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场景告诉我们做事情时机的重要性。在和人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都有一些事情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希望自己的请求被别人接受,我们希望自己给出的理由被别人相信。
来说一件事,比如想让老板给你涨工资,你发现今天老板的心情好像特别好,于是你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你的同事也是你的好朋友。他告诉你说,去吧,赶快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可是,当你快要走到老板办公室门口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额头冒汗,口干舌燥,甚至腿都有点发软。你犹豫了一会,又退回到了座位上。这时朋友过来问你:怎么了,这是?你看着他尴尬地笑笑说:算了,我还没想好怎么说。
其实你知道,这只是托词。真正的原因是,这是你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
被拒绝的感受,本质上,属于一种害怕被排斥的强烈情感。这种感受和我们的生存本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化心理学给出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被群体接纳的渴望,这种渴望是人的最底层需求,是为了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生存下去,并有机会繁衍后代的需求。怪不得被拒绝的感受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这和生存权挂上了钩。
于是,很多事情,我们最终没有开口,从而错过了很多机会。
但是,这里面有个巨大的误会。我们担心自己给出的理由不够充分,我们担心自己说的别人不会相信,而现代脑神经研究发现:选择相信,是大脑的默认模式。
一、相信比怀疑更容易图片来自网络
磁共振成像是个好东西,有了它,科学家们就能详细地研究人在思考的时候,大脑“硬件”是如何活动的。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可以让我们“看到”“想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是现在科学家们研究大脑的重要方式。它的最基本原理很简单。比如,给一个具体的任务,在被试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看看他大脑中的哪个区域血液流动速度会增加,就可以说明这部分区域的大脑和这个具体任务之间是相关的。有个研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同时扫描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大脑,结果发现在讲故事的时候,讲故事人的大脑活动区域和听故事人的大脑活动区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讲故事的时候,听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人的大脑可以达到一种同步的效果。
那么,当你告诉别人一个信息的时候,别人的大脑中是什么反应?
如果你知道贝叶斯定律,你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你会说,科学决策就是把事情的发生概率化的过程。就像是天气预报中说的,明天降水概率是70%。但是,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人,喜欢走极端,要么全信,要么全不信。而且,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喜欢全信。
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拍到了这时的脑部活动。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将大脑处理信息分为两步。第一步,大脑接受信息,假定信息为真。第二步,大脑开始启动“算法”检验这个信息的真假。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经常偷懒,它只进行第一步!也就是说大脑的第一反应是相信,本来应该进行检查的第二步,被它省略了!这就像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入机场的候机大厅,但是只有有机票的人才能通过安检口。而现在,安检口确实在,也有工作人员,但是大家都是在那里走过场。
怪不得吉尔伯特说:“相信比怀疑更快更容易”。【1】
这一点和丹尼尔·卡尼曼的观点相似。卡尼曼说,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快思维,系统一,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快速的思考系统;另一类是慢思维,系统二,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问题是系统二费时费力,大脑又懒又聪明,于是一般情况下,它让系统一做主。【2】
从进化心理学也很容易解释这种现象。对信息大概率上是先相信会带来生存优势。试想一下,远处传来一阵噪音,你信不信是狮子要跑过来了?如果真的是狮子,你不跑那就完蛋了。如果你跑了,你就更有生存的概率,也就有更高的概率将你的基因传递下去。相信了,就算是有损失不过是一些卡路里,补回来不难;不相信,如果有损失,可能就是命没了。卡路里和命,这个选择,大家都会做。于是,进化给我们设置的模式就是更容易相信。
所以,理性决策的理想模式是:
1. 听到一个消息;
2. 对此消息进行审视、思考、判断,寻找信息对其进行验证;
3. 选择是否相信。
而真实场景中,大多数人的接收信息模式是:
1. 听到一个信息;
2. 先相信;
3. 回头再审视。
是因为太懒也好,为了生存考虑也罢,反正,人脑在收到一个新信息的时候,总是先默认这个信息是真的。
那,这么说,我们也太容易被骗了,这和我们的常识不符啊。
二、相信什么图片来自网络
你更愿意相信那些自己原本就相信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对的。比如,你看到了NASA发布了一个公告说,在火星上发现了生命。大概率上你会一笑而过,而不是相信这条信息。你可能会有疑问,上面不是说大脑的第一选择是相信吗?现在怎么又一笑而过了?当我们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信息时,大概率是选择相信;当我们面对的信息是和我们大脑中的信息相冲突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理会。如果NASA的信息说的不是火星,而是说距离我们50光年的一个类地行星上可能有生命,那你接受的概率就大得多。
当你想要说服别人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从他熟悉的,认可的地方开始。
我们专栏前几期解读过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的《以大制胜》,其中提到一个武器级的说服力叫做先同步再领导。同步,就是找到对方心里喜欢的东西,领导就是将这个喜欢再叠加上一个我们希望对方做的事情。
这种方式的第一步是在某个地方先和对方建立同步,比如想要让下属做出某些改变,那么在他当前的位置上先和他同步:你现在做的事情很重要也很好。第二步,再领导。提出你想要对方完成的内容:想要让这个项目成为公司的明星项目,你在底层设计上还需要再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可以增加一个与客户互动的模块……
再比如很多广告使用俊男美女做代言,虽然这个美女和代言的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们的喜欢会迁移,会由喜欢美女迁移到喜欢那件事情上。就像以前电梯里到处出现的boss直聘的广告,请《神奇女侠》的主角盖尔·加朵做代言。
说服别人先要取得同步,然后别人才会愿意去思考接下来的内容。
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很重要,时机也很关键。
三、时机很重要图片来自网络
以色列有一项对法官进行假释听证会的研究。通过对1112例监狱假释听证会的研究结果分析,发现了一个很震惊的结果:预测一位法官是否允许保释最可靠的指标是,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和法官上一顿饭的时间差。如果这位法官刚吃完饭,那么犯人假释通过的概率是60%;如果是到了快要吃饭的时间,法官还没有来得及吃饭,那么对不起,假释通过的几率就会低很多。
对此,斯坦福大学生物学与神经科学教授罗伯特·萨波尔斯基,给出的解释是:我们身体的血糖水平会影响我们的大脑额叶皮层的表现。当血糖水平高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表现出同理心,更有善意,更愿意多思考。而当我们血糖水平低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默认模式去工作,也就是一般怎么干就怎么干。【3】
当血糖水平低的时候,大脑选择了最省力的工作模式:选择相信,只不过,这里的相信指的不是说相信那个申请假释的人,而是选择相信这件事的通常情况。通常情况下,假释的通过率是低于不通过率的,所以,这时被拒绝的概率更大。
大脑是人体第一耗能大户,2%的重量却消耗了20%的能量。排名第二位的就是胃。我们会用去大约10%的能量进行消化、吸收、代谢和转化食物。【4】
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尝试说服别人接受一个原本他就反对的事情,因为这时能量会更多集中在他的胃里,没有足够的能量在大脑中让他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思考你的提议,于是他使用了默认思维:自己大脑中原来就有的观点。
四、关于销售图片来自网络
1、如果你想向客户传递一些他本来不知道的事情,那就大胆地说吧,大概率上,他会相信。
2、想要说服客户,先同步一个他原本就相信的事情,然后再领导——叠加上你想要说服的内容。
3、请客户吃饭的时候,可以请客户去做一些通常情况他也会做的事情,这时胃在和大脑抢能量,此时会更容易选择默认选项,会提高成功的概率。
4、吃饭的时候不要讨论需要太多认知消耗的事情,这时的能量集中在胃,大脑相对缺乏能量,认知效率会降低。所以,那些需要消耗认知的事情,在饭后半个小时再讨论吧。这时,他的血糖水平升高,会表现出更多的同理心,更有善意,也更愿意积极地思考。
参考文献:
[1] [美] 里克·申克曼著.政治动物:落后思维如何阻碍了明智决策. 中信出版集团. 2018:99
[2] 你如何说别人才能信服?现代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3] [美] 罗伯特·萨波尔斯基 《行为:关于人类最好与最坏的一面的生物学》
[4] [美] 克里斯托弗·莫林, [美] 帕特里克·任瓦茨著, 李婷婷, 施芒素译. 销售脑科学:洞悉顾客,快速成交. 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10385984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请客户吃饭(请客户吃饭开场白怎么说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请客户吃饭(请客户吃饭开场白怎么说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