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更新时间:2023-03-02 03:41:12 阅读: 评论:0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什么意思

“心无挂碍”,意谓心里没有物欲牵挂妨碍;“无挂碍故”意思是:如果没有物欲牵挂妨碍。"挂"即牵挂;"碍"即妨碍。

“心无挂碍”和(无挂碍故)出自《心经》,原经文: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注解:

"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梵文应为Mahabodhisattva。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便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的"依",作"依靠"讲;大菩萨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是所依之法,其解脱智慧从所依持的修行法门中生出。

"挂碍",的"挂"即牵挂;"碍"即妨碍。意谓由于物欲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恐怖",即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惊慌,当然不得安乐;"颠倒",不平顺,不安定;"梦想",不符合真实的妄想,错乱之想;"究竟",达到至极地位。

"涅盘",通常译为"灭度"、"寂灭"、"解脱",也译为'圆寂'。

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观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于是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滞碍,也就不致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既已断尽恶因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七颠八倒,昏烦扰乱和幻妄,得解脱,得通达,证常乐我净,得究竟涅盘。

扩展资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地位: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

《般若经》共有九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出自什么

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什么事情你都不要执着,不要放在心上,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心生恐怖,远离胡思乱想,得到圆满无碍的佛果。

扩展资料:

注释: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

今把此经判分七段,用白话来逐字逐句解释,使世人明白空的真义,不至误会造业。由此断一切苦厄,并可发大悲平等心救世,证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实是开发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般若般罗密多心经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因为心中不受物欲牵挂妨碍,便不会有怖畏,可远离那些不安定、不真实的妄想,达到解脱。

"挂碍",的"挂"即牵挂。"碍"即妨碍。意谓由于物欲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

"恐怖",即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惊慌,当然不得安乐。

"颠倒",不平顺,不安定。

"梦想",不符合真实的妄想,错乱之想。

"究竟",达到至极地位。

"涅盘",涅盘为音译,梵文名Nirvana。通常译为"灭度"、"寂灭"、"解脱",也译为'圆寂'。

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寂灭者,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也。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

扩展资料: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盘,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盘,即无上的菩提果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出自 ??

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什么意思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诸大菩萨,因为照见五蕴皆空,万法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不会对一法有所执着,心中一丝不挂。因为这个原因,不会有得失的痛苦,对一切万有的真相了了分明,所有的事物都是不增不减的,所以不会产生恐怖。(按:我们凡夫之所以恐怖,是因为无法预知未发生的事,无法主宰自己以及身边的事物。大菩萨看破一切法不可得,万法唯心,所以不会再因为迷茫而恐怖)。照见万法的真相,看破了三界万法种种有相,皆是由于颠倒而产生的如同梦想一样的虚幻不实的东西,因此远离这种颠倒执着,达到究竟涅盘的境界,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法身。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4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99672947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pdf

标签:梦想   恐怖   心无挂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