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雕刻(佛像雕刻图片)

更新时间:2023-03-02 05:04:44 阅读: 评论:0

大型石雕佛像是怎么样进行雕刻的呢

大型石雕佛像的基本雕刻步骤有:

第一步需要先用电脑或者手工绘图,制作需求的石雕佛像的精确图纸。通过电脑制图软件将石雕佛像各部位的的尺寸和效果图制作出来,以作为后期雕刻的参考。当然,手巧的也可手工绘图的。

第二步需要制作一个石雕佛像的泥塑模型,泥塑与石雕的做法是不同,在制作泥塑如果哪里缺了或是少了,或者样子变形了都可以通过增加/减少来进行修补,然后石雕只能通过减法,一旦出现一点差错,那这座石雕佛像就等于毁了,所以一件优秀的石雕佛像作品必须要先做出小样出来,再对比小样进行雕刻,才能将图片上的石雕佛像完美的呈现出来。

  第三步就是选择适当的石材石块,按照小样加工制作了。加工制作前还需要将石雕佛像的整体造型图纸打印出来附在石块上以作为雕刻轮廓的重要参照,再通过细细雕琢即可完成石雕佛像的制作了。


犍陀罗地区出土的佛像雕刻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

犍陀罗地区出土的佛像雕刻在两个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前期是在1~3世纪的贵霜时代,雕刻采用为当地出产的纹理细腻的片岩,希腊雕塑的影响非常显著;后期为约从4世纪~5世纪末的笈多时代,这时的佛像雕塑以石灰拉毛粉饰或粘土的泥塑为主,有时烧制成赤陶,印度风格浓郁。


什么是古印度佛雕像特点

下面咱们就来区分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印度佛像造型。

犍陀罗风格

一般认为,佛造像最开始出现于公元1世纪的犍(jiān)陀罗地区(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图中画红圈处即为犍陀罗地区

要说清楚犍陀罗风格造像的特点,我们必须要先大概梳理一下古印度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一段恩怨情仇。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完成了征服整个波斯的伟业,本来已经功德圆满,可以回归希腊故土,但是他依旧选择继续东进,征服印度河流域地区。

他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中,击败了古印度军队,在古印度北部地区建立了很多据点和贸易中心之后,率兵回归希腊。

亚历山大大帝虽然没有完全征服古印度,但给古印度带来了希腊/罗马样式的雕刻艺术。公元1世纪,当时古印度的统治者迦腻色迦大力推行佛教,仿照希腊雕塑的样式制作佛造像,产生了犍陀罗艺术风格。

犍陀罗立式佛像,大英博物馆藏,公元2-3世纪

如果在了解犍陀罗艺术的来源之后,再回头去看标有“犍陀罗风格”说明的佛造像,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这种风格佛像的独特了呢?

首先,犍陀罗式的佛像,具有典型的古希腊范儿,具体表现在于佛的造型往往显得魁梧雄壮,孔武有力,就像古希腊雕塑中那些健美的男青年一样。

犍陀罗佛像,3世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在长相上,犍陀罗佛像更接近于欧洲人种的长相,拥有薄薄的嘴唇和高而挺拔的鼻梁,这种鼻形也可以被称作“希腊鼻”。眼窝较为深陷,整体来看整张脸棱角分明,线条感很强,具有典型的西方人特点。

犍陀罗风格的佛头,4-5世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其次,佛所穿的袈裟,看起来厚重,不透明,很有垂感,看起来就像是地中海地区的长袍。佛像的头发也通常刻画成波浪式的头发,不同于我们比较熟悉的螺发。

弥勒菩萨立像,约3世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可以看到每一绺头发呈波浪状,而非盘旋带尖的螺发

犍陀罗造像的表情较之后来显得有些呆板,严肃(可能也是脸型的锅),以至于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考古界普遍认为:犍陀罗佛像是佛像雕刻里面最丑的。

(但是我觉得挺好看呀……)

秣菟罗风格

秣菟罗(又译马图拉、马土腊等)本是印度古国名,位于印度中部地区,是著名的雕刻之都。在佛教兴起之前,秣菟罗就雕刻有很多印度教的神像。大约在公元2世纪,这个地区开始出现佛像。

秣菟罗风格的造像虽然也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更靠近印度腹地一些,造像的面容肯定不像古希腊人,在风格上也偏向印度本土艺术的风格,与犍陀罗佛像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

早期的秣菟罗佛像有很多都是裸体造型,即使有袈裟之类,也非常轻薄,凸显人体的肉感。头发也不是波浪,而是一圈一圈盘旋的螺发。衣纹的做法通常是在隆起的棱上加刻阴线。

早期的秣菟罗佛像,公元2世纪,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藏。这肉体相当明显了

公元2世纪后半叶,秣菟罗风格的佛像逐渐开始吸收犍陀罗佛像的一些特点来改造自身。到了公元4世纪,秣菟罗佛像终于实现了印度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完美融合,迎来自己的成熟期。

成熟期的秣菟罗佛像,体态显得更加优美细长,面孔是东方人的特征,耳垂长而厚,发是典型螺发,右旋,有肉髻。眼睛一般半眯,神态平和,淡然,是我们印象里佛祖俯视众生的形象。

公元5世纪的秣菟罗风格佛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佛像的螺发

很多佛像颈部还有三道折线,称为“三道弯”或“蚕节纹”,头光为圆形,一圈一圈装饰有不同的图案。

造像身材比例适中,着通肩大衣。最重要的是雕像的衣服上有许多条弧形的衣纹,显得衣服十分轻薄,并紧紧的贴在身上,就像衣服被打湿了一样,所以也叫“湿身佛像”。这种样式的佛像后来传入中国,对中国的雕塑乃至绘画影响深远。

秣菟罗风格佛像,公元4-5世纪,印度秣菟罗美术馆藏

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的是,秣菟罗佛像多采用中印度地区出产的红砂岩来雕刻,有的岩石上还带有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色调非常温暖,与犍陀罗佛像的青灰色岩石大不相同。

萨尔纳特风格

萨尔纳特地区位于中印度,又译“鹿野苑”,是佛陀启教的地方。萨尔纳特式佛像与秣菟罗佛像同属于印度传统艺术范畴。

两类佛像最明显的区别是服装上,萨尔纳特式佛像的衣服显得更加的轻薄了,几乎不可见,只有在领口,袖口之类的地方可以见到一两道衣纹,所以也被叫做“裸身佛像”。

佛立像,公元5世纪,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藏

但总体而言,萨尔纳特佛像与成熟期的秣菟罗佛像大同小异。又由于萨尔纳特样式出现的时期正值古印度的笈多王朝(约公元320年—约公元600年),秣菟罗佛像也在笈多王朝时期成熟,所以艺术史上也将两者合称为“笈多雕塑艺术”或“笈多佛像艺术”。

笈多王朝萨尔纳特式佛像,公元5世纪,萨尔纳特美术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青州发现的魏晋南北朝佛造像,有一些也是在领口、袖口和衣服下摆处各刻画出一道衣边来表示着衣,十分简洁,与萨尔纳特样式的佛像神似。因此有学者认为,青州佛像受到了古印度萨尔纳特式佛像的深刻影响。

北齐立佛造像(残),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青州博物馆藏

虽然是残件,但也可以发现衣纹相当简洁

当然,青州出土的魏晋南北朝佛造像中,也有很多刻画出了类似“曹衣出水”一般贴体的衣纹,所以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它们受到了多种印度佛像风格的影响。

北魏永安二年韩小华造弥勒像(主尊),青州龙兴寺出土

阿玛拉瓦蒂风格

在公元2世纪,南印度的阿玛拉瓦蒂地区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雕塑风格。阿玛拉瓦蒂风格与犍陀罗、秣菟罗风格在艺坛中三足鼎立,这样的局势一直持续到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

地图中,红圈为犍陀罗地区,紫圈为秣菟罗地区,橙色圈为阿玛拉瓦蒂地区

南印度的佛教徒喜欢建造佛塔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因此阿玛拉瓦蒂风格的雕塑与佛塔关系密切。在很多时候,佛的形象都是在佛塔的浮雕上出现,并且带有故事情节和场景,注重表达意境、气氛。

佛祖在兜率天说法,公元2世纪,阿玛拉瓦蒂出土,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

阿玛拉瓦蒂风格佛像的鲜明特点,就是人物肌肉柔韧,躯体转折灵活,非常富有动感。佛像的长相也是很纯正的印度人相貌。

释迦牟尼佛立像,公元2世纪,阿玛拉瓦蒂考古博物馆藏。相貌是不是很像印度人?

另外,阿玛拉瓦蒂佛像还会给人一种特殊的观感。

如果说犍陀罗佛像是忧郁英俊的王子,秣菟罗佛像是肌肉发达的运动员,那么在观看阿玛拉瓦蒂佛像的时候,人们总会产生一种“佛像正在思考人生哲理”的感觉,仿佛面对的是一位真正的哲人,能够体会到佛教的精神层次。

阿玛拉瓦蒂风格佛像,图自首都博物馆编《古代印度瑰宝》

总之,古印度作为佛祖的老家,各种不同的佛造像风格最初在古印度产生,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各地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影响。多多了解其不同时期的佛像造型,对于了解中国的佛教雕刻造型特点,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古代有很多佛像的雕刻,为什么大多数佛像建在石窟里?

虽然我们国家古代有很多寺庙,但是只有两段时间是佛教最兴旺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国家的统治者,喜欢在石窟里面建造佛像,这就导致了很多佛像出现在石窟里面,而并不是出现在寺庙里面。再加上石窟里能够完整的保存佛像,所以很多建筑大师都会选择在石窟里面雕刻。

我们国家很早之前就已经引进佛教了,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佛教并不受统治者的宠爱。所以那时候的和尚基本上都是要募捐来借庙的,因为国家没有专门的拨款机制,所以和尚们一直过得很苦。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佛教才开始它的第一次兴起,北魏孝文帝,因为信仰佛教,所以命人大建佛像,因此就有了在石窟刻佛像的传统。

我到了唐朝时期,佛教变得更受欢迎了,因此石窟变成了刻佛像的圣地。我们国家的敦煌莫高窟以及其他石窟都是在这两个时间段里面形成的。之所以选择在石窟里建造佛像,一个原因是石窟可以很好的保存佛像,另一个原因是北魏孝文帝,喜欢在这里建造,如果让佛像留在外面的话,迟早是会因为风吹雨打而毁坏。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很多佛像的雕刻,建立在石窟里是非常合理的,这样既能够让人们更好的去参拜佛像,而且还能让佛像一直保存完整。不仅如此,我们国家的古代人民还建造了几处比较大的佛像,这几处佛像虽然历经几千年,仍是历久弥新。


传统佛像雕塑价格一般是多少

一般价格在几百至几万,主要看木质跟工艺来判断雕塑价格


大型佛像雕塑哪家比较专业

大型佛像雕塑江西东乡聚福缘法器工艺有限公司比较专业。是专业生产销售法器,佛像为一体的专业厂家,现有工程技工100名产品包括铜铁香、炉宝、鼎大钟及铜佛像系列。

大型佛像雕塑的各种系列

香樟木雕列,铜狮子动物系列,石雕神佛系列,石雕神佛像,动物系列,各种规格牛皮鼓,释杖,云板,馨等寺院配套产品,其法器产品做工精细,外形美观大方,各类佛像从制坯,雕刻,开脸,喷漆,贴金,鎏金,彩绘等各道工序均采用现在技术和传统工艺特点,以严谨的风格,遵照传统经典的佛道教规范精制而成。

成品形态逼真,神佛像艺术宏伟大度,栩栩如生,本厂技术力量雄厚,属江西抚州宗教部门批准的三证齐全厂家,多年来,我厂先后为四大名山,南海西樵山,北武当山,港澳台,美国,马来西亚,等地塑大批神像,菩萨,天王等圣像,造型典型传神,铸造仿古大钟,宝鼎,香炉,工艺质量上乘,深受海内外高僧大德,万家居士之肯定。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468492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佛像雕刻(佛像雕刻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佛像雕刻(佛像雕刻图片).pdf

标签:佛像   图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