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觉醒 1》这本书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萨巴瑞博士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很多人后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发表的作品。
书里面的很多观点很新颖,也很受用。想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的父母建议收藏,有空的时候看看。
这本书看完很久了,想分享一点什么,但是始终没有找到突破点,干脆就把文章中个人认为比较有用的句子摘录出来,希望给各位父母一些帮助。
如果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与不完美,孩子也会坦然接受自身的一切,从容地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我们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美,就等于为孩子做了件好事,向他们透露出宽容的信息。
只有彻底肯定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我们才能抓住为人父母的精神要领。
我们会无意识地教导他们如何与我们未曾解决的恐惧,我们对空虚的抵触以及我们忘却的谎言相处。
生活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它是中性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选择一种方式去解读自己的生活,这种方式极大地影响着生活经历的性质。
幼儿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战无不胜的,他们的潜能也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越灵活宽松,他们就越有可能同我们保持亲密关系。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平凡无奇,但又能欣赏其中的美好。
父母应该保持耐心,不强迫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也不着急给他们灌输各种知识。孩子心灵中固有的智慧会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的命运。
父母只有守住本真而不去计较做了多少事,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受外在因素左右,才能使亲子关系不受焦虑和变故的干扰。
外部世界滋养着内在世界,内在世界也反馈着外部世界。
孩子不会永远守在我们身边,他们迟早要过自己的生活。
年幼的孩子尤其善于在每一寸光阴中不断地发现自我。他们天生具备胆量,能够涉入生活的激流,随机应变。
我们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希望孩子获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渴求从他们身上获得一种被承认的感觉。
当孩子发现父母从不刻意追求什么,活得真实而纯粹,他们也会发展出同样的心理素质。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冒险,并告诉他们,努力尝试的渴望比掌握某种技能更加重要,坦然面对自己的局限比执著于完美更加重要。
成功的感觉来自内心而取决于外在的标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重要,所以我从来不会对成绩单心怀恐惧。
教会孩子进入丰富的内心获取力量并找到目标的最深刻方式,莫过于我们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不把自身的快乐之源建立在孩子身上,而懂得从别处找寻快乐,就会将他们解放出来,使他们忠于真实的自己。
鼓励孩子安静地独处将会大有裨益,这样他们就能学会在无人交谈的情况下获得安宁。
拥有可以栖息的家,拥有可口的食物,拥有强健的身体,拥有朋友与家人的陪伴,拥有大自然的美景。
我们要懂得感谢生命中的一切馈赠和教益,它们让我们变得更充实,从而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满满的爱意。
我们必须观察他们的身体,包括他们的体态,情绪、精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清醒地感知他们的状态。
我们只是纯粹地相处----吃东西、游戏、阅读、聊天。这是单纯朴素的一个小时,它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的内心变得饱满充实。
我们要用智慧鼓励孩子去感觉自己的一切情绪波动,然后通过合适的渠道表达出来。
我不知道,不过咱们可以一起寻找答案。
提出问题的本事,甚至比回答问题还要厉害。这样他们就会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们要重视孩子重视提问,这相当于告诉他们想象力是多么神奇的力量。
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麻烦都可以转化为精神与情感上的财富。
父母应该学会从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发掘他们的善良动机,使孩子相信自己天性中的美好,并保持尝试的勇气与热情。
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可以使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勇敢地继续向前。
孩子之所以会欺负人,是由于自己心里有痛楚。而将欺负升级为暴力,则是由于施暴者心里埋葬着很深的羞辱感,唯有将痛楚转嫁于人才能获得解脱。
由于他们同自己最真实的美德产生了断裂,所以就会转而攻击他人的美德。
换句话说,青年人的暴力源于幼年时的遭遇,源于长幼互动关系。当孩子不再需要承受来自父母的责备与痛苦,也就不再需要将情绪宣泄给他人了。
当一个孩子错误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尊重,如果他的感受能够得到保护,他自己染就不会转而羞辱他人。
生活中的麻烦总是可以转化为精神和情感上的财富。
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可以使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
富有觉悟的纪律约束不是父母同孩子之间的对立,而是一种循环式的动态关系。
如果孩子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身心就会寻找其他途径。一旦同自己的内心世界割裂,他们就会受到驱使,到别的地方去寻找“失落的碎片”。这就很有可能导致自我破坏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当孩子表现得过分粘人或叛逆,开始偷窃,割伤自己,不肯洗澡,逃学等,就预示着他们在情感上有所缺失。
孩子的行为绝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着潜在的心理原因。我们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它。
问题少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的问题是被压制的真实与虚假的承诺长久作用的结果。
遇见好书,遇见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和教导。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13136993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素质报告书家长的话怎么写(六年级素质报告书家长的话怎么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素质报告书家长的话怎么写(六年级素质报告书家长的话怎么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