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当时dúbúdāngshí
成语解释: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
古。”
独霸一方dúbàyīfāng
成语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
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得天独厚détiāndúhòu
成语解释: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
特别好。
例句:他有一副好嗓子,学唱歌是得天独厚。
独步天下dúbùtiānxià
成语解释: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成语出处:《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例句: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无与为偶。(明·李
贽《初潭集·师友七》)
独步一时dúbùyīshí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
古。”《宣和画谱》卷十一:“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
貌焉。”
独出机杼dúchūjīzhù
成语解释: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
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或一家风骨,何能共人
同生活也。”
独出己见dúchūjǐjiàn
成语解释: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例句: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独出己见,要
去王府盗取盟单。(清·无名氏《续小五义》)
独出心裁dúchūxīcái
成语解释: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
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例句: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
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dúcǐyījiā,biéwúfēndiàn
成语解释: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
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独当一面dúdāngyīmiàn
成语解释: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
面。”
例句:将来可以独当一面,只嫌功名心重些。(清·曾朴《孽海花》第
四回)
独到之处dúdàozhīchù
成语解释: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例句: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清·况周颐《惠
风词话》第二卷)
独得之见dúdézhījiàn
成语解释: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
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例句:竟陵钟退谷《史怀》,多独得之见。(清·李慈铭《越缦堂诗
话》上卷)
独树一帜dúshùyīzhì
成语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
一家。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
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例句: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
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独行其道dúxíngqídào
成语解释: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独学寡闻dúxuéguǎwén
成语解释: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
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独断专行dúduànzhuānxíng
成语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例句:他平时不讲民主,做事情常常是独断专行。
独茧抽丝dújiǎnchōusī
成语解释:比喻诗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亦比喻单相思。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
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
丝。”
例句:一日见某部某郎,不觉倾倒,形输色授,颇难自持。然独茧抽
丝无由作合也,因赋无题二章。(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无题诗序》)
独具匠心dújùjiàngxīn
成语解释: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
方面的创造性。
例句:他的这种设计真是独具匠心。
独具只眼dújùzhīyǎn
成语解释: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
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
唐人最上关。”
例句:这篇大文,除用戚施先生的话,赞为“独具只眼”之外,是不能
有第二句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踽踽独行jǔjǔdúxíng
成语解释:踽踽:孤零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成语出处:《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例句: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形
人。长空里,一只孤雁。(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独立自主dúlìzìzhǔ
成语解释: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例句: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
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
题》)
独木不成林dúmùbùchénglín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独木难支dúmùnánzhī
成语解释: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
住全局。
成语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yīshǒudúpāi,suījíwúshēng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
疾无声。”
众醉独醒zhòngzuìdúxǐng
成语解释: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
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独善其身dúshànqíshēn
成语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
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例句: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三十七回)
独是独非dúshìdúfēi
成语解释: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成语出处:《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
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独断独行dúduàndúxíng
成语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例句:你在他手下办事,只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
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独往独来dúwǎngdúlái
成语解释: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
来。
成语出处:《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
有。”
例句:破八家藩篱,而自成一独往独来文字。(清·平步青《霞外捃
屑·顾黄公春秋论》)
独鹤鸡群dúhèjīqún
成语解释: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
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例句:独鹤鸡群自寡俦,三间老屋日西头。(清·钱谦益《客途有怀吴
中故人周吏部景文》)
独行其是dúxíngqíshì
成语解释: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例句:杨嗣昌见他往往不受军令,独行其是,也明白他心中不服,决
心拿他“开刀”,替别人做个榜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独夫民贼dúfūmínzéi
成语解释: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
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
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例句:袁世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独夫民贼。
独一无二dúyīwúèr
成语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例句: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
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独异于人dúyìyúrén
成语解释: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
于世俗。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章:“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独有千秋dúyòuqiānqiū
成语解释: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千
古。
例句:何穷何通?何得何丧?独有千秋,斯志必抗。(清·张履《学箴
六首示诸生》)
独占鳌头dúzhànáotóu
成语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
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
一名。”
独坐愁城dúzuòchóuchéng
成语解释: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孤独鳏寡gūdúguānguǎ
成语解释: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鳏寡孤独guānguǎgūdú
成语解释: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匠心独运jiàngxīndúyùn
成语解释: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例句:这次美术展上,他的雕塑作品是匠心独运的。
金鸡独立jīnjīdúlì
成语解释: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一足站立。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
长。”
例句:你站在这桌子上,金鸡独立,那一条腿不许放下来。(茅盾
《子夜》十七)
独揽大权dúlǎndàquán
成语解释: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绝世独立juéshìdúlì
成语解释:绝世:当代独一无二。当世无双,卓然而立。多用来形容不同
凡俗的美貌女子。
成语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岿然独存kuīrándúcún
成语解释: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成语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
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特立独行tèlìdúxíng
成语解释: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例句: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唐·韩愈《伯夷颂》)
天下独步tiānxiàdúbù
成语解释: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成语出处:《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例句:德清之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明·无名氏《录鬼簿
续编》)
唯我独尊wéiwǒdúzūn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
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例句:孤家看来,朝里朝外,唯我独尊。(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
折)
无独有偶wúdúyǒuǒu
成语解释: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
或两人十分相似。
例句:先生与这位老夫子,可称无独有偶。(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
生》)
小姑独处xiǎogūdúchǔ
成语解释: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成语出处: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
独处无郎。”
独辟蹊径dúpìxījìng
成语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成语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
说,独辟蹊径。”
遗世独立yíshìdúlì
成语解释: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独清独醒dúuqīngdúxǐng
成语解释:独自清白,独自觉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
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大权独揽dàquándúlǎn
成语解释: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例句: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5:3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647097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形容独特的成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形容独特的成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