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更新时间:2023-03-02 08:07:34 阅读: 评论:0

收益法是当前无形资产评估中应用最为广泛、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无形资产评估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评估过程

1、评估准备阶段

根据评估范围无形资产的特点,按照评估规范化要求,指导企业填写《无形资产——其他无形资产》资产评估明细表。

2、现场盘点及鉴定阶段

针对专利权及软件著作权的性质及特点,了解研发人员的技术背景、在研发领域的技术成果及相关资质证书、软件著作权的研发过程等情况;根据资产评估申报表的内容进行核实和勘查,查阅专利权及软件著作权产权证明资料,核实资产权属情况;了解无形资产的有效性、类别、技术状况、法律状态、实施状况等事项;获取被评估单位的历史收入、成本以及费用等资料,了解企业经营能力,产品市场状况、软件著作权技术水平、技术成熟度、同类技术竞争状况、技术更新速度等有关信息;收集并查验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以及评估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

3、查验产权证明文件

对评估范围的无形资产进行调查,以确认产权情况。

4、综合估算阶段

(1)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及所掌握的资料,按照无形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及相关经济价值确定评估思路,并建立相关的评估模型,进而确定评估结果。

(2)经过评定估算,综合分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增值率的合理性,对可能影响评估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复查。

(3)在经审核修改的基础上,汇总无形资产评估明细资料。

(4)把本次评估所用的基础资料(如企业提供的发票、合同、无形资产产权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复印件)编辑汇总成“附件”存档。

二、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认知不足

我国部分企业管理者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下的“重有形,轻无形”观念当中,无法准确清晰地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出现评估过于随意的现象,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利用无形资产获取收益,间接损害企业利益。由于管理方式滞后,即便企业已经意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仍难以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评估。

2、评估方法存在局限性想

市场法是以替代原则为理论基础的评估方法,要求在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参考市场上具有相同特性的替代品,买卖双方充分了解交易信息,完全自主地作出决定,遵循公平原则进行交易。而创新型产业,其创新型产品在市场上很少拥有甚至不具有可替代产品。大多数无形资产没有市场价值,部分无形资产具有独特性,交易价格难以确定。此外,许多无形资产是与其他资产一起出售的,很难将其成本单独分开。

3、无形资产评估数据获取困难

高技术企业的经营历史较短,传统估值方法所需的数据难以获取,历史财务数据有限,目前没有利润或利润很少,缺少一定的经营信息;其次,高技术企业的新技术转化为实际商品或服务的不确定性明显,新技术总是动态变化的,导致数据难以确定。这导致企业在对无形资产进行估值时,根据当期收益计算利润增长率,难以使预测和结论更加准确和有说服力。

4、超额收益的界定与测算存在困难

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产生收益需要其他资产的协同作用,而不会单独产生收益,因此,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就需要分离出其他资产协同作用产生的收益。界定所需评估的无形资产直接产生的超额收益,是无形资产评估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好,收益分离不清很容易造成无形资产价值的高估或低估。

5、折现率的选取存在困难

折现率是收益法的重要基本参数,其微小差异都会对无形资产的评价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折现率的确定必须要谨慎。折现率高低主要是由无形资产的正常投资报酬率和风险投资报酬率决定的。其中,正常投资报酬率的确定较为容易,主要取决于资金的机会成本,正常投资报酬率要高于正常投资的机会成本,其参考依据为银行储蓄利率与国库券利率。但对于风险投资报酬率,其准确性和科学性仍然很难得到保证,现阶段仅仅是通过财务理论来指引确定风险投资报酬率,没有固定的评价确定方法,统计方式及参数的选择也缺乏可靠性,从而使得无形资产整体评估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三、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风险

1、正确预测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

市场波动、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带来影响,而为了保证无形资产超额收益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明确其对超额收益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其次,明确评估对象,即无形资产的内容及范围,采取科学的会计计量方式将无形资产产生的收益额从总的收益额中分离开来。最后,参考当前无形资产的收益情况,将其作为确定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重要依据。

2、合理确定折现率

折现率的确定对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合理确定折现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从无形资产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规律而言,折现率可以视为风险投资报酬率和正常投资报酬率再之和,因此折现率不能够低于正常投资报酬率;其次,折现率的确定应该重点参考无形资产预期的收益额,只是依赖企业自身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来计算折现率是不科学的。

3、有效期限的确定

评估人员通常根据无形资产的损耗情况、未来预期获利情况等来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同时,对于一些有特定生命周期的无形资产也可以用合同规定、契约和法律来确定其有效期限。比如,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确定有效期限;可以根据合同来确定非专利技术成果转让的有效期限。此外,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一定不会超过其生命周期。

综上,收益法在意义上不仅仅是一种评估方法,更是一种投资思路与途径,所以近年来在国际无形资产评估行业,越来越多地将这种收益法改称为无形资产收益法途径,提供高质量的评估专业服务,也是加快发展资产评估行业,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0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15654100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