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十四桥明月夜”,描写的是那里的美景?
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中国古代就没有探亲假
在封建社会的许多王朝,统治者为了弘扬孝道,专门针对朝廷官员制定了探亲假制度。
在唐代,如果官员离开原籍远任,在一定年限内便能享受探亲假的"福利"。
古诗二十四桥明月夜描写的是哪里美景?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景点名称
杜牧的诗作24桥明月夜其中24桥是扬州著名景点?
是。
二十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
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所以我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景点中一个地标景观,不过到了扬州也可以观看其他景点,比如瘦西湖,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
扩展资料: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写的是扬州。
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写的是扬州。
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扩展资料:
在扬州,赏月的最佳地点就在瘦西湖,西湖之所以曰“瘦”,一指其长湖如绳,二指其清俏绰约之美。秋日漫步瘦西湖,山寒水冷,秋高气爽,迷蒙柳色,花荫深浓。
闲暇时,我看了定西的水榭、白塔和清云。我走上舞台,走上风景优美的路线,四座桥被烟和雨覆盖着。我爬到楼梯顶端,向四面八方观看风景。我想到了六朝的繁荣。我看见月亮下面的柳树像绿色的烟雾,月亮溶于水,淡淡的月亮,无尽的秋天色彩,让人流连忘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荡;问问桥边的牡丹,它每年会生谁? "。
在扬州,除了瘦西湖是赏月的好地方,你还可以在葛源、河源、竹溪公园等著名的园林中赏月,你不会错过青儿月亮楼的月光。
位于扬州市广陵路263号的青儿月亮楼建于清朝中叶。从唐旭宁的《记扬州》中可以看出,“世界分为三个部分:月夜和流氓就是扬州”。花园里的月光、山光、水、树影和笛声衬托出一点诗情画意。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是哪个湖?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是扬州廋西湖。二十四桥位于今扬州瘦西湖,是上世纪80年代末重建的,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毁于明朝,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桥都不见”的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的确是桥如其名,其桥长24米,宽为2.4米,而桥上的汉白玉栏柱为24根,桥上的台阶也恰为24级,无处不与其名字形成呼应。看似宁静平和的瘦西湖也有其活力四射、激情昂扬的一面。
赏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玉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玉人”,既可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
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在如此秋夜时,每晚在何处教歌女吹箫。这样调侃打趣的口吻,不但写出了韩绰的风流倜傥,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也在字里行间中流露了出来。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4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96743902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的美景(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的美景蚂蚁庄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的美景(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里的美景蚂蚁庄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