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诗意(贺知章咏柳的诗意)

更新时间:2023-03-02 05:12:26 阅读: 评论:0

咏柳的诗意是什么?

《咏柳 》的诗意是:

一如碧玉妆成的柳树好高好高,飘飘下垂的嫩枝绿叶千条万条。

不知修长的细叶由谁剪裁而成,二月的春风像一把锋利的剪刀。

原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赏析:

杨柳之美,美在它那袅袅娜娜的意态。早春二月之际,杨柳枝头绽出嫩嫩的新叶,暖风吹过,那柔美轻曼的柳丝便随风飘舞,似风情万种的美人儿,摇动婀娜纤细的腰肢,多么轻盈,多么迷人。

仿佛要摇醉行人的一颗春心。但这自然天成的美,却又是美人儿难以模仿出来的,正如唐彦谦所云:“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那么,这柳丝之美到底是谁的杰作呢?贺知章给了人们一个别致却真实的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看,那碧绿的柳树,亭亭玉立,恰似妆扮一新的美人儿,那千条万缕的柳丝就像是美人纤腰间垂下的长长的绿丝带,袅袅婷婷,婀娜多姿。细小娇嫩的新叶点缀着柳丝,这巧胜天工的春光美,原来都是春风催弄出来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春风,恰似一把神奇的剪刀,它兴之所至,给大自然裁剪出无限美丽的景致,红花绿草,碧叶青树,大自然魅力无穷,美不胜收。

春天,人们来到大自然中,观赏万象更新的美景,当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映人眼帘时,许多人会脱口而吟诵起贺知章的《咏柳》,从而激发出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


咏柳这首诗的意思

《咏柳》诗的意思: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扩展资料:

《咏柳》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是唐代贺知章所写,诗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


咏柳的诗意是什么

《咏柳》的诗意:

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全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扩展资料:

一、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二、作者简介:

贺知章(公元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咏柳


咏柳的诗意

咏柳的诗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长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内容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而成,突出它的颜色美、轻柔美。后两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全诗通过描写柳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著名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对春柳的描写形象细腻,写出春天杨柳依依的状貌。全诗诗意如下下: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这首古诗整首古诗的诗意

诗意: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名家点评

1、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2、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3、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扩展资料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

86岁告老还乡,不久去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参考资料:贺知章-百度百科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514592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咏柳的诗意(贺知章咏柳的诗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咏柳的诗意(贺知章咏柳的诗意).pdf

标签:诗意   咏柳   贺知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