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吏

更新时间:2023-03-02 08:15:23 阅读: 评论:0

怀孕后会不会来大姨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污吏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寄居人)

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①,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②,谁遣朝朝入君口③?

注释

①官仓(cāng):官府的粮仓。斗(dǒu):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

②健儿: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

③谁遣(qiǎn):谁让。朝朝(zhāozhāo):天天。君:指老鼠。

译文

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守

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让你们每天把官仓的粮食装

到自己的嘴里去的呢?

鉴赏

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

样一则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

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首《官仓鼠》应是从这

里受到了一些启发。在灾荒之年,官仓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

和穷苦百姓却忍饥挨饿。诗人在这首诗里愤怒揭露了这种现象。他质问的是官仓鼠,

实际上谴责的是大大小小的污吏。

诗的前两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带夸张,形象地勾画出官仓鼠不同凡鼠的特征和习

性。谁都知道,老鼠历来是以“小”和“怯”著称的。它们昼伏夜动,见人就跑,所以

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然而官仓鼠却非同一般:

它们不仅“大”──“大如斗”;而且“勇”──“见人开仓亦不走”.至于官仓鼠何以能至于此,

诗人并未多说,但读者稍加思索,亦不难明白:“大”,是饱食积粟的结果:“勇”,是无

人去整治它们,所以见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

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

下子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

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是谁把官仓里的粮食日复一日地供奉到老鼠嘴

里去的?

至此,诗的隐喻意很清楚了。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污吏;

而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当然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

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必

定有人作后台。“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谁”字下得极妙,

耐人寻思。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了

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这种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早在《诗经·硕鼠》中就有。不过,

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乐国”、“乐郊”,而《官仓鼠》

却能面对现实,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强烈。这不能不说是

一种发展。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污

吏的诛伐。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然而譬喻妥帖,词浅意深。他有“斗”这一粮仓

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最后一句,又把“鼠”

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

社会。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8:1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1612396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污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污吏.pdf

标签:污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