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不惑、豆蔻、弱冠、古稀都代表什么年龄?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豆蔻——13岁(形容女孩子),
弱冠——20岁(形容男子),
古稀——70岁。
解析如下:
1、而立、不惑,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2、豆蔻,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弱冠,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4、古稀,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拓展资料:
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引证解释:
亦作“古希”。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参考资料:
古稀_百度百科
而立不惑是什么意思
30而立 40不惑 50… 60… 谁知道后面是什么?
三十而立:三十岁,知道规矩,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
四十不惑:四十岁,知识较丰富,听各种不同议论,不致迷惑;
五十知天命:五十岁,知道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命运;
六十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能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不惑而立什么意思?
而立、不惑、豆蔻、弱冠、古稀都代表什么年龄
1、而立指的是三十岁。子曰“三十而立”。
2、不惑指的是四十岁。子曰“四十不惑”。
3、豆蔻指的是女子大约十三四岁。杜牧诗《赠别》中”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4、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5、古稀指的是人七十岁。杜甫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扩展资料: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而立不惑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4925965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而立不惑(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而立不惑(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