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内容
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课堂教学实录
一、《松鼠》印象回顾
师:同学们,五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有关松鼠的文章,课文中介绍的松鼠,你们还有印象吗?(教师出示松鼠图片)
生:我印象中的松鼠很聪明,它们过河的时候会用尾巴当帆和舵。
生:我印象中的松鼠的动作非常灵活,能从一棵树上飞快地跳到另一棵树上。
生:松鼠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会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生:松鼠非常讨人喜欢,还会自己搭窝,它们的窝又干净又暖和。
生:松鼠很爱干净,常常用爪子梳理身上的毛。
师:聪明、灵活、警觉、爱干净、可爱、讨人喜欢,这是课文《松鼠》留给我们的印象。今天,可爱的小松鼠跑进了“我”家(出示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二、发现“与众不同”
师: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呢?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等会儿像小老师那样来讲给大家听。特别要讲讲这只松鼠与众不同的地方。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
生:我读到了一只让人哭笑不得的松鼠。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满满一篮子蘑菇放在窗台上,结果第二天松鼠都把它们挂起来了。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等这些地方全部都是蘑菇。
师:(带头鼓掌)这位同学真像小老师,她先讲了松鼠给她的总的印象,然后又比较具体地讲了她的这些印象是从哪里来的。谁也能像她这样讲?
生:我觉得这只松鼠一点都不怕人。课文第七段写到它叼走了一块面包皮,后来又来叼走一块。而我就坐在它面前看书,所以我觉得它是不怕人的。
师:对于松鼠“不怕人”这一特点,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课文第六段也让我们感觉到它不怕人。
师:能不能结合具体的字词给我们讲讲?
生:松鼠会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
师:你特别关注了哪些词?
生:小嘴蹭,轻轻咬。
师:“蹭”这个词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生:小狗在撒娇的时候会蹭主人。
师:你特别提到了“撒娇”,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蹭”是撒娇的一种方式?(生答:是。)其实不仅是小狗,咱们人也是这样,对吗?(生笑)
师:还有“轻轻咬”,谁也来像刚才一样给我们解读一下。
生:松鼠和“我”之间已经非常亲近了,它懂得用轻轻咬“我”耳朵这个办法,告诉“我”想吃糖。
生:这个动作还让我觉得他们之间相互信任。
师:还有同学想交流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读到了一只勤劳的松鼠。它忙活了一个早上,把蘑菇都晾起来了。
生:这只松鼠很顽皮。它经常到我家的橱柜里偷糖吃,害得“我”还被爸爸训了一顿。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自来熟”的松鼠。课文里写道“一只松鼠跟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
师:(笑)这个词说得比较有意思。
生:我觉得这只松鼠很奇怪。五年级的课文《松鼠》里提到松鼠是很警觉的,通常不接近人的住宅,而这一只松鼠却不仅跑进了“我”家,而且还不怕人,跟我们很熟。
三、练笔感悟文心
师:这位同学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这一只松鼠不怕人、顽皮、与人亲近,而布封笔下的松鼠是怕人的,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这只松鼠不怕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在文中找找答案,画出有关语句并作好批注。
(生默读批注)
生: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他们都非常喜欢这只松鼠。
师:能具体讲讲吗?
生:第十六自然段写道:“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松鼠不见了,我们的心里空落落,像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从这里让我感觉到我们很在意这只松鼠。
师:这位同学主要关注了“空落落”这个词,觉得我们很在意这只松鼠。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我从“哪儿也找不到”感觉到松鼠不见了,我们一家人找了好多地方,我们心里很舍不得这只松鼠。
生:我觉得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欢还有一个例子。爸爸知道了是松鼠偷了方糖,不仅没有责怪它,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储存冬粮不甘落后。爸爸因为喜欢松鼠而对它特别宽容。
师:他从这句话中读出了爸爸的宽容。你们还有补充吗?
生:松鼠把我们采来的蘑菇都晾在鹿角上,架子上,镜子上,假如是我的爸爸,肯定会发火,但课文中的爸爸一点也没有责怪它,反而哈哈大笑……
师:(打断)等…等。这里的“哈哈大笑”是什么事情之后发生的?
生:是松鼠把蘑菇都晾晒起来之后。
师:是晾晒蘑菇之后吗?
生:(集体说)不是,是偷方糖之后。
师:爸爸对于方糖不见这一事件前后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开始以为是我们拿了方糖,他对我们的态度是——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现在知道方糖是松鼠偷的,爸爸的态度却是——哈哈大笑(一笑了之)。
生:我觉得这里第二句话“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他用了“咱们家”这个词,说明爸爸把松鼠当作是自己家的。
师:(赞许)哦,你关注了“咱们家”这个词,感受到爸爸把松鼠当作了自己家的一分子。挺有道理啊。你再看看,类似的词还有吗?
生:咱们、我们家。(教师指导朗读)
师:松鼠在我们家做的荒唐事可不止一件,你觉得在其他事情上我们一家人又会是怎样一个态度?选择一个情景写一写。
(教师出示小练笔,学生练写。)
生:(读)妈妈看到满屋晾晒的蘑菇,哈哈大笑地说:“这小东西,真是可爱啊!起了大早来晒蘑菇,还挺会挑地方的。这鹿角上晒蘑菇还挺适合的。”
师:“这小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松鼠的宠爱。
生:(读)奶奶得知自己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被松鼠叼到烟囱垫了窝,哭笑不得地说:“咱们家的这只松鼠怕冷在垫窝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冬天就要垫窝,这是它的天性啊!”
师:你把课文中的“咱们的松鼠、天性”这两词用进去了。
生:(读)妈妈看到满屋晾晒的蘑菇,哭笑不得地说:“我们家的松鼠可是当小偷的好料子呢,既灵活,又机敏,真是举世无双啊!”
师:这个小偷是不是应该加个标点符号?
生:引号。
生:(读)奶奶得知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被松鼠叼到烟囱垫了窝,哭笑不得地说:“咱们家这顽皮的小家伙啊,把我的头巾拿去垫窝,可真有趣啊,真让人哭笑不得。”
师:我特别喜欢你“小家伙”这个词。
师:同学们真的很会想象,一个个都写出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宽容和喜爱,写得真好。那为什么作者没把这些有趣的情景写下来呢?
生:可能是让我们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师:嗯,这是一种可能。我很欣赏她这种说话的风格,确定不了的时候就说“可能”。
生:可能是都写下来,文章就会比较长,哕唆。
四、比较文体异同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件高难度的事情,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我们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讨论——同样写松鼠,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时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练习纸上提供了三种方式,你们可以选一种,边讨论边记录,等会儿我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把研究的结果讲给大家听。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上台汇报)
生:(四位学生上台,一生指着投影仪。)我们用的是第一种方法。我们发现两篇文章写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一篇是用说明的方法来写的,一篇是用记叙的方法写的。说明文是介绍松鼠的特性,而记叙文是写了我们与松鼠之间发生的事情。
师:说明文是来介绍松鼠的特性,能不能具体讲讲,它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
生:(小组成员补充)外貌、生活习性,还有食物。
师:你们说这一篇是记叙的,能不能告诉我们记叙了哪几个故事?
生:三个故事。第一是储存冬粮,第二是晾晒蘑菇,第三是垫窝过冬。
师:一篇是说明文,从几方面来写;一篇是记叙文,讲了几个故事。你们发现了一个写法上面的不同点。请继续讲。
生:《松鼠》这篇课文中的松鼠是很警觉的,怕人,而《跑进家来的松鼠》中的这一只松鼠是不怕人的。
师:嗯,这个内容我们其实已经比较过了。
生: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松鼠》这篇课文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的。(师:这个说的很有意思。那么反过来《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亲身经历,身在其中的感觉。
师:所以我们感觉《松鼠》中的松鼠远远地在那里,而《跑进家来的松鼠》中的松鼠就像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你们只要关注了作者,就会发现原因。《松鼠》的作者是谁?
生:布封。
师:布封是一位博物学家,他更多是客观地记录。而《跑进家来的松鼠》的作者斯克列比茨基是一位文学家。
生: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篇文章中作者都很喜爱松鼠。
师:但是布封把喜爱体现在松鼠外形、生活习性等的描写上;斯克列比茨基把喜爱藏在对松鼠一举一动的描写中,藏在我们一家人的一言一行之中。
五、补充诗歌升华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另外一只松鼠。(出示补充阅读材料:诗歌《早安,小松鼠》。)
师:音乐起来了,我们和着音乐轻轻读一读。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
生:我看到了一只很会享受生活的松鼠。
生:这只松鼠正在晨光下边吃松果边跳跃。
师:同样写松鼠,比起说明文、记叙文,这首小诗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简洁、宁静。
生:作者似乎就写了一个镜头。
生:这首诗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师:今天我们快速地阅读了三篇文章,同样写松鼠,不同的文体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今天的阅读收获走进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中去。
六年级上《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原文
跑进家来的松鼠
作者:[前苏联] 斯克列比茨基 译者:韦苇
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松鼠跟我们一样,一个星期没有吃到糖。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个小钩子,免得松鼠钻进去。但是松鼠继续千方百计地贮(zhù)存冬粮。一见面包皮、榛子、核桃、小骨头什么的,马上叼走藏起来。
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那儿比较凉快,放一夜不会坏。
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留着给自己过冬。
秋天,当阳光还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的时候,森林里的松鼠总是把蘑菇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晾干。我们家的松鼠也这样做了。
过了些日子,天气真的冷了起来。松鼠尽量钻到暖和一些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天太冷,我们得生炉子了。我们关上通风口,放上柴,点着了火。忽然听到炉子里有什么东西沙沙直响。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cuān)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炉子里的烟直往屋子里冒,而烟囱(cōng)口却不见一丝烟。这是怎么回事?哥哥用粗铁丝做了个大钩子,从通风口伸进烟囱里去。
结果,哥哥从烟囱里掏出一只手套,还有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
原来,松鼠把这些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了。唉,它是从森林里来的,住在我们家里,还保留着老习惯。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简说课文的题目很吸引人,让人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读下去的愿望。读着课文,一只聪明可爱、动作灵活的小松鼠跃然纸上。
文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我在此整理了六年级上册语文《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上册语文《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原文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松鼠跟我们一样,一个星期没有吃到糖。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个小钩子,免得松鼠钻进去。但是松鼠继续千方百计地贮(zhù)存冬粮。一见面包皮、榛子、核桃、小骨头什么的,马上叼走藏起来。
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那儿比较凉快,放一夜不会坏。
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留着给自己过冬。
秋天,当阳光还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的时候,森林里的松鼠总是把蘑菇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晾干。我们家的松鼠也这样做了。
过了些日子,天气真的冷了起来。松鼠尽量钻到暖和一些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天太冷,我们得生炉子了。我们关上通风口,放上柴,点着了火。忽然听到炉子里有什么东西沙沙直响。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cuān)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炉子里的烟直往屋子里冒,而烟囱(cōng)口却不见一丝烟。这是怎么回事?哥哥用粗铁丝做了个大钩子,从通风口伸进烟囱里去。
结果,哥哥从烟囱里掏出一只手套,还有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
原来,松鼠把这些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了。唉,它是从森林里来的,住在我们家里,还保留着老习惯。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同步练习温故知新
1、给加点字注音
储备( )贮存( )叼走( )烟囱( )蹿出来( )
2、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3、课文主要写了松鼠在“我”家的哪三件趣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含英咀华
(一)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镶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二)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有时,松鼠____到我的肩上,用小嘴____我的脸,还轻轻____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1、在第二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2、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松鼠,但文体不同,第一段是____文,第二段是____文。第一段主要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写出了松鼠________的特点,第二段主要写了松鼠的________,表现了松鼠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读了上面两段文字,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词句解析一、对句子的解析
1、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写松鼠在我们家“整天满屋乱跑”“跳来跳去”,可从“惊人”“从来没有”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我们读到的只有称赞。
2、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俨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读着爸爸的这句话,爸爸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4、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二、对词语的理解
橱柜:放置餐具的柜子。
储备:储存起来准备必要时用。课文指松鼠把粮食储存起来准备过冬时吃。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蹿:向上或向前跳。
垫窝:文中指松鼠把手套、头巾等铺在自己的窝里。
《跑进家来的松鼠》与《松鼠》内容,体裁有什么不一样?
1、内容的不同
《松鼠》描写了松鼠的特点、习性、用途(肉、毛、皮)、繁殖能力及其他特点;《跑进家来的松鼠》不只写了松鼠的个别习性,而且重点阐述的是松鼠在"我"家也改不了老毛病,而造成的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又体现出"我"和家人的善良和松鼠的可爱。
2、体裁的不同
《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而《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一篇记叙文。
3、表达中心思想的不同
《松鼠》的作者通过对松鼠的形态、颜色、用途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勾画出了这种小动物漂亮的外貌、驯良它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
《跑进家来的松鼠》作者是通过写松鼠在‘我家’的几件有趣的事来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了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6829971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跑进家来的松鼠ppt(跑进家来的松鼠PPT作品简介特色亮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跑进家来的松鼠ppt(跑进家来的松鼠PPT作品简介特色亮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