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小行星“阿波菲斯”将在2029年春季接近地球
来了!时速76000公里,640层楼高,巨大小行星将近距离靠近地球
小行星是飞行的太空岩石,偶尔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在电影里一般都是毁灭世界的角色,一颗大点的小行星可以直接将地球砸个窟窿,没有什么生命能存活。我们耳熟能详的恐龙灭绝事件很可能就是直径10多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干的。
当然,小行星没那么容易撞击地球,很多尺寸太小的小行星即使正面进入地球,也会被大气层摩擦燃烧掉;而大一点的小行星也能被人类检测到,人类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NASA有一个专门提防小行星的机构,叫做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最近它宣称在5月27日,将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靠近地球,届时它的速度将达到76000万公里每小时,而且高足足有1800米,大约跟640层楼一样高。
这颗名为7335 (1989 JA)的小行星将与地球 擦肩而过 ,最近距离距离地球约400万公里,几乎是地球与月球之间平均距离的10倍。
尽管如此,考虑到太空岩石的巨大尺寸(直径约1.8公里的小行星),而且离地球相对较近,美国宇航局已将这颗小行星归类为“潜在危险”,这意味着如果它的轨道发生变化,陨石撞击地球,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巨大损害。
据美国宇航局称,7335 (1989 JA)是今年将近距离接近地球的最大小行星。科学家估计这颗小行星以每小时76000公里的速度飞行,比一颗高速行驶的子弹还要快20倍。
直到2055年6月23日,这块岩石才会再次近距离飞越地球,届时它将在比这次更远的地方经过,大概在地球与月球距离的70倍以内。
这颗小行星是美国宇航局每年追踪的29,000多个近地天体之一。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说法,近地天体是指经过地球轨道4800万公里以内的任何天体。
这些物体大部分都非常小,有的仅有几米大小;而该机构表示,7335 (1989 JA)的测量值比NASA跟踪的99%的近地天体都要大。
7335 (1989 JA)属于被称为阿波罗级的小行星,这是指周期性地穿过地球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天文学家知道大约有15000颗这样的小行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密切监视像这样的近地天体。2010年,美国宇航局完成了一份目录,确定了90%直径1公里或更大的小行星的轨道,据该机构称,如果这些物体撞击地球,将是灾难性的,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它们与地球发生碰撞。
较小的太空岩石经常撞击地球,但由于我们星球的大部分被水覆盖,加上很多地方人口稀少,大多数小行星撞击影响都没有被注意到。虽然也有一些令人震惊的事件,比如2013年的车里雅宾斯克事件,一颗陨石在俄罗斯上空爆炸,但这种情况很罕见。
根据地球撞击数据库的数据,在地球上由太空岩石撞击形成的44个最大的陨石坑中,有39个发生在1000万年前。另一个是塔吉克斯坦的卡拉-库尔陨石坑,形成于不到500万年前,所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还是很低的,大家不用担心。
NASA最近发射了一项任务,以测试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是否有一天会偏离与地球碰撞的路线。2021年11月,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艘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航天器,它将于2022年秋季与60米宽的二形小行星正面相撞。这次碰撞不会摧毁小行星,但可能会略微改变岩石的轨道。
紧急情况!小行星“阿波菲斯”将于2029年靠近地球,比月球近10倍
一颗小行星将于11月初接近地球是怎么回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22日报告称,一颗小行星将在美国大选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2日接近地球。根据NASA的数据,这颗小行星与地球发生撞击的概率很小,为0.41%。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国会山报》等美媒报道,科学家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2018VP1”,其直径约为6.5英尺(约1.98米),于2018年在加州帕洛玛天文台首次被发现。
扩展资料
行星撞地球的解决办法
虽然地球处于相对稳定的宇宙环境中,但仍然有不少小行星会与地球擦肩而过,对地球和人类构成了潜在威胁。有专家认为,恐龙灭亡源于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了地球。好莱坞电影就曾描述过许多地球被陨石撞击的可怕场面。实际上,即便在今天,小行星冲撞地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学研究所所长德米特里·比西卡洛提议,必须发展登陆小行星的技术以保护地球免受危险天体的伤害。按照比西卡洛的说法:"小行星带来的危险是真正的威胁,必须加以解决,所有偏离轨道或摧毁小行星的必要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与在它们上面着陆有关。"此前,俄罗斯专家认为,如果有小行星来袭,应该发射特殊的核装置,将其引爆在外太空,避免它们冲撞地球。
专家指出,一旦人类发现靠近地球的危险小行星,便可以施展小行星登陆技术,将带有核武器的特殊装置投放在小行星上,随后将其引爆。这样的话,那些试图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将会被炸得粉碎,人类也会免于被毁灭的风险。
也有专家认为,人类没有向太空发射核武装置的经验,一旦实施起来会面临不少技术困难。不过,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那些靠近地球的地外天体基本受到了月球的阻挡。即便它们有机会进入地球,但经过地球大气层的摩擦燃烧,它们会瓦解成流星碎片降落到地球,不会对地球造成致命威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NASA:美大选前一日,将有一小行星接近地球,撞击概率0.41%
最危险的“毁神星”将接近地球?科学家:时间指向2029年4月14日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1月2日报道, 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全俄民防和紧急情况研究所预测,一颗直径约400米,质量超过2.1亿吨的最危险小行星,将于2029年4月14日通过地球附近,其最近距离甚至就在静止卫星轨道。
俄罗斯科学家口中的最危险小行星其实就是编号为99942的小行星,也就是著名的毁神星,也被称为阿波菲斯,它的部分参数上文已经有述,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大约为7.42千米/秒,假如撞击地球的话其产生的能量相当于 15.3亿吨 TNT炸药,相当于25颗沙皇炸弹(沙皇炸弹的当量大约为5800万吨)。
如此危险的小行星,真的会撞上地球吗?
阿波菲斯是在2004年被发现的, NASA赞助的 夏威夷大学 在 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立天文台 小行星研究的 罗伊·塔克 (Roy Tucker), 大卫·J·苏伦 (David J. Tholen)和 法伯瑞兹欧·伯纳德 (Fabrizio Bernardi)追踪了2个晚上后,于 2004年6月19日宣布了这个发现。
从发现之日起,这颗小行星就受到了科学家的特别关注,从6月底到12月份,经过数月的轨道追踪,当时天文学家在12月27日预测其非常有可能会在2029年4月13日通过地球附近一个叫做“Gravitational keyhole”( 重力锁眼 )的位置,继而在2036年时将一头撞上地球,并且科学家已经预测出将撞击纽约附近的美加边境区域。
重力锁眼是什么东西?
这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区域,指的是一颗小行星在地球附近通过时,因为受到地球引力影响导致其轨道改变,继而在下一次或者以后的某一次撞上地球,就将这个区域成为这颗小行星的重力锁眼。
因此这个预测一出以后,阿波菲斯的威胁直接就从都灵系数1级上升到了4级。都灵指数指的是一颗小行星对地球威胁等级,一般0级为无威胁,10级就是毁灭文明的级别:
在天文学家观测小行星以来,从未有一个小行星天体的都灵威胁指数达到4级,因此阿波菲斯立即引起了全球天文台的主意,大量望远镜对准了这颗小行星,更精确的轨道被绘制出来,到2008年时,这个重力锁眼对于阿波菲斯来说大约为1千米直径,精确的轨道表示它不会通过重力锁眼位置,因此其在2036年的撞击可能性被排除。
到2021年3月为止,大量的观测以及阿波菲斯轨道附近的多颗小行星影响的计算叠加后认为其对地球最大影响可能会在80000年以后,同时坐落在莫哈韦沙漠 的 戈德斯通天文台(雷达观测) 进一步观测表明,其在未来100年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为零。
2021年11月24日, SpaceX Falcon 9火箭搭载着一个探测器“ DART ”从 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 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升空,它将在10个月内追上小行星Dimorphos并撞击它,试图从撞击后该小行星的改变的轨迹中发现小行星轨道改变的程度,希望能在未来即将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灾难中拯救人类。
无独有偶,2021年7月7日,全球各大媒体发表了一篇23枚长征五号火箭改变小行星轨道拯救人类的文章,大意是中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23次发射,改变一颗即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轨道,比NASA论证的数量减少大约2/3。
改变小行星轨道免于撞击地球,有可能吗?
答案是有可能的!这个原理倒是不难理解,比如2021年的7月份和10月份两次轨道调整,避开SpaceX的星链卫星意外接近,而方法也比较简单,加速抬升轨道或者减速降低轨道,威胁消除在回到原来的轨道。
假如小行星真的即将撞击地球,那么两个选项,推动地球或者推动小行星,很明显后者还是可能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推动呢,其实方法还是挺多的,一般有如下几种:
很明显最后一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好莱坞大片中播放的情节就是如此,1998年上映的《天地大冲撞》就是这种灾难片的鼻祖,但事实上核弹轰击这种把戏科学家其实是不太想用的,首先这种爆炸威力很难控制,很可能会导致小行星或者彗星解体!
因为彗星本身就是一颗松散物质的集合体,仅仅以微弱的引力维系,这核弹易爆炸,把一颗炮弹变成了一颗集束炸弹,向散弹一样飞向地球,处理起来就更麻烦了。
因此科学家还是比较倾向于长期施加影响从而改变轨道,比如反射阳光或者使用激光等方法都不错,但有一个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小行星一直在自转中,这个加热效果就不行或者涂色以及激光照射都会失效,那么怎么办?
可能只剩下仅有的方式,比如DART撞击、引力扰动改变轨道与核弹方案,最后一种科学家顾虑很大,第一种是一锤子买卖,引力扰动确实能改变轨道,但短时间内无法奏效,因此如果科学家发现一颗小行星将在数月内撞击地球,那估计就没辙了,还是拿核弹轰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嘛。
延伸阅读:小行星是从哪里来的?
大家都知道小行星就是天上乱飞的小石子,有的很小,在大气层内只能留下个流星的尾迹,有的挺大,比如66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直径可达10千米,它们都是太阳系形成初期留下来的“边角废料”,在地球轨道上的小行星基本都已经被地球的引力清理完毕,因此地球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仍然有大量的小行星在太阳系轨道上运行,比如最著名的有几个区域,一个是小行星带,另一个是木星的拉格朗日点L4和L5的特洛伊群小行星区域,一般来说这几个区域的小行星都比较“乖”,不太会乱跑。另外还有柯伊伯带的外海王星天体,大部分彗星都来自于此。
当然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有两种,一种是阿波罗信小行星,另一种少数阿登型小行星,尽管它们与地区轨道相交,但在3亿千米的大致圆形轨道上要和地球相撞机会也是极小的,但就像毁灭恐龙的10千米级小行星一样,只要一发即可入魂。
一颗小行星将于11月初接近地球,会撞击地球吗?
一颗小行星将于11月初接近地球,与地球发生撞击的概率非常小,只有0.41%。所以,即使这颗小行星真的进入地球大气层也不会对我们的星球构成威胁。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国会山报》等美媒报道,科学家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2018VP1”,其直径约为6.5英尺(约1.98米),于2018年在加州帕洛玛天文台首次被发现。它将于2020年美国大选前一天,也就是11月2日接近地球。
2018 VP1小行星在天文学家用来评估潜在危险的对数尺度上的速率为-3.57,小于-2的尺度值表示该事件不会对地球有任何可能的后果。-2和0之间的刻度值则表示需要仔细监控的情况。
扩展资料:
行星撞地球:属小概率事件
事实上,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是比较小的。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很多小行星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与大气层发生摩擦燃烧,最后分裂成许多小碎片落到地球上。
不过,在地球历史上,也发生过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灾难的事情。科学家就曾发现,恐龙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家在墨西哥湾找到的巨大陨石坑便足以证明这一点。资料显示,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地下的Chicxulub陨石坑直径大约三百公里,内环直径一百八十公里.此陨石坑形成于白垩纪晚期,源于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对地球的撞击所致。
即便真的有威胁的小行星,专家们也有办法可以避免地球发生灾难。本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开展一项对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威胁至关重要的实验。该实验旨在通过发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设备,从而迫使一颗代号为撞向Dimorphos的小行星改变方向和轨道。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一颗小行星将于11月初接近地球 撞击概率很小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9554943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行星将接近地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行星将接近地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