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 严监生(儒林外史严监生主要情节)

更新时间:2023-03-02 06:12:04 阅读: 评论:0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故事情节概括?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故事情节概括,如下:

严监生是个土豪,家有十万银子,还有个“监生”的身份,算是有地位有体面的乡绅。但他还有哥哥严贡生,严贡生无论在家族中还是社会上,地位都比他高,让他时时处处都受气。

严贡生生活奢靡,让弟弟严监生很不以为然,他在衣食住行上十分节俭吝啬,所以比哥哥富有多了。严监生虽则胆小,但并非善良之辈。

他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

相关内容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

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严监生主要情节概括是什么?

《儒林外史》严监生主要情节概括是:

1、其兄长严贡生受官府缉拿,花钱请差人吃饭,将差人打发。

2、妻子王氏病重,花钱找医生医治。

3、与赵氏成婚,送亲戚重金。

4、自己病重,不舍得花钱医治。

5、临终前因家人点了两根烛芯而久久不肯咽气。等到看见家人将烛芯灭去后,才肯咽气。

人物评价

严监生是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小说中,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高明的,他摹写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可谓“很真实”,真实得让人身临其境。但他又是高傲的,不愿意直接告诉世人严监生的诉求,而是用赵氏的话把严监生其人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原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吴敬梓是很佩服严监生其人的,同时又同情他的遭遇。对于这样的一个值得偏爱的人,却又用反笔来描写,不得不让人想到“赵氏孤儿”中程婴的角色。从来,真英雄常常是忍辱负重的,不饱尝世俗之艰苦,不“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乱其所为”,哪磨砺得出真壮士?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主要情节概括是什么?

严监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虽则胆小,但并非善良之辈。他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只这一件事,就把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情薄的性格本质揭示出来了。从整个一回看,严监生替哥哥还钱,贿赂王德王仁,与赵氏完婚,为王氏办丧事等等,一年之内,着实花了不少钱,单发丧就用去四五千两银子,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大方。正相反,严监生是个典型的悭吝鬼,他花费的银子,实在都出于不得已。

有两个细节可以使读者体悟到严监生性格深处的苛刻贪吝:其一,当王氏死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其二,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是典型的悭吝鬼。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它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身世

严监生名叫严大育,字致和。他是个土豪,家有十万银子,还有个“监生”的身份,算是有地位有体面的乡绅。但他还有哥哥严贡生,严贡生无论在家族中还是社会上,地位都比他高,让他时时处处都受气。严贡生生活奢靡,让弟弟严监生很不以为然,他在衣食住行上十分节俭吝啬,所以比哥哥富有多了。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是什么?

严监生性格特点:胆小怕事,吝啬伪善。严监生的主要事迹如下:

严监生的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只这一件事,就把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情薄的性格本质揭示出来了。

人物形象

严监生有一种病:自虐畏缩综合症。与其说作者主要写了他的悭吝,不如说作者主要写了他的卑微、可怜。作者让他出场,给出的“前提语”是“有钱而胆小”。他胆小又没有别的能为,于是,他就用钱作护身符,来消灾弥难,苟且偷安。替老大了结官司,白赔了银两,反被严大责怪,贬斥他懦弱无能。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

作者用他悲惨的一生完成了对他那生狼似的家兄和蔫狼般的内兄的暴露。他们吞食他的那些钱,是他用那种将两根灯芯换成一根的刻苦方式积累起来的财富。他的一生是被宗法制度榨扁了的一生。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揭示了他一生悲苦的部分成因:“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里的气。”


临死的严监生里面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传统意义上的严监生

1、吝啬

2、外柔内奸

二、慷慨而有人情味的土财主严监生

1、富有亲情味

2、出手慷慨

3、对子女教育有方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高明的,他摹写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可谓“很真实”,真实得让人身临其境。但他又是高傲的,不愿意直接告诉世人严监生的诉求,而是用赵氏的话把严监生其人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严监生,是中国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名严大育,字致和,是广东省高要县的一位监生,严贡生之弟。书中第六回描写他虽然家财万贯,却吝啬成性,甚至在临终之际,迟迟不肯断气,从被单里伸出两根指头,两位侄儿和奶妈均未能猜中其意图,最后他的侧室赵氏猜中他的心事,将灯里点的两茎灯草挑掉一茎,严监生这才肯断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严监生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872497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儒林外史 严监生(儒林外史严监生主要情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儒林外史 严监生(儒林外史严监生主要情节).pdf

标签:儒林外史   情节   严监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