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手抄报(初一历史手抄报第一单元原始人)

更新时间:2023-03-02 06:11:49 阅读: 评论:0

初一下册历史手抄报

  初一学了哪些历史知识呢?你会怎么制作手抄报呢?接下来我为大家推荐的是初一下册历史手抄报,仅供参考。

  初一下册历史手抄报 篇1


  

  初一下册历史手抄报:神奇的远古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初一下册历史手抄报:科举制的诞生

  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初一下册历史手抄报:贞观之治

  1、隋朝的统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2、唐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3、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

  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③注意节俭;

  ④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

  初一下册历史手抄报 篇2

  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建议,整顿起义队伍,并把原楚怀王的孙子孙心找来立为楚王,并仍然称作楚怀王。

  再说项梁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杀得章邯落花流水。项梁于是骄傲了,不把秦军放在眼里。谁知,章邯卷土重来,向项梁发起猛烈反扑。项梁猝不及防,战死了,项羽、刘邦也被迫撤退到彭城。

  章邯乘胜前进,指挥秦军北上,一口气打下了赵国(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新建立的一个政权)都城邯鄣。赵王歇慌忙逃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连连派人去向楚怀王搬救兵。

  楚怀王便召见将士,想进攻京城咸阳。他说:“谁先打进咸阳,就封谁为王。”

  项羽、刘邦都愿意去。楚怀王让刘邦去打咸阳;叫项羽往北方去打章邯,围困巨鹿的三十万秦军。项羽急着要替叔父项梁报仇,正想跟章邯拼个死活。楚怀王怕项羽势力太大,不容易管束,就拜宋义为上将军;拜项羽为副将,封他为鲁公;范增为末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往巨鹿去打章邯。

  公元前207年,宋义率领楚军,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停了十多天,急得项羽跑到宋义跟前,多次央告进军。宋义害怕秦军太强,按兵不动。到第四十六天时,项羽再次要求进军。宋义拍着案桌,怒气冲冲地说:“你反了吗?怎么敢不服从我的命令!”项羽大怒,趁势拔出宝剑来把他杀了。

  项羽出来对将士们说:“宋义违背大王的命令,按兵不动。我奉了大王的密令,已经把他治死了。”

  将士们就公推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打发人向楚怀王报告,楚怀王只好立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带领两万人马渡过漳河。一交锋秦军就吃了败仗。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都渡过河去,等到全军都渡过了漳河,他吩咐士兵,各人带上三天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都砸了,把船都凿沉了。成语“破釜沉舟”就是这样来的。他对将士们说:“这一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一定把秦兵打败!”

  楚军与秦军一交战,项羽咬牙切齿地直奔章邯。章邯本打算假装打败,把项羽引进来,哪儿知道楚兵一个人抵得上秦兵十个,十个就抵上一百。项羽的那支画戟更是神出鬼没,七上八下地一来,就戳倒了无数人马。他骑的那匹乌骓像飞一样地追赶着逃兵。章邯的军队争先恐后地乱跑乱窜,反倒把后面几路接应的军队都冲乱了。章邯自己也逃了。

  秦兵死伤一半。这么着,各路诸侯就公推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的军队全由他统领。项羽准备去追赶章邯,谋士范增拦住他说:“章邯还有一二十万人马,一时不容易消灭。赵高这么专横,二世这么昏庸,章邯打了败仗,他们一定不会轻易把他放过去的。我们不如把军队驻扎下来,等他们内部争吵起来,我们直打过去,准能大获全胜。”

  果然不出范增所料。章邯把秦军打败仗的情况报告上去,请二世再派兵来。赵高就说章邯无能,请二世查办败将。章邯手下的将军们一个个气得要命,司马欣劝章邯向项羽投降。章邯只好派司马欣到楚营去向项羽求和。范增劝项羽不要计较过去的仇恨,项羽同意了,还跟章邯订立盟约,封他为雍王,立司马欣为秦军上将军,叫他带着二十万投降的秦兵走在头里,项羽自己带着章邯,率领着各路诸侯,浩浩荡荡地往西打过去。

  1、首先我们在手抄报的.四个角画上边框,用波浪线来画,中间留出一点空白,并在较靠下的位置写上主题。

  2、接着我们在中间的空白出画上古时候的房屋,画上小桥和柳树,整个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就完成了。

  3、现在开始涂色吧,先给主题文字涂上蓝色,房子涂上黄色和红色,河水涂蓝色,小桥涂浅棕色,柳树涂绿色。

  4、再来给边框涂色,边框我们用青色、黄色、红色和蓝色来涂。

  5、最后,在四个板块中画上横线,一份超级简单的历史手抄报就完成啦!


初一历史手抄报资料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一历史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

  初一历史手抄报资料1

初一历史手抄报资料2

初一历史手抄报资料3

初一历史手抄报资料4

   【拓展延伸】

  一、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二、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

  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夏朝历法叫“夏历”,战国二十四节气。

  (三) 最早名医是扁鹊,针刺汤药和按摩,

  “望闻问切”诊疾病,中医沿用真不错。

  (四) 楚国诗人叫屈原,上了世界名人篇,

  抒情长诗有《离骚》,思想艺术传千年。

  (五) 孔子相传为圣人,思想教育都精明,

  主张“爱人”察民情,“为政以德”反酷刑,

  办学收徒三千人,因材施教出贤能,

  启发学生多思考,主张温故而知新,

  言行收录在《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

  (六) 老子道家创始人,学说记在《道德经》,

  主张事物对立面,正反两面要想清。

  (七) 百家争鸣好形式,“墨儒道法兵”在此,

  “兼爱”“非攻”墨主张,“仁政”治国是孟子,

  道家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来治,

  法家代表韩非子,反对空谈倡“法治”,

  兵家鼻祖是孙武,《孙子兵法》论军事。

  三、“秦王扫六合”

  (一) 前 230 — 221(年),秦灭六国大统一,

  始皇咸阳来登基,至高无上大权集。

  (二) 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

  全国统一度量衡,还有货币和文字,

  为了思想大控制,“焚书坑儒”有得失。

  (三) 抵御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开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国了不起。

  四、“伐无道 诛暴秦”

  (一) 秦朝暴政民愤激,戍卒大泽揭竿起,

  势如破竹建政权,陈吴败后项刘继。

  (二) 项羽领兵创奇迹,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短命秦朝就灭亡,

  楚汉之争又四年,刘邦长安建政权。

  五、大一统的汉朝

  (一) 刘邦用人“张萧韩”,前202(年)建西汉,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百姓的负担。

  “文景之治”谋发展,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国库钱粮都丰满,

  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

  (二) 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


初一历史手抄报文字资料

初一历史有哪些重点呢?大家是否了解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为你准备好的初一历史手抄报文字资料吧!

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2、火的使用的作用: 取暖.,照明,驱赶野兽,,吃上熟食减少疾病增强体质。

北京人山顶洞人

约70万年前-----20万年前生活.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约18000年前.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具备人的基本体质特征,保留一些猿类的特点。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能打制石器(称为 旧石器)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

把兽皮用骨针制作衣服

有衣服,装饰品,产生了爱美的要求

过着群居生活过着群居生活,已进入了氏族公社

3、原始农耕文化遗存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约7000年前 生活在今天浙江余姚河姆渡。属于长江流域。我国南方留下的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6000多年前 生活在今天陕西西安半坡。属于黄河流域。我国北方留下的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①使用骨,木,石质工具。(石器经过磨制,被称为“新石器”)②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③饲养水牛,猪和狗等。④利用简陋的小船采集,打鱼,渔猎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⑤住在木头建造的房子里。①最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从事农业,种植粟,麻,蔬菜。②饲养猪狗牛羊鸡等,经营原始的畜牧业。③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④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美观实用。⑤住在半地穴房子里。

4、远古的'传说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称为神农,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发现治病的药物。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了铜器和车船。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如”

夏朝和商朝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 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 В 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 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

5、西周的兴亡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 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就是分封制。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6、 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争霸的原因: 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当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③: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5:齐桓公在葵丘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当上了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

6:齐桓公后,晋楚争霸。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战胜,晋文公称霸,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北进中原,在铋打败晋军。楚庄王称霸。

7: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了争霸的行列。吴王阖闾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为将军。进攻楚国,五战五胜,吴王阖闾称霸。 经过长期努力。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的最后的一个霸主。

8: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初一历史手抄报内容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七年级上册涉及的内容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包括

1.原始社会时期:①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②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 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初一历史手抄报资料

手抄报资料可以写隋朝到元朝的节点历史以及大事件。

1、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587年隋文帝灭梁国。589年陈后主被活捉,陈亡。随后,隋平定了陈残余势力的叛乱,南北实现统一。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贯穿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2、唐

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占领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定国号唐。贞观之治: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690年武则天称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乱:755-763年,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渐腐败。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杨贵妃在逃亡途中离世。至763年,唐朝才平息叛乱。唐朝也由此衰落。

3、五代

从907年朱温废唐建立后梁,到960年北宋建立,黄河流域相继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更替,统治北方长达50多年,史称五代。与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出现过10个割据政权交替并存,总称十国。

4、北宋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逼利诱的方式,成功的是高级军官交出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北宋统一:北宋建立后,开始了统一南北的事业,979年,北汉被征服,唐末五代十国的军阀割据局面结束。澶渊(河南濮阳)之盟:1004年秋,辽承天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至澶州,1005年1月宋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天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6、南宋

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北宋的应天府指河南商丘,明朝的应天府指南京顺天府指北京)称帝,为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7、元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是为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成临安,南宋亡。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和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初一历史手抄报版图

  古今以来,天下出现了数之不胜的历史人物,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历史造就的。下面是初一历史手抄报版图,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历史手抄报版图1 初一历史手抄报版图2 初一历史手抄报版图3   曹操作文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着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春秋时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谓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称赞周文王说:“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曹操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后世儒家美化为“圣德之君”,曹操却被视为“汉贼”,周瑜就说曹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敌,当然不会说曹操好话。

  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的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870994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一历史手抄报(初一历史手抄报第一单元原始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一历史手抄报(初一历史手抄报第一单元原始人).pdf

标签:手抄报   历史   原始人   单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