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五河方言中“AB”式形容词
作者:王欣怡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5期
摘要:五河方言中“AB”式形容词丰富且独特,本文分析了“AB”式形容词的结构以及拓展
结构“A不死B”式,并且分析了它们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五河方言;“AB”式形容词;语法功能
五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淮河中游,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4′~33°21′与东经
117°26′~118°24′之间(1)。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的分区,五河方言属于中原
官话信蚌片。在五河方言中,“AB”式形容词的语料丰富且特别。这类词中,B是单音节形容
词,A对B起修饰作用,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这类词结构固定,同一个B一般只能受
到一个A的修饰。
一、“AB”式形容词的结构
(一)“AB”式形容词词表
豁丑豁辣豁苦豁热豁闷豁累豁饿
瘟臭瘟腥瞎矮瞎瘦鲜甜喷香几酸
齁咸通红窗黄须青须紫生疼挺硬
冰凉滚烫滚热清冷雪白乌黑剔亮
透活phaŋ潮啊脏
(二)关于A
在以上列举的31个五河方言中的“AB”式形容词中,共有21个不同的A,其中有16个A
只能与一个B搭配,占总数的76%。这些“AB”式形容词有一部分在普通话中也存在,例如“乌
黑”、“冰凉”、“喷香”等,但在五河方言中,这些词的词意都比普通话加重了,而且还可以变
换成A不死B式,程度较AB式更深,这是与普通话有区别的地方。
根据“AB”式词语的结构类型,把A分为三类
1.“AB”式形容词是附加式,A为一个词缀,表示程度的加深。
龙源期刊网
“豁”、“瘟”、“瞎”、“须”在“AB”式形容词结构中,都可以修饰不同的B,都是表示程度的
加深,所以把它们看作是词缀。这四个词缀都只能修饰贬义形容词,表达厌恶的情绪。例如
“瞎”可以组成“瞎矮”,但不能组成“瞎高”,“豁”可以组“豁闷”,不能组成“豁开心”。有时候
“豁”也可以修饰“甜”,但是“豁甜”表示甜到令人讨厌的意思。可见“豁”“瘟”“瞎”“须”这四个词
缀带有厌恶的附加意义。
2.“AB”式形容词是联合式,A是B的同义词,表达意义的加深。
“鲜甜”、“齁咸”、“清冷”、“挺硬”、“冰凉”“乌黑”等词都是联合式合成词,A与B是同义
词,两个词根意义互相说明,起到加深词义的作用。“鲜”(ɕ)在五河方言里,表示味道香
嫩可口。例如:你今天这个鱼烧的真鲜。
3.“AB”式形容词是偏正式,A对B起到修饰作用。
“喷香”“通红”“滚烫”“滚热”“雪白”“透活”等词都是偏正式合成词,A修饰B起到加深词义
的作用。在普通话中存在由词根加重叠形式组成合成词,例如“香喷喷”“红通通”等,在五河话
中就把修饰成分省略重叠并前移,形成“AB”式形容词。
“几酸”“剔亮”“窗黄”“phaŋ潮”“啊脏”这些词中的A暂未考查本字,所以无法明确分类
(三)关于B
“AB”式形容词中的B都是有明确的语音和语义的实语素,而且都是单音节形容词。B多
为表达味觉、知觉、视觉、颜色等形容词,并且多是中性或贬义形容词。在“AB”式形容词结
构,同一个B一般只能受到一个A的修饰。例如“瞎瘦”不能替换成“豁瘦”“瘟痩”。如“酸”“甜”
等表达味觉的词,有时候也能受“豁”修饰,但是不常用,而且程度较“几酸”“鲜甜”更低。“热”
可以组成“豁热”和“滚热”两个词,但这两个词义不同。“豁热”用来表示天气很热,而“滚热”用
来表示物体或人体温度高。例如:
①今天豁热,我不想出门。
②你脑门滚烫,还不去医院看病。
二、“AB”式形容词的拓展结构
“AB”式形容词可以加中缀“不死”,变换为“A不死B”形式,表达程度较“AB”式更深。例
如:
豁不死丑豁不死辣豁不死苦豁不死热
豁不死闷豁不死累豁不死饿瘟不死臭
龙源期刊网
瘟不死腥瞎不死矮瞎不死瘦齁不死咸
冰不死凉清不死冷乌不死黑phaŋ不死潮
只有表达贬义的“AB”式形容词才可以加“不死”中缀,中性和褒义“AB”式不可变幻成这种
形式。例如“鲜不死甜”“滚不死热”在五河方言中就不存在。
三、“AB”式形容词及其拓展结构的语法功能
五河方言中“AB”式形容词及其拓展形式在句中可以充当谓语、定语、补语。
(一)作谓语
这是五河方言中“AB”式形容词及其拓展结构最主要的语法功能。当使用“A不死B”形式充
当谓语时,“A不死B”后需加“带”连用。
1.今天清冷,你还出门该带。
今天请不死冷带,你还出门该带。
2.他家酸菜鱼豁辣。
他家酸菜鱼豁不死辣带。
(二)作定语
1.这豁丑的衣服也就你喜欢。
这豁不死丑的衣服也就你喜欢。
2.这啊脏的袜子你还不洗洗。
这啊不死脏的袜子你还不洗洗。
(三)作补语
当使用“A不死B”形式充当补语时,“A不死B”后需加“带”连用。
1.今天这个菜闻着喷香。
2.我家儿子长得瞎瘦,和他爸两个一样。
龙源期刊网
我家儿子长得瞎不死瘦带,和他爸两个一样。
注释:
(1)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617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2.
[2]陈如新.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6):149.
[3]岳刚.五河方言语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學文学院)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5:2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619496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ab的词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ab的词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