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润笔润心,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女性自我成长】【情绪分析】和【亲子关系】的文章。
有时候我会自己在心里打趣自己, 我既不是全职妈妈, 也不属于职场妈妈, 我属于两者的合体, 属于“最惨”妈妈。
一边是自己带着上幼儿园的哥哥,忍受着全程的孕吐,操持着家里的吃喝拉撒;
一边还做着跨境电商,坚守着自己小事业, 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为自己赢得一份抬头挺胸的底气。
现在我一般不去回想过去那几年的日子, 因为不敢, 怕疼, 那段日子不想再重温。
也是因为那几年,太累,太没形象, 一头扎进家里四年,一边是哥哥的作业辅导,鸡飞狗跳,连吼带叫;
一边是弟弟的日常照顾,让我睡眠不足,疲惫不堪;
还一边是工作的繁忙和竞争,甚至趁着弟弟睡觉,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忙碌,好在工作没有辜负我。
还是因为这一年婆媳关系, 妯娌关系, 让我怀疑人性。
从我怀孕起,妯娌就不让婆婆来我家一次,不准照顾我,所以,孕吐的十个月,我就这么带着哥哥,忙着工作,撑着撑着就过来了;
然后, 月子里, 妯娌不让婆婆照顾我月子要给她带孩子,没出月子, 婆婆就被妯娌和小叔子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叫走了了,去照顾已经两岁的孩子,而妯娌不上班,天天在家追剧。
剩下的月子, 由公公来帮忙。
这两年,我和解了很多人和事,唯独这件事,让我没有和解的欲望,至今犹如一根刺隐隐扎在心里。
我后来常常想,那几年,要不是有份工作让我忙碌着,我想我会得产后抑郁症的。
就这样,好像那几年的日子被我尘封在人生路途上的一个破旧的箱子里,随意地丢在一个路边,不敢去碰触,不敢去打开。
那几年,我是完全没有把自己当个“人”来看。
不知道我还是个有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的女人,我只知道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是个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的创业者。
所以,现在我是既心疼当时辛苦的自己,又不敢面对那么不堪的自己。
哥哥的作业,简直成了天天引爆自己情绪炸弹的导火索;
老公那几年也是工作非常忙,天天很晚才回家, 后来我想,也可能是不想回家面对家里的乱七八糟吧。
那时候的我,感觉像个不知疲倦的“斗士”,和孩子的作业斗,和老公斗,和工作斗,在心里还狠狠地和婆婆妯娌斗。
终于, 我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一直觉得, 我们每个人都是最能知道如何拯救自己的那个有智慧的人。
莫名其妙的我就觉得, 我需要做心理咨询。这个决定,我相信一定会是这一生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仿佛一道桥梁,让我从自己讨厌的样子,慢慢成长成现在自己喜欢的样子。
从为别人活,到为自己活。冥冥中感觉,我的生活中多了一束光。
半年的心理咨询,加上自己持续的学习,思考和行动,终于,我活过来了,为自己活过来了。
同时,我还感觉我就像个女英雄, 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我们的家从鸡飞狗跳里拖拽出来了。
说到这里,内心对自己充满了感激,感谢自己的智慧, 感谢自己的选择,感谢自己的努力, 感谢自己的勇敢,感谢自己对自我成长的不断精进。
现在回头想想,这段自我救赎,自我成长的路,确实不容易, 三言两语难以说尽。
但是,从此,我也走上了爱自己, 照顾自己,成长自己, 遇见自己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越来越享受, 越来越喜欢自己。
那么我是如何学着照顾自己, 爱自己, 一步一步喜欢上自己的呢?
平 时 多 学 习 心 理 学 知 识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 不是玄学也不是佛学,而是科学。
我自己是心理学学习的受益者, 深知心理学对自己的帮助。
我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看心理学方面的书, 买一些心理学大咖的课程来学习。
学 着 照 顾 自 己 的 情 绪
心理学中有一个原则: 谁痛苦, 谁改变。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学习和修炼, 这一条一开始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我们在内心要有这个意识,让我们焦虑, 烦躁, 生气, 愤怒的,并不是具体的人和事, 而是这些人和事, 激活了我们过去的创伤。
我们要学着一点一点地去觉察,看见,允许,接纳,拥抱我们的情绪和创伤,在内心给他们腾出一个空间来安放,不要让他们一直这么居无定所地飘摇着。
对我来说, 这是一个不短的过程, 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成长是一生的功课,不必着急, 慢慢来。
寻 求 心 理 咨 询 师 帮 助
如果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感觉仍然找不到出口, 一直被困在情绪和问题里,自己走不出来,情绪於堵, 循环不开,坏情绪反反复复缠绕着我们。
我当时的做法是求助心理咨询师。找朋友聊天或者在群里吐槽, 我也这么做过, 但是毕竟她们都是非专业人员,只是当时发泄了下情绪,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因为根本问题是我们小时候形成的那套内在系统或者心理机制,到了现在,已经不适应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生活了, 我们需要更新升级我们的内在系统。
我们现在是成人了,而往往我们的那套机制还是沿用童年的,而同年的这套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呢?大部分都是父母塑造的,也就是在我们的原生态家庭里形成的。
多 运 动,多 在 大 自 然 里 运 动
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带着与生俱来的攻击力, 攻击力的释放方式有很多种。
有的是通过努力工作, 努力赚钱;有的是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是通过攻击自己或者攻击本人;有的是通过运动……
我坚持跑步两年多,深知运动对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好处。当心情不好的时候, 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爱自己, 如何缓解情绪, 那就走出家门, 来一场晨跑或者夜跑吧。
我非常喜欢大汗淋漓的感觉,一个五公里跑下来, 感觉身心通畅,酣畅淋漓。
寒暑假或者周末, 我经常会带着我的两个儿子到郊区去骑行,深入大自然这个能量场, 一路说说笑笑,既吸收着大自然的能量,又享受着愉悦的亲子关系。
我家弟弟今年五岁,年初才学会骑自行车,到目前已经骑行了九百多公里了。最近的周末, 我们就拿出一天时间去环境优美的郊区去骑行, 一天来回大约六十里路,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练了意志。何乐而不为?
不 苛 责 自 己,多原谅自己!
我本来属于完美主义者, 还一直为此沾沾自喜。
事实上, 心理学家认为完美主义并不是一件完全好或者完全坏的事情。完美主义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会得到乐趣, 但是病态的追求完美, 会因为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严要求而否定自己, 攻击自己。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想, 为了追求最后那点极致的完美, 我们究竟失去了多少?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妈妈,都是边学边做,边崩溃边成长。孩子几岁,妈妈就几岁。
我也很想按照书上说的或者育儿专家说的那样去做,但这只是个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实际上,我们能吸收到一小部分就非常好了。
从知道到做到,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慢慢磨。
所以,面对孩子,我们偶尔抓狂一下,吼几声,没关系的,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这种自责内疚的情绪中,过多内耗自己。
只要告诉自己,这是孩子在告诉我,在这个方面有个我需要疗愈的创伤,需要成长的课题, 这也正是改变开始发生的地方。
多 用 心, 少 用 脑
其实,我们大脑里容纳的观念,念头,往往都是别人或者推理而得出的, 有太多的应该和不应该。
如果遇到问题, 就去调动大脑里教条的经验来指导自己,就如同在自己的路上, 穿着别人的鞋子,会舒服吗?
遇到问题,还是慢慢练习多内观自己的内心, 觉察自己是什么感受? 问问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自己的内心深处才是孕育智慧的地方。
多 做 自 己 喜 欢 的 事 情,滋 养 自 己!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东西,只是,一头扎进生活里, 被生活裹挟着,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一路上丢掉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现在静心想想, 我们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是一种什么感受?享受,愉悦,平静,治愈,成就感,不知疲倦,有创造力,有想象力……
做喜欢的事情, 会把我们带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把自己这几年的心路历程, 好好梳理一下,希望能给自己的过去一个更加清晰的总结。也希望自己所学所思所悟的点滴,能够为正在挣扎和成长中的妈妈带来一些信心和灵感。
之前,我的人生是别人的;往后余生, 我的人生就是自己的。
慢慢来,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精进!
作者:
润笔润心, 85后外贸soho, 俩男娃的妈,喜欢中英文写作,爱好心理学,喜欢每天为你分享“育儿又育己”的文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9872944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何做好爱(如何做好爱的放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何做好爱(如何做好爱的放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