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对的控制(一)中,主要介绍了硬件比对,这一篇主要介绍软件比对,例如人员、方法方面的比对,除此之外会包括一些硬件的比对,比如仪器比对。
一、分类设计:比对实验主要体现的就是批内、批间的精密度。
涉及到人员、方法、仪器的时候就大概包括:
a.相同时间、相同条件、多次测量比对;
b.相同时间、不同条件、多次测量对比;
c.不同时间、相同条件、多次测量比对;
d.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多次测量比对。
具体产生的项目有: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留样复测、基质效应等;
体现的名词是:重复性、再现性;
体现的数据多为:精密度[实验室变异系数(CV)或相对标准偏差(RSD)]、t、f等;
使用到的技术:合成RSD、T检验、F检验等。
鉴于:标准曲线的剩余标准偏差、判定系数的计算和方差齐性检验中对F检验已经有所描述,因此本篇不再重复。
基于以上“abcd”四条所述,可以归纳出,本篇所述比对,有两点需要满足:
a.尽量少的变量:应尽量少的减少变量,如果变量为单则最好,比对出来的结论更加显著体现某一方面,例如:两位不同的人员使用同一套检测流程和检测仪器,进行同一个试样的多份数同步检测。这就是人员比对了,比较的是人员的操作水平。
b.唯一要保证的是同步的多次测量,目的是消除随机误差,防止比对实验因为单次测量的随机误差产生谬误结论。
那么几次平行测定才符合要求呢?给出两个不成熟的建议:
a.可以看到,RSD在5-11次的时候,趋于平稳,那么可以选择7-9次平行测定,本结论数据为模拟,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b.基于以上思路,可以使用正态分布模拟测定次数,计算RSD作图。
可以看到模拟100次数据后,能稳定在1SD范围内,是在21次平行开始的。
Excel模拟数据的公式如下:
b1.计算实际数据的平均值:=AVERAGE(N2:N12);
b2.计算实际数据标准偏差:=STDEV.S(N2:N12);
b3.模拟公式:=ROUND(NORM.INV(RAND(),平均值,标准偏差),LEN(RIGHT(某一个实际数值,LEN(某一个实际数值)-FIND(".",某一个实际数值))))
公式由两部分组成:
ROUND部分可以不用,即公式简化为:NORM.INV(RAND(),平均值,标准偏差)。
建议使用a.提及的方式,使用实际数据,并且再次提醒,所有数据皆为“拍脑袋”想出来的,完全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二、比对实验的计算:RSD和合成RSD:
RSD可以用于双人对照,合成RSD可以用于双组对照。
合成RSD公式如下:
如果需要做重现性,将RSD换成SD即可,因为GB/T 27404中是使用SD计算重现性的。
为了方便,上一篇中引用的GB/T 27417中的变异系数的要求再次贴上。
并引用GB/T 27417中重复性、重现性自由度对照表。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12005989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rsd(rsd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rsd(rsd是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