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更新时间:2023-03-02 05:24:29 阅读: 评论:0

浅谈如何平等对待学生

在我国的传统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往往认为自己当然在人格上高于学生,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这样当教师教导学生应当公正处世时,学生极有可能抱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因为在他与教师的交往中,体会不到应有的尊重或人际公正。所以,古代社会产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是有违师德,尤其是有违现代教育伦理的基本要求的。当然,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角色上的对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应有对学生的教养与要求的一面。为了这一点,教师威信、威望的存在又是非常必要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否认教师职业的特质。所以教育公正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教师要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与要求的统一。 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有好恶心里,在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耐心指导,而对有的则漠然置之,甚至鄙视、嘲笑,极大地伤害这些孩子自尊心。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是说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我作为老师经常告诫自己:一定平等对待学生,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时刻观察、注意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取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不偏爱学生,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学生必须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一)不以个人的好恶区别对待学生。(二)不以师长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三)不以学生的过失伤害学生的人格。(四)不以学生的好坏成绩而另眼看待学生。(五)不以与家长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区别对待学生。记得上节课,回答问题时,同学们都非诚积极地举手,几轮下来之后,我听到几个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老师总是喊那些成绩好的回答问题都不叫我们的。我愣住了,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当前,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差生,似乎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差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差生,就不愿意接受。对于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戴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私语的,也影响了自己教师的形象。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和中等生或“优生”一样,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经常深入班级,细心地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教师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适应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使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

浅谈如何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教师,不能以成绩好坏来评定学生,教师心里决不能有坏学生、差学生,而只有先进生和后进生,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可见教师身上责任重大。每个学生的命运都与教师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师更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如何做才显公平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肤残的看法。 一、微笑的幽默 作为教师,无论对哪一位学生都要予以真诚的微笑,一个微笑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又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它会让每位学生对你倍感亲切,油然而生敬意。 同时,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会给课堂教师对他们很友好、很公平。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因此,教师要多加强自身修养,多看书、多学习,更多地了解周围发生的奇闻趣事。 四、鼓励与帮助 在学习上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待水平不一样的学生应布置不同的任务,并且要多给学生鼓励与帮助。这时要调动先进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在班上选出小老师、小组长,让他们协同老师一起帮助后进生,并且在班上经常表扬那些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帮助同学的小老师、小组长,同时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先进生和后进生快乐地、融洽地相处着、学习着,每位学生都会感受到关爱和快乐,让先进更先进,让后进变先进、变积极分子。 五、宽容和耐心 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千万别冲动,更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办理,做到耐心细致的调查,找出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再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予以改正。 每一个决心的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学生的弱点。后进生会有更多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应对他们格外地宽容和耐心。 教师是生心灵的塑选者,每位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教师应宽容孩子们的弱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和关爱,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还应格外地更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无私、平等的人格魅力。 后进生调皮,经常管不住自己,教师应经常找他们谈话、沟通,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尽量别提成绩,少说缺点,多表扬他们的优点及进步,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耐心。而且先进与后进要兼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永远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 总之,教师对学生如不能一视同仁,将造成同学之间不团结,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且而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心中要想着每一位学生,并时刻关心着每一位学生,这样才显公平。

怎样理解公平对待学生?

平等是尊重,是伦理原则上的公正,但并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平均。在教育实践生活中,落实平等意味着如何将“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进行结合。所以,这里的平等指的是学生所得到的人格上的尊重,因材施教则是方法意义上的平等。教师公正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这样看来,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公正是一条十分必要的教育原则。一句话,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就要真爱学生。1、平等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实际就是教育学所常说的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人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也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尊重。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关系最大的人之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每个人。2、关爱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在学生眼里, “ 公正客观 ” 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簿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指的主要是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处理师生关系,应当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要一视同仁,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学生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情况有差距。爱听话懂事的孩子,爱聪明伶俐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就是一种狭隘的偏爱,一种不公正的做法。教师感情的倾斜,必然也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倾斜。学生不一定都会明白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老师的意见,然而他们心理的感受是非常清楚的。你即使采取一次不公平的措施,也会毁掉你长期建立起来的公平声誉,哪怕你是无心的。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就要像一座天平,不偏不移。3、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学生是从周围成人的反应——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赞许或批评中,逐步形成道德认识的。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个行为,做出公正的评价。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学生存在。正确的做法,应是对事不对人。一个人犯错误,不管他是成绩优秀的还是较差的,该批评的都要批评;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管他平时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该表扬的都要表扬,一视同仁,不带偏见。4、 长善救失、因材施教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表现在给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发展机会,长善救失、因材施教。有些学生不善于发言,教师不能因此就不让他发言,相反,应鼓励他多发言,多锻炼表达能力,并加以耐心指导,帮他树立信心。5、 面向全体,点面结合面向全体,点面结合,就是要教师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育中做到教育公正。学生是有差异性的,后进的学生,教师适当的补课和一些特别的关照是应该的,这是为了他们的进步,特别聪慧的优秀生,给他们创造提高的条件,适度的“开小灶”也是公正的,这是因为只有因人制宜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爱无差等的实质上的公正。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绝不仅仅来自渊博的知识,还来自于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公正对于教师有特殊意义,它可以告诉学生是与非,它可以引导学生走向高尚而远离卑鄙。教师应当记住,自己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如何对待学生?

第一,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着对每一名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尽管这个孩子的品质已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好多不愉快的事情。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对待。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顽皮生,教师都应一视同仁,用同一个标准对待同学们。


第二,宽容和信任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和信任是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教师的宽容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份关爱与抚慰,所收到的效果远远胜于惩罚。宽容和信任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宽容和信任,就是给学生以机会,给学生以期待。

第三、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具有的职业精神,也是检验教师的一个职业道德标准。保护学生安全正是“爱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不能把“爱生”当成口号,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寻找合理的依据和形式。要把对学生的爱融入点点滴滴的教育教学和一切活动中。


要平等对待学生的名言

1、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列夫·托尔斯泰    

2、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威·吉尔伯特    

3、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鞅    

4、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5、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6、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    

7、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的爱心是平等的。——陈光标    

8、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培根    

9、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10、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11、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爱献生    

12、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尔    

13、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严复

14、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享利·贝克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586993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pdf

标签:学生   平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