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作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作者是谁写的)

更新时间:2023-03-02 03:25:53 阅读: 评论: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谁写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写。

该句出自唐代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全文部分片段如下: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一、重复,多读;

二、读书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思考,还要真的去用;

三、分享出去(就比如我现在跟大家讲的);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写“践行清单”,读完书之后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有哪些内容是我用得上的?一条条列出来,因为我们是有目的选书和读书的,所以肯定会找到我们用得上的书来读;第二,针对每一条内容,我该怎么办?

我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就要针对答案来规划自己的行动了,我们的行动就是在实践,如此就能为我所用,多次的练习之后,我们读的书就会变成我们的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谁写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韩愈写的,收录于《增广贤文》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努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人物介绍

韩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其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哪位诗人写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的,出自《古今贤文·劝学篇》。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原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谁写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的。

此句在《古今贤文劝学篇》中有收录,是其中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及它的作者是谁?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增广贤文》亦收有此联
  品味读书妙联
  ●韩士奇
  读书人都爱书.自古以来,不少名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互勉.
  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无书不读,便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民族英雄郑成功酷爱读书,他的自勉读书联寓意深刻,颇有韵味:“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清代一些读书对联各道志趣,清新可读.咸丰年间学者王文韶手书一联:“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
  学者孙星衍写有一副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曾有不少人书写此联,张贴于书房,以鞭策自己.
  文学家王士祯爱好读书写作,曾自题书斋联:“书搜万卷,读书求实用;笔剩一枝,下笔尚真情”.
  《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晓岚写有一副对联:“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联中把自己比喻成“蛀书虫”,热爱读书由此可见.
  现代名人的读书对联独具情趣.蔡元培步入仕途仍不忘读书,曾撰写对联悬于书斋:“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
  沈钧儒的书斋也有一联:“立志俯存千载想;闲淡无过五分钟”.他立戒清淡,惜时如金.
  鲁迅在北京“老虎尾巴”书房西壁挂有一副集屈原《离骚》句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鸟之先鸣”.他在《彷徨》的题词也引了《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好是这一联的注脚.
  周恩来读中学时,撰写一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把如何交友,怎样读书说得明朗透彻.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曾写一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把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说得透彻明了.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自己书斋中悬有一联,用以自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高雅美妙的读书对联不胜枚举,常被人们引用的一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一个年轻编辑王芸生之手.
  当代作家柯灵,从小爱好读书,他的书房也挂一副趣联:“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
  参考资料:送你一篇文章,
  回答者:飘逸寒枫 - 秀才 二级 11-25 09:25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4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9875394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作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作者是谁写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作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作者是谁写的).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