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忽明忽暗(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忽明忽暗蚂蚁)

更新时间:2023-03-02 04:13:04 阅读: 评论:0

萤火虫为什么忽明忽暗

萤火虫是一种躯体翅鞘柔软、完全变态的甲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萤火虫。目前已知的萤火虫种类,其幼虫都会发光,一般幼虫的发光器位于第八腹节的两侧,在夜间活动时发光。至于成虫会不会发光,则要视种类而定;例如弩萤属(Drilaster)的萤火虫,虽然幼虫会发光,但是雌雄成虫都不会发光。

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荧光素(luciferin)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型式不同,因此在种类之间自然形成隔离。萤火虫中绝大多数的种类是雄虫有发光器,而雌虫无发光器或发光器较不发达。虽然我们印象中的萤火虫大多是雄虫有两节发光器、雌虫一节发光器,但这种情况仅出现于熠萤亚科中的熠萤属(Luciola)及脉翅萤属(Curtos)。因为像台湾窗萤(Pyrocoelia analis),雌雄都有两节发光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雌虫为短翅型,而雄虫则为长翅型。

萤火虫的发光器是由发光细胞、反射层细胞、神经与表皮等所组成。如果将发光器的构造比喻成汽车的车灯,发光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泡,而反射层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罩,会将发光细胞所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出去。所以虽然只是小小的光芒,在黑暗中却让人觉得相当明亮。

而萤火虫的发光器会发光,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使得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荧光素被解除抑制。而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内有一种含磷的化学物质,称为荧光素,在荧光素的催化下氧化,伴随产生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释出。由于反应所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发光,只有2~10%的能量转为热能,所以当萤火虫停在我们的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给烫到,所以有些人称萤火虫发出来的光为“冷光”。

至于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早期学者提出的假设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除了求偶、沟通之外,其它功能只是科学家观察的结果,或只是臆测。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验证了警示说: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

萤火虫于夜晚的发光行为,以黑翅萤(Luciola cerata)为例,就目前的研究发现,多是在日落后,雄虫开始在栖地上边飞边亮;在雄虫开始活动不久后,雌虫便开始出现于栖地周围的高处(雌虫也会发光,但只有发光器一节,雄虫则有两节发光器),从晚上7点一直到11点半左右,在其栖地可以见到成百成千的萤火虫发光,但差不多在晚上11点半过后,成虫便逐渐停止发光。而且雄虫发光的频率也有变化,并非整晚的发光频率都一样。

平时看见萤火虫发出时明时暗的光亮,这是什么原因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因为在其发光器的部位,存在著一种含磷的发光质与一种催化酵素。萤火虫在发光器上会有一些气孔,由气孔引入空气后,发光质就会透过酵素的催化与氧进行氧化作用。然后透过这样的机制来发出光。 由于萤火虫不同的呼吸节律,便形成时明时暗的光亮。萤火虫呼吸一次,吸入一次氧气,发一次光.

萤火虫的光点为什么一会儿亮,一下不亮

萤火虫的光点为什么一会儿亮,一下不亮,萤火虫的光有的黄绿,有的橙红,亮度也各不相同。它们发光的部分是在腹部最后两节。这
两节在白天是灰白色,在黑夜才能发出光亮。光是通过透明的表皮而发出。

表皮下面是一些能发光的细胞。发光细胞的下面是另一些能发射光线的细胞,其中充满着小颗粒,称为线粒体。线粒体能把身体里所吸收的养分氧化,合成某种含有能量的物质。发光细胞还含有两种特别的成分:一种叫做荧光素,一种叫做荧光酶。荧光素和含能量的物质结合,在
有氧气时,受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使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于是产生光亮。萤火虫常常一闪一闪地发光,是因为它能控制对发光细胞的氧气供应的缘故。

萤火虫的秘密是怎么样的?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尽管人们很早就对萤火虫有好感,而且用它来为人们做事情。但是,对于它为什么会发光,那还是近代科学家才弄明白的。经过研究发现,萤火虫的腹部有发光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里有几千个发光细胞,细胞里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酶能够使荧光素和氧化合而发光。发光层就好比是电灯泡里的灯丝,而透明层就好比玻璃灯泡,反射层就好比灯罩。那么,荧光素发光时所需要的氧气是哪里来的呢?

那是由发光器周围的气管供给的。氧气充足的时候,光就明亮;氧气不足时,光就暗淡,甚至不发光。这样就发出忽明忽暗的闪光来。

这种忽明忽暗的闪光对萤火虫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是用来照明吗?

不是。如果用来照明,“灯”就应该放在前面。汽车后面有个尾灯,是发信号用的。那么,萤火虫的光是从腹部发出来的,这个“灯”是“信号灯”吗?

它表示什么信号呢?请做做下面两个小实验,你就明白啦。

第一个实验:你用一张像图画纸那么厚的黑纸,做成一个圆锥形的纸筒。把纸筒的尖端剪去一点,成为一个极小的孔。把黑纸筒套在手电筒头上,用线捆紧。光线只能从纸筒尖端的小孔射出。

捉一只萤火虫,用棉线捆在稻秆上。在萤火虫发光的时候,打开手电筒,让细光柱照萤火虫的头部,结果,它的“小灯”就熄灭了;手电筒一关,“小灯”又亮了。如果用手电筒的光照它的身体,就没有这种反应。看来,萤火虫的头部是感知光线的重要部位。

第二个实验:捉一些没有翅的萤火虫,放在小笼子里,把小笼子挂在草地上方的树枝上。当萤火虫发出荧光的时候,就会招来一些带翅的萤火虫,它们也一闪一闪的开亮自己的“小灯”。

我们知道,大多数种类的萤火虫,雌虫没有翅,只有雄虫有翅。可见,亮“灯”是雌雄虫互相联络的信号。

知识延伸:

科学家研究证明:萤火虫的闪光,实际上是用来招引异性的一种“灯语”,有点像水兵在舰艇上使用的“旗语”。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130种萤火虫,根据它们发光的规律,共分成了4个类型。在每一种类型里,雌雄虫的发光又有自己的特点,当雄虫发出闪光的时候,雌虫就会发出一定的信号来回答,对方“明白”了,雌雄虫才靠近完成婚配。

萤火虫发出的光是一种冷光,它不会产生热。科学家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已经成功地制出了能发冷光的荧光粉,涂在日光灯管的内壁上。日光灯的灯丝通电以后,温度较低,只有40多℃,消耗的电能也很少,而发光效率却是白炽灯的四五倍。所以,日光灯受到人们的欢迎。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5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01584918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忽明忽暗(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忽明忽暗蚂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忽明忽暗(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忽明忽暗蚂蚁).pdf

标签:忽明忽暗   萤火虫   蚂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