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元帅简介介绍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1976),是英国第21集团军群司令,以指挥阿拉曼战役获胜而著称于世。被封为“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蒙哥马利元帅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蒙哥马利元帅简介
蒙哥马利元帅是英国 历史 上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元帅,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非常优秀,所以当时的英国将他任命为陆军元帅,带领当时的英国军队打赢了很多场著名的战役。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蒙哥马利元帅出生在1887年的英国,小的时候因为当地没有正规的 教育 体系,所以他并没有学习的念头。而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他十四岁的时候。在他十四岁的那一年,他的父母将他送到了学校,希望他成为一个有 文化 的人。但是他的表现却并没有让他的父母满意,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不好,文化分数更是差到了极点,所以当时的他只好在 体育 上下苦功夫。在1907年的考试中他 成功 考入了英国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皇家学校学习体育。
从皇家学校 毕业 之后,他顺利的当上了排长并且在随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也换来了非常多的伤口,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的伤非常严重,经过长时间的恢复和锻炼才渐渐变得和正常人一样。蒙哥马利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还曾经两次到中国访问并且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认可。而他对中国的印象也非常好,他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在中国访问的日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蒙哥马利性格
作为英国历史上担任将领时间最长的一位军官,蒙哥马利的一生是值得人们尊敬的。蒙哥马利很小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贪玩的小孩,他的文化课成绩非常糟糕,上课的时候他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主动学习,但是蒙哥马利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蒙哥马利的性格非常好。
蒙哥马利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体育素质非常好的人,所以在升学考试中他的体育成绩占了很大的比重,他顺理成章的被 军事 学校录取。学成出来后他便当上了军官。但是在当军官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主动申请进修,这一点表明蒙哥马利性格是非常稳重的。其次蒙哥马利是一个很谨慎也很专业的军事家,在每一次战争之前他总是准备得非常充分。无论是在军事战略、后勤补给还是人员分配上他都会做出非常详尽的计划,以保证战场上的万无一失。但是蒙哥马利的谨慎并不是畏首畏尾,作为一个将领他具有非常坚韧的品质。
在一战期间他受了非常严重的伤,但凭借信念他最终战胜了病魔,在他年长的时候虽然经常生病,但是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由此可见,蒙哥马利性格中除了稳重谨慎两个特点之外还有坚韧这个特点。众所周知,蒙哥马利早期的仕途并不是很顺利,直到二战之后他才显露了名声,而他之所以能坚持到二战,和他坚韧的性格离不开,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性格成就了他。
蒙哥马利去世时间
在1976年的时候在英国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有杰出奉献的蒙哥马利去世了。蒙哥马利是英国著名的元帅,他领导英国军队获得了多次战争的胜利,功勋卓著。
蒙哥马利的一生都在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做着贡献,他去世的时候已经八十八岁了。有关羽蒙哥马利去世的消息是在1976年3月份传出来的,当人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感到非常的悲痛。蒙哥马利去世之后很多人都慕名来看望他。有关于蒙哥马利去世的具体原因有很多说法,但是其中可信度最高的还是在蒙哥马利年老的时候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因为病痛的折磨夺去了他的生命。蒙哥马利的身体之所以在年老的时候出现问题,和他之前在战场上受的伤有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蒙哥马利受了非常严重的伤,耗费了很长时间才将身体调理了过来,但到底还是留下了病根,所以在年老之后,便爆发了出来。而由于年老之后,身体的抵抗力大不如前,所以 疾病 爆发之后,蒙哥马利已经无法抵抗,最终在1976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蒙哥马利去世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为虽然他已经老的不足以上战场了,但是他却有丰富的实战 经验 可以提供给英国的军队。所以说,失去了蒙哥马利,英国相当于失去了一部卓著的军书。
蒙哥马利的资料
享誉世界的加拿大女作家,擅长小说创作。代表作品为《绿山墙的安妮》,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中文名:露西·莫德·蒙格玛丽外文名:Lucy·Maud·Montgom别名:露西国籍:加拿大民族:加拿大人职业:作家1874年11月30日,露西·莫德·蒙哥玛丽(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两岁时,母亲克拉拉·伍尔纳·麦克内尔·蒙哥马利(Clara Woolner Macneill Montgomery)死于肺结核,作为商人的父亲休·约翰·蒙哥马利(John Montgomery)不久便再婚并搬离了爱德华王子岛,后定居于加拿大的西部地区,小露西则交由外祖父母抚养。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的小露西,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可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自幼喜
露西 蒙哥马利[1]
爱文学的她,九岁时开始写诗,十五岁时写的一篇作文获全加作文竞赛三等奖,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1890年,露西被送到萨克其万的亚伯特王子城与父亲、继母一起生活,然而在一年后,她便又返回了外祖父母的家,再度与他们一起生活。1893年,露西在卡文迪许完成了学业后,她仅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便在夏洛特敦威尔斯亲王大学完成了一个预计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课程,而且获得了教师职照。在1895年与1896年间,她在新斯科细亚哈利法克斯市的戴尔豪斯大学研习文学。在几个爱德华王子岛上的学校担任教职之后,露西于1898年回到外祖父母位于卡文迪什的家,不过当时她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了。1901年与1902年间,她在哈利法克斯的先锋报(Chronicle)与回声报(Echo)工作了一段时间。其间,她的两次热恋经历双双不快告终。在1902年,露西为了照顾外祖母,所以再度回到卡文迪许。在这段时间开始写下她的第一部著作——《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处女作在遭到五次退稿后,终于在1908年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相中,并一跃成为畅销书,一年中重印六次,第二年英国版也印刷了十五次。1906年,露西秘密地跟不久就要去苏格兰进修的牧师埃文·麦克唐纳(Ewan Macdonald)订婚,在1911年7月5日,也就在她的外祖母去世不久之后,两人结婚。因为麦克唐纳任职于安大略利斯克代尔(Leaskdale,位于现在的欧克斯桥地区内)的圣保罗长老会教堂,所以他们举家迁移到安大略。婚后,他们总共有3个儿子:切斯特·卡麦隆·麦克唐纳(Chester Cameron Macdonald,1912年-1964年)、史都华·麦克唐纳((Ewan) Stuart Macdonald,1915年-1982年)与休·亚历山大(Hugh Alexander,1914年)。最小的儿子休·亚历山大于生产时死亡,这件事可能成为了女作家书中安妮的第一个孩子死亡(《梦中小屋的安妮》)的灵感。她在利斯克代尔的牧师住宅中创作了接下来的11本著作。这栋牧师住宅后来被卖给教会,而现在则成为了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博物馆(Lucy Maud Montgomery Leaskdale Man Muum)。在1926年,蒙哥马利全家搬到了位于现在安大略荷顿山地区的住所(现在是蒙哥马利纪念花园,可以从7号公路看到这个花园)。1942年4月24日,露西因冠状动脉血栓症病逝于多伦多,享年68岁。丧礼于长老会的教堂举行,在绿山墙农舍守夜之后,被葬于卡文迪许社区公墓。一年后,她丈夫也在此伴之长眠。
露西的小说处女作《绿山墙的安妮》俘虏了众多女孩子的心,千百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里,希望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有趣的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金贵文字也挤在成堆的信件中,老吐温晚年虚弱凄凉,安妮的故事照亮了他的苦境。他激动快乐地写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在读者的鼓励和支持下,露西认真地一本一本地把安妮的故事写成了系列。作为妻子和母亲的露西,除了负责一切家务事外,还担当起牧师太太的所有“社会工作”,如主日学校、圣诞演出、与各种各样的人谈心……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她每天还坚持挤出几个小时来阅读与写作,一辈子耕耘成果累累,共创作了二十多种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诗歌、自传,还有十卷尚未出齐的私人日记。包括没有被出版的作品在内,露西一生的著作总共超过500部,她主要的著作被收藏在安大略的圭尔夫大学。从1980年代开始,她的所有日记逐渐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所出版。1934年:《Courageous Women》诗1887年:《蒙哥马利诗集》(The Poetry of Lucy Maud Montgomery)1916年:《夜巡警卫》(The Watchman & Other Poems)自传1917年:《险峻的道路》(The Alpine Path: The Story of My Career)1889年~1942年:《蒙哥马利日记选集》(The Selected Journals of L.M. Montgomery)1908年:《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1909年:《少女安妮》(Anne of Avonlea)1910年:《果树园小夜曲》(Kilmeny of the Orchard)1911年:《说故事的女孩》(The Story Girl)1913年:《黄金岁月》(The Golden Road)1915年:《女大学生安妮》(Anne of the Island)1917年:《梦中小屋的安妮》(Anne's Hou of Dreams)1919年:《彩虹幽谷》(Rainbow Valley)1921年:《壁炉山庄的丽拉》(Rilla of Ingleside)1923年:《新月的艾米莉》(Emily of New Moon)1925年:《艾蜜莉的诗样年华》(Emily Climbs)
1926年:《蓝色城堡》(The Blue Castle)1927年:《艾米莉之恋》(Emily's Quest)1929年:《玛丽哥尔德的魔术》(Magic for Marigold)1931年:《纠缠的命运》(A Tangled Web)1932年:《银色森林的芭特》(Pat of Silver Bush)1935年:《芭特姑娘》(Mistress Pat)1936年:《风吹白杨的安妮》(Anne of Windy Poplars)1937年:《山丘之家的简》(Jane of Lantern Hill)1939年:《壁炉山庄的安妮》(Anne of Ingleside)短篇故事集1912年:《安妮的友情》(Chronicles of Avonlea)1920年:《安妮的阿冯利记趣》(Further Chronicles of Avonlea)
1974年:《永恒的安妮・雪丽》(The Road to Yesterday)1979年:《医生的恋人》(The Doctor's Sweetheart)1988年:《安妮!与我同行》(Akin to Anne: Tales of Other Orphans)1989年:《海滨恋曲》(Along the Shore: Tales by the Sea)1990年:《Among the Shadows: Tales from the Darker Side》1991年:《After Many Days: Tales of Time Pasd》1993年:《Against the Odds: Tales of Achievement》1994年:《At the Altar: Matrimonial Tales》1995年:《Across the Miles: Tales of Correspondence》1995年:《安妮的圣诞节》(Christmas with Anne and Other Holiday Stories)著作非小说1934年:《Courageous Women》诗1887年:《蒙哥马利诗集》(The Poetry of Lucy Maud Montgomery)1916年:《夜巡警卫》(The Watchman & Other Poems)自传1917年:《险峻的道路》(The Alpine Path: The Story of My Career)1889年~1942年:《蒙哥马利日记选集》(The Selected Journals of L.M. Montgomery)
伊丽莎白·蒙哥马利以什么着称?
已故的伊丽莎白·蒙哥马利(Elizabeth Montgomery)以其长期畅销的热门歌曲“ Bewitched”而闻名。她的电视节目公然从经典电影《我嫁给女巫》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该节目历时8个赛季,比任何《星际迷航》系列都要长,甚至连著名的节目如St. Elwhere,Hill Street Blues或数十个节目中的任何一个都受到批评。
于1964年首播,《醉汉》从未停播过,在大多数市场上仍获得很高的评价。实际上,蒙哥马利在其他节目中也扮演过角色。萨曼莎(Samantha)和达琳(Darrin)在动画系列的一集中是打火石的邻居。她在电影《摇滚二重奏》中的扬·迪安(Jan)和迪恩(Dean)的电影中饰演了萨曼莎(Samantha),并与波南萨的卡特赖特夫妇(Cartwrights)一起在有趣的商业广告中演出。蒙哥马利很高兴带领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阵容并与观众保持联系。
令人遗憾的是,演出确实把观众视为理所当然。每个人都知道有两个达林人,但也有两个克拉维兹夫人和两个路易丝·泰特。
当扮演克拉拉姨妈的出色女演员玛莉安·洛恩去世时,她被一个相似的角色埃斯梅拉达取代。
1966年当节目转为彩色节目时,他们通过重新拍摄已经以黑白方式播放的脚本来节省金钱。
但是粉丝们并不介意,这是电视经典。
但是她远不止于此!
美丽的蒙哥马利女士起初是个女郎,
电影明星罗伯特·蒙哥马利的女儿,她在早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曾在50年代和60年代最负盛名的作品中演出,包括剧场90,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礼物,卡夫剧院以及在年轻的查尔斯·布朗森对面的令人难忘的暮光区。
那场秀对粉丝们来说是必须的。一场核战争摧毁了所有人,几年后,美国幸存者亚当遇见了俄罗斯幸存者夏娃。您可以猜测其余的内容,但它的功能强大且功能强大。
在被迷惑之后,蒙哥马利被誉为电视电影中的女王。可悲的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电视电影在今天还不为人所知,大多数粉丝都认为她在迷惑之后就掉下了地球。
但是她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既然有些电影比其他电影要好,她在《迷惑》之后的第一部作品是《受害者》。工厂电视惊悚片的运行。她做的很棒,但并不十分出色。
但是在1974年,她用电影“强奸案”震惊了观众。她扮演被殴打的典型妻子和母亲。但是折磨真的开始了,因为她在考试中被贬低并在证人席上被羞辱。年轻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这就是70年代受害者的情况。受害者倡导者称赞这部电影是为了提高人们对破碎系统的认识。为了真实起见,这部电影包含了一个袭击者回来的场景,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网络试图削减它,感觉它太多了。蒙哥马利威胁说,如果被割伤,它会走路。
她紧随其后的是令人惊讶的图形“丽兹·博登的传说”。
这部电视电影非常成功,因此被重新编辑为欧洲市场的故事片。在那个版本中,现年41岁的蒙哥马利很喜欢做裸体表演。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的一生是怎样的?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4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成绩低劣,但体育成绩极棒。1907年奇迹般地考入了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08年12月毕业后,加入了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当一名少尉排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曾负重伤,差点送命。1918年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一级参谋。1920年1月,蒙哥马利跨进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大门,同年12月毕业后,参加过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
1937年起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因带兵有方,得到当时南部军区司令韦维尔的赏识。1938年10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调回国内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第3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蒙哥马利曾参加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升任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莱曼地区。1941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将军为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得到丘吉尔的支持,英国的密码破译专家向他提供隆美尔的战术计划的全部概况。蒙哥马利精心积聚力量,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阿拉曼地区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扭转了北非的战局。他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随后第8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晋升为陆军上将。
1943年7月,他率英军第八集团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12月,协同美军实施进军意大利南部的战役。
1944年1月,调任第21集团军群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1944年6月,蒙哥马利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9月1日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后,率领英国和加拿大部队转战法、比、荷、德。1944年9月指挥制定计划并指挥市场花园行动作战,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
1945年他指挥第21集团军群横渡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5月他代表盟军在吕讷堡荒原接受德军北方兵团的投降,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
1946年成为嘉德勋爵士并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1948~1951年任西欧联盟常设防务机构主席。1951~1958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
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他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
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1960年5月24日,蒙哥马利访华。5月27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上海会见了蒙哥马利。1961年9月蒙哥马利第二次访华。这一次中国外交部做了周密安排:9月9日至20日访问包头、太原、延安、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武汉,回北京后由周恩来跟他会谈,届时再同毛泽东见面。周恩来还特意要熊向晖以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的名义参加接待小组,陪蒙哥马利去外地。周总理说:"要放手让蒙哥马利看,旧中国遗留下的贫穷落后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都是客观存在的,让他自己看后去做结论,从本质上了解中国。"
1976年3月25日,在英格兰汉普郡奥尔顿逝世。终年89岁。
蒙哥马利著有《蒙哥马利回忆录》、《通向领导的道路》、《战争史》等书。
蒙哥马利元帅(1887~1976)因打败“沙漠之狐”隆美尔成就了一世英名,但他的爱情之路却相当坎坷。蒙哥马利年青时讨厌社交生活和宴会,全身心地扑在了事业上,因此他认识的女性寥寥无几,到了38岁仍然没有结婚。有的人开玩笑说:“军队就是蒙哥马利的妻子。”然而这一切在1926年发生了改变。
这年1月,蒙哥马利来到了有“欧洲屋脊”之称的瑞士度假。一天,蒙哥马利望着白雪皑皑的远山,思绪如潮,兴致盎然,他把雪捏成结实的雪团,朝不远处的一个木桩砸去。雪团与木桩撞击,瞬间变成了雪花,颇有一番情趣。这时,他突然听到一位女性叫“好”的声音。他回头一瞧,一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眼前,他顿时被这位充满活力的女性所吸引。但一向不懂得怎么与女人打交道的蒙哥马利,一时不知所措,错过了表白的机会。
回到英国后,蒙哥马利始终对那次邂逅念念不忘。一年以后,蒙哥马利忍不住再次来到瑞士,寻觅那个令他神魂颠倒的女子。也许是天赐姻缘,蒙哥马利恰好又在同一个地方遇到那个深深印在他脑海中的可爱女子。
这一回,蒙哥马利了解了她的一切。她名叫贝蒂,丈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留下两个男孩儿。蒙哥马利一方面对贝蒂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又为她的坚毅、温柔、端庄和纯真所吸引。蒙哥马利丝毫没有嫌弃这位曾结过婚,又带着两个孩子的女性。随着两人的交往日甚,蒙哥马利愈发不能自拔,终于鼓起勇气对贝蒂表白了自己的爱意,贝蒂愉快地接受了蒙哥马利的爱。1927年7月27日,40岁的蒙哥马利与39岁的贝蒂喜结良缘。
结婚以后,蒙哥马利与贝蒂相亲相爱,一家人生活得甜甜蜜蜜。第二年,蒙哥马利喜得贵子,取名叫戴维。这个金发碧眼的小男孩儿十分招人喜爱,为这个本来就很幸福的家庭增添了新的快乐,也让蒙哥马利领略到更多的生活乐趣。
然而贝蒂自从生了戴维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好。1937年的一天,贝蒂在陪儿子玩耍时不慎被一只虫子叮了一下,当时贝蒂并没有在意,谁知当晚她的腿就开始肿痛,不得不被紧急送到医院就诊。诊断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她竟然得了败血症。蒙哥马利闻讯后心如刀绞,此后他尽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医院,给妻子以体贴入微的照顾和感情安慰,但妻子的病情却日渐严重,毒素沿着贝蒂的腿慢慢向上蔓延。在征询蒙哥马利的意见后,医生给贝蒂做了截肢手术,但病情仍未好转。1937年10月19日,贝蒂安然死在蒙哥马利怀中。
爱妻的病逝对蒙哥马利是一个沉重打击,使他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从此,他把对妻子的深爱转到了儿子身上,并且用主要精力专心研究战争,投身于的事业上。当几年后蒙哥马利从失去妻子的悲哀和痛苦中恢复过来时,有些人悄悄在私下议论:“蒙哥马利大概又要结婚了。”蒙哥马利听后说:“我不相信一个人能有两次恋爱,像我对贝蒂这样的爱,永远不可能有第二次。”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一直到他1976年逝世为止,蒙哥马利再没有对任何一位女性动过心。
为什么蒙哥马利元帅的绰号叫“蒙蒂”?
“蒙蒂”,是对蒙哥马利的爱称,来源于其名字的缩略称呼。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
蒙蒂:Monti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享年89岁),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
蒙哥马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88名。
蒙哥马利还有一个外号是“猎狐手”,这个外号非常著名。那么蒙哥马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外号呢?既然他是“猎狐手”,那么肯定就会有一个所谓的“狐”了。这个“狐”,就是有“沙漠之狐”的德国将领隆美尔。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1942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将军为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得到丘吉尔的支持,英国的密码破译专家向他提供隆美尔的战术计划的全部概况。蒙哥马利精心积聚力量,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阿拉曼地区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击碎了纳粹不可打败的神话,而且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随后第8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晋升为陆军上将。蒙哥马利将军战胜了有“沙漠之狐”称号的隆美尔,所以就有了蒙哥马利外号“猎狐手”。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个人作品
1908年:《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
1909年:《少女安妮》(Anne of Avonlea)
1910年:《果树园小夜曲》(Kilmeny of the Orchard)
1911年:《说故事的女孩》(The Story Girl)
1913年:《黄金岁月》(The Golden Road)
1915年:《女大学生安妮》(Anne of the Island)
1917年:《梦中小屋的安妮》(Anne's Hou of Dreams)
1919年:《彩虹幽谷》(Rainbow Valley)
1921年:《壁炉山庄的丽拉》(Rilla of Ingleside)
1923年:《新月的艾米莉》(Emily of New Moon)
1925年:《艾蜜莉的诗样年华》(Emily Climbs)
1926年:《蓝色城堡》(The Blue Castle)
1927年:《艾米莉之恋》(Emily's Quest)
1929年:《玛丽哥尔德的魔术》(Magic for Marigold)
1931年:《纠缠的命运》(A Tangled Web)
1932年:《银色森林的芭特》(Pat of Silver Bush)
1935年:《芭特姑娘》(Mistress Pat)
1936年:《风吹白杨的安妮》(Anne of Windy Poplars)
1937年:《山丘之家的简》(Jane of Lantern Hill)
1939年:《壁炉山庄的安妮》(Anne of Ingleside) 1912年:《安妮的友情》(Chronicles of Avonlea)
1920年:《安妮的阿冯利记趣》(Further Chronicles of Avonlea)1974年:《永恒的安妮・雪丽》(The Road to Yesterday)
1979年:《医生的恋人》(The Doctor's Sweetheart)
1988年:《安妮!与我同行》(Akin to Anne: Tales of Other Orphans)
1989年:《海滨恋曲》(Along the Shore: Tales by the Sea)
1990年:《Among the Shadows: Tales from the Darker Side》
1991年:《After Many Days: Tales of Time Pasd》
1993年:《Against the Odds: Tales of Achievement》
1994年:《At the Altar: Matrimonial Tales》
1995年:《Across the Miles: Tales of Correspondence》
1995年:《安妮的圣诞节》(Christmas with Anne and Other Holiday Stories) 1887年:《蒙哥马利诗集》(The Poetry of Lucy Maud Montgomery)
1916年:《夜巡警卫》(The Watchman & Other Poems) 1917年:《险峻的道路》(The Alpine Path: The Story of My Career)
1889年~1942年:《蒙哥马利日记选集》(The Selected Journals of L.M. Montgom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