宋朝。

本就是茶点的天下:

又有托小盘卖干果子,乃旋炒银杏、栗子、河北鹅梨、梨条、梨干、梨肉、胶枣、枣圈、桃圈、核桃、肉牙枣、海红、嘉庆子、林檎旋 、乌李、李子旋、樱桃煎、西京雪梨、夫梨、甘棠梨、凤栖梨、镇府浊梨、河阴石榴、河阳查子、查条、沙苑榅桲、回马孛萄、西川乳糖、狮子糖、霜蜂儿、橄榄、温柑、绵枨金橘、龙眼、荔枝、召白藕、甘蔗、漉梨、林檎干、枝头干、芭蕉干、人面子、巴览子、 榛子、榧子、虾具之类。诸般蜜煎香药、果子罐子、党梅、柿膏 儿、香药、小元儿、小腊茶、鹏沙元之类。

《东京梦华录》

16

借绯、银鱼

顾千帆升官。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什么是“借绯”,什么是“银鱼袋”。

“绯”,是唐宋时期四、五品官员的服色。

未达者虽然品级不够,但仍旧可以特许穿此色官服,名为“借绯”,算是一种额外的荣耀。

△ 宋徽宗《听琴图》,图右之人身着绯色官服

而银鱼袋。

《宋史·舆服志》曾说,“其制自唐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因盛以袋,故曰鱼袋”。

说白了就是一个鱼形的银质袋子。

品阶越高,质地越华贵。

四、五品官员配银鱼袋;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衣,配金鱼袋(如下图)。

△ 周文矩《文苑图》

17

张好好:历史上的幼女花魁

历史上,张好好确有其人。

诗人杜牧与她十三岁时相遇。

三年后重遇,叹其境况愈下,写下一首诗来感叹她当年的风光盛况与如今的惨淡不幸。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杜牧《张好好诗》

18

在宋朝,女人也能做生意

赵盼儿开茶坊并不是剧中凭空杜撰。

宋朝时,男女皆可经商。

庄绰的《鸡肋编》就曾描写美貌妇人做茶肆生意的景象——“尝泊舟严州城下,有茶肆妇人少艾,鲜衣靓妆,银钗簪花”。

廖莹中《江行杂录》也写过:

“京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姿质教以艺业,用备士大夫采拾娱侍,名目不一,有所谓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针线人、堂前人、杂剧人、拆洗人、琴童、棋童、厨娘,等级截乎不紊,就中厨娘最为下色,终非极富贵之家必不可用。”

大概意思是。

如果平民人家生了女儿,会让她学手艺,从事各种行当。

哪怕是做女工、玩把戏、打扫卫生、侍候人甚至做厨娘也可,只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挣得温饱,就不比男儿差。

就像盼儿说的:

女子,贵自立

△ 北宋苏汉臣《卖浆图》

19

帽妖案是什么

帽妖案,历史上确有其事。

北宋帽妖案发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二年。

民间百姓目睹妖物,流言迅速传播遍整个北宋主要统治区域,甚至宫廷和军中成员都受到蛊惑动荡。

一种帽妖怪物传闻,外型似帽但会飞,半夜会入户吃人,家家户户不敢睡觉,日常生产作息和经济受影响甚广。

——北宋帽妖案 维基百科

除此之外,钦天监还来报,说天上出现灾星(彗星)长三丈多,朝野恐慌更甚。

天下异象。

宋真宗笃信道教,对天象之说深信不疑,同意在同年八月立子赵桢,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为太子。

由于事件发展进程有人为痕迹,且最终促成太子册立,所以“帽妖案“最终被史学家论证为一宗政治事件。

20

古装服化道,不该只有飘啊飘

《梦华录》的一大亮点在于它的视觉。

美,却不仅仅在于华服。

以前Sir就吐槽过,古偶和仙侠剧的服化道愈加同化。

涂个红唇就黑化。

要有点仙气就上鼓风机。

幸而《梦华录》却不满足于此:

比如赵盼儿,衣服分三个时期:钱塘茶铺、半遮面、永安楼。

共有数十套。

颜色采用淡雅为主,贴近宋瓷色彩,以添古典之感。

上面的绣法是

模仿瓷器上的裂纹

△ 釉色搭配:粉青、天青、釉白

不止女主。

男主顾千帆的服装以暗色为主,凸显神秘;宋引章和孙三娘的服化道也贴近了她们作为乐伎和厨娘的角色人设。

我喜欢皇城司(的造型)

我接这个戏有一部分原因

就是因为皇城司

(最喜欢)永安楼的那个时候

因为那个时候的宋引章

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自信

闪闪发光的

21

预言家·赵盼儿

只放图。

你们品,细品。

22

武林外传·梦幻联动

《我好久没有批评过谁啦》——

《断指轩辕:重生之我是赵盼儿》——

《上官云顿:杀手养老指南》——

23

扑蝶舞

扑蝶舞。

又称放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

往往出现在春节、元宵等重大的民俗活动中,以一对恋爱男女为剧情元素。男女主人公冲破封建社会的层层阻力而最终结合,表达出一种抗争精神。

——“扑蝶舞” 百度百科

啧啧。

好一出细节升华。

24

片尾伏笔

关于赵盼儿的身世只在第一集一嘴带过。

但她明确提及自己是罪臣之女。

结合片尾有关萧钦言当年将某案交大理寺处置,细节处涉及到了“官妓”、“家妓”等字眼。

Sir猜想。

萧钦言的当年所为很可能与赵家获罪有关。

是的,感觉后期剧情很可能会开虐,男女主的CP线会迎来较大的一次波折。

以上。

就是Sir辛苦熬夜拉片,为你们搜罗的24个彩蛋。

还不够?

也行。

相信不少毒饭也还留意过一些其他的细节。

例如三娘最后的官配,是被她扔下水的杜夫子;引章最终会进宫献艺,达成“花魁”心愿;欧阳旭的扮演者徐海乔是全网唯一前夫哥和女主的CP粉;最后皇后党会胜利,清流一派会逐渐失势等等……

好了真不能再说了。

Sir无意剧透,反倒希望了解相关历史的毒饭可以在评论与大家一起分享更多有趣的细节。

《梦华录》不仅是一部“大女主”剧。

我们除了代入赵盼儿的成功与进步,还能更多体会到她的惴惴不安、侥幸、自卑、疑窦等等更多——作为人,以及女性的“真”。

原剧中有两个桥段最让Sir印象深刻。

一个是导演杨阳点名的“凭栏远望”。

香云楼上声色犬马。

赵盼儿散开批帛,凝视着湖面上的虚空。

而楼下的湖中,顾千帆看着她,身边陈廉的声音都渐行渐远。

没有激吻,没有厮磨。

只属于二人。

以及宋朝风雅中,那一抹缱绻的留白。

还有一个。

赵盼儿对着三娘,诉说自己暗恋的酸楚。

她没有选择天真的引章。

而是将自己的心绪,同另一位经历过夫妻决裂、家变之苦的女子共情。

也由此二幕。

国剧。

终于“慢下来”。

当我们拨开《梦华录》的流量。

无非发现,正是有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总能扣住心门的细枝末节,一点点撑起整部剧的弧光。

这样的精妙,绝不独属于现在。

是曾有过,却再难得的某种失落。

《梦华录》承载的,是观众的某种“还愿”。

是雅,是风骨。

更是一道难以宣之于口,藏之于心的:

“好久不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189101012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官人我要百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官人我要百度.pdf

标签:我要   官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