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诗配画(中秋节诗配画手抄报图片)

更新时间:2023-03-02 03:23:45 阅读: 评论:0

中秋节诗配画怎么画?

中秋节诗配画怎么画? 01

画出一个诗人站在湖中的船上赏月,月亮又大又亮,把诗写在月亮上。

02

画面内容符合诗的大意,李白深夜赏月,怀念故乡。

03

中秋总是少不了嫦娥的故事,所以可以画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贴合中秋的气氛。

04

诗中写到李白在深夜一个人喝酒吟诗,正好有一轮明月作陪。画也表达出一样的意思就可以了。

05

也可以先写上诗,然后简单的画上月亮、星星,还有代表喜庆的灯笼,传达中秋节欢乐团圆的气氛。

06

海上生明月,所以画上了沙滩、椰子树、辽阔的海面,一轮明月在海面上升上来。

07

诗里说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所以画中也就画上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很贴切。


关於中秋节的古诗配画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8、《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月的诗配画怎么画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在举国欢庆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可以用图画来纪念这美好的节日。来画一幅中秋节的诗配画吧!

材料:笔、纸

1、写上大题目,中秋月,然后左下角可以写一下中秋节的一些感受,右下角写上中秋这首诗。

2、美丽的月亮总是不可少,左上角画上大大的月亮,左下角画上美丽的嫦娥,然后画上玉树,上面写上苏轼的《中秋月》这首诗。

3、《水调歌头》可以说是一首千古绝唱了,这首诗先写上,然后可以写一下大概得意思,再画上苏轼面对明月喝酒的情景。

4、还可以写李商隐的《嫦娥》这首诗,这首诗的意境是非常美的,旁边再画上空中高飞的美丽嫦娥姐姐。

5、中间画上一个大大的月亮,周围画上云彩,在月亮上面写上大题目,中秋月,然后左上角写上这首诗。

6、李白的《古朗月行》非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画上儿童们在一起玩耍赏月的情景;他们都在讨论月亮像什么。

7、李白的《静夜思》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画上李白望月写上这首诗。


五年级中秋节诗配画手抄报

你好,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一、中秋节简介

二、中秋节来历

三、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四、中秋诗词

这几方面可以任选或联系到一起


中秋节手抄报诗词内容: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包括:由来 古诗加词语解释 笑话等
【由来】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古诗】 1、《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2、《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3、《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4、《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可以写:中秋节简介、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诗词等。延展回答:1、中秋节简介: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中秋赏月 ,吃月饼,品桂花糕等4、中秋节传说:吴刚折桂,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5、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于中秋节的诗配画手抄报简笔画

好看的中秋节诗配画手抄报。

中秋节古诗词句。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诗意的句子。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____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____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中秋节的画带古诗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唐·刘禹锡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

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八月十五夜》

唐·殷文圭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八月十五日夜》

唐·裴夷直

去年今夜在商州,还为清光上驿楼。

宛是依依旧颜色,自怜人换几般愁。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中秋月》

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

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唐·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唐·张蠙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

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中秋夜杭州玩月》

唐·张祜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

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中秋月》

唐·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中秋夜玩月》

唐·唐彦谦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中秋月》

唐·曹松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

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中秋月》

唐·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中秋月》

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中秋月》

唐·薛莹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陪友人中秋夕赏月》

宋·王安石

海雾看如洗,秋阳望却昏。

光明疑不夜,清莹欲无坤。

扫掠风前坐,留连露下尊。

苦吟应到晓,况有我思存。

《中秋》

宋·朱淑真

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

欲赏今宵夜,须登昨夜楼。

露浓梧云淡,风细桂香浮。

莫做寻常看,嫦娥也解愁。

《中秋月》

宋·朱淑真

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风转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隔年。

《中秋不见月》

宋·朱淑真

不许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

《中秋玩月》

宋·朱淑真

独占秋光盛,天工信有偏。

清浑千里共,皓魄十分圆。

兔影寒犹弄,蟾蜍老更坚。

只愁看未足,一去又经年。



《中秋闻笛》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中秋夜家宴咏月》

宋·朱淑真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

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雾霭,皓色遍高空。

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

《中秋值雨》

宋·朱淑真

积叶冷翻阶,痴云暗海涯。

楼高劳望眼,天暝苦吟怀。

宛转愁难遗,团圆事未谐。

四檐飞急雨,寂寂坐坐齐。

《中夜》

宋·朱淑真

冯夷捧出一轮月,河伯吹开万里云。寥廓无尘河汉远,水光天影接清芬。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中秋)》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月饼》

苏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望汉月》

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中秋)》

宋·辛弃疾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

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

弦与望,从圆缺。今与昨,何区别。

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

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

更如今,不听尘谈清,愁如发。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

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太常引》

(南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剪梅(中秋无月)》

(南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长相思(绍兴戊辰闰中秋)》

宋 向子諲

年重月,月重光。

万瓦千林白似霜。

扁舟入醉乡。

山苍苍。水茫茫。

严濑当时不是狂。

高风引兴长。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4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9862590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秋节诗配画(中秋节诗配画手抄报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秋节诗配画(中秋节诗配画手抄报图片).pdf

标签:中秋节   手抄报   图片   诗配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