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3-02 02:11:07 阅读: 评论:0

给教师的建议怎么写?

给教师的建议写法可以如下:

1、学校开展的两次家长授课活动,内容好,形式丰富。希望学校多进行这样的家长授课活动。

2、通过对学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介绍,家长对学校的工作充分肯定。尤其是学校特色活动,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家长汇报,家长反馈好。

3、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的资源有效开展家校联谊活动。

4、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增加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开展家长、学生、老师互动,多渠道交流。

5、利用网络,把学校、班级的活动、计划、内容等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动态。

6、每个月给孩子写一些评语。平时对学生的评价写在家庭作业本上,便于家长配合督促。新区校建立反馈表,每周一次,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

1、自信工作,不要谈虎色变

提高信心,理性淡定工作。教育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工作,面对众多的生命个体,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教育难题,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育人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假如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狼似虎,那么就请你不要谈虎色变。一定管控好自身情绪,做到先稳定好自己,保持理性淡定,再处理事情。

2、善始善终,不要虎头蛇尾

有条不紊,善始善终。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体能,而且需要不断地闪现智能,实现在教育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每个孩子优质成长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3、言行得当,避免骑虎难下

注意自身修炼,展现语言温情。新时代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的希冀,学校的希望,社会的期待,给孩子带来了许多成长的压力。

4、学会欣赏,多元激励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孩子,一定不要只用成绩去对一个孩子下结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陶行知的话应该深深印刻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脑海里。要永远给孩子希望,给孩子动力,给孩子鼓舞,给孩子帮助,激发斗志,激活潜能,激励成长。

5、酷爱学习,助你如虎添翼

学习让你锦上添花。教师这个行业是有自己的独特性的,虽然教师是个普通人,有平凡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是面对顽劣的学生,就算心里再厌恶,尖酸刻薄鄙夷的话也不能说出口,只适合烂在心里。

6、当老师一定要记住: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身教永远重于言传。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教龄长短不等于教育贡献大小。教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与缺、长与短,扬长优势,补齐短板,提升育人本领。


《给教师的建议》50

50、关于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

打卡时间:2月10日-2月11日

1、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让作者遗憾的自相矛盾的现象是什么?

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是:教育别人孩子的教师,却没有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2、避免这种自相矛盾现象,作者给当教师的父母亲提了哪些意见?

01、不要把学校的氛围带到家里

001、明确教师在家里的身份(父亲或母亲)

对你自己的孩子来说,在家里的你既不是老师,也不是班主任,而首先是父亲或母亲。因此,不要把家庭变成小型的学校,尽可能别把学校的气氛带到家里去,这是为了让你和孩子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

002、避免让孩子带有“教师气”

教师应把自己许多传统的习惯和做法留在学校里,为的是避免使自己的孩子带有“教师气”。如果你的孩子熟悉了解教师职业的全部细节,知道教师的工作是怎么回事,它与什么有关系,教师怎么做对,怎么做不对;教师就是有权做什么和无权做什么,那就很不好。

003、教师绝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的评论某些学生和教师。

因为教师的孩子要是听多了这类议论,就会变得傲慢起来,会滋长出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别的学生条件优越。他们往往会对老师说话粗暴无礼,以后对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到那个时候,这些家长即便是有经验,有才智的教师,也会失掉对孩子的权威。

004、不要把教学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到家里来

如果你在学校里,因为对教学过程的某方面或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生了气,情绪很激动,切不要把这种情绪带到家里来。因为这对你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榜样,如果儿童从幼年起就看到学校跟父亲或母亲带来的只是种种不快,他们就会逐渐产生对教育工作的反感。这种情绪的恶劣后果,不仅是使你的孩子长大后不想当老师,实际上更甚:学生如果对教师工作怀有反感,就会逐渐变成口是心非,夸夸其谈的人。

02、尽可能把你自己的孩子编到同事任教的班里,而别编在自己的班里

这能使作为父母亲的你们更亲近自己的孩子。

03、教师需要有专门教育子女的时间

作为教师的你,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聊聊天,同他一起读读书,到大自然去散散步。这对于作为父亲的来说,尤为重要。

04、培养自己的孩子具有爱劳动,爱读书,爱科学的好思想

教师的劳动就其自身的性质来说是一种品德崇高的榜样,要让你们的子女感到你们的劳动和你们对别人命运的热心关怀是高尚的。

05、  教师应有自己的藏书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教师的孩子一旦上学,就要给他留出书架,要教育他热爱读书,尊重文化珍宝。

3、作为一名教师,你准备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准备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谦逊善良、热爱学习、勤奋刻苦、乐观开朗的人。

生活并非易事。他来人间一趟,必定要历尽千辛万苦,那么我希望他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不被任何苦难打倒。世间财富瑰宝,对他来说最宝贵的是自己的大脑。纵有一天离开了父母,他也能在这世上独自生活下去,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养成勤思好学不耻下问的习惯,成为一个终身成长者。

4、本节内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儿童从幼年起就看到学校给你父亲或母亲带来的只是种种不快,他们就会逐渐产生对教育工作的反感……学生如果对教师工作怀有反感,就会逐渐变成口是心非,夸夸其谈的人。”

“教师绝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的评论某些学生和教师。”

感悟:

这一节内容读得太震撼了。我常常在儿子面前抱怨自己很辛苦、工作让人痛苦等事情,现在看来幸好我及时读到这一内容,不然以后我的儿子可能成为一个愤青或夸夸其谈的人。

我也会经常在孩子面前评论学生,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这也会让孩子养成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习惯。

闲谈莫论他人,静坐长思己过。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正是要重视老生常谈。教育,是以身作则,这也是老生常谈。

那么,让我们把以上这一切老生常谈行动起来!

给教师的建议5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要正确分析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

有一些关键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让学生准备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的保持在记忆里的资料,比如一些重要的公式、结论、规则、定理等。

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资料,另一方面要有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的来源。

所有的教师要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所以教师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

今日份感悟:

我所理解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五条建议,其实就是,各学科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记录的笔记。

这些笔记就是教师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来的,需要学生识记和记熟的知识。

学生记录下来之后,再结合练习实践,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也就是通过思考更好地掌握知识。

举个例子,语文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正确背诵和积累一些古诗文之外,也需要掌握一些做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这些方法技巧和规律就是需要让学生平时做好笔记,并牢牢掌握,做题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也就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给教师的建议-27

给教师的建议第27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请认真考虑一下,你的每一个学生是怎样以及在哪里利用(不是“渡过”而是“利用”)他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的,而且要利用的合理。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可能你在很边远偏僻的地方工作,可能你那个村庄和文化中心要相距数千公里,学校里也许会有许多欠缺——但是如果你那里有一个书籍的王国,你就可能把工作提高到这样的教育学素养的水平,并且取得这样的成果,使之不次于在文化中心地区的工作。你也不要担心由于学生迷住了看书,而是他们学不到知识。

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他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遨游。

第二个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爱好的发源地,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具备这个条件,才可能特别喜欢一门学科,才可能发挥智力的积极性。

学生怎样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老师们一定要使自己的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

《给教师的建议》观点1

建议一: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1、教师要善于明确: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3、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4、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5、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

建议二: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1、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2、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建议三: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1、给小学教师的建议

(1)所有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

(2)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读和写。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如果学生并不知道他究竟在哪一点上落后,以及需要何种程度的帮助,那么教师就应当主动地找他个别谈话。)

(3)学生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能否顺利地学习,还有赖于他在低年级时,在多大程度上学会了迅速而有理解地书写,以及这种技能怎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所讲述的内容,而同时还要把他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建议四: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1、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

2、首先,要注意基本读写能力。

3、接着,作业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里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

4、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

建议五:“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1、分析知识的内容,把其中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

2、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

3、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

4、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5、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材料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

建议六: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1、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2、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同时,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

建议七: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1、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

2、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地极其细腻地感情色彩。

3、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地手段而活跃在儿童地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他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建议八:关于获取知识

1、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2、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4、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察觉的那些交汇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激发求知的愿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4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9426792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pdf

标签:建议   教师   读后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