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能力

更新时间:2023-03-02 01:52:04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社交能力

关于社交的含义问题,若以学究式的态度去探讨和研究,固然可以作出不下数十种定义,但从一般含义上说,所谓社交,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结识、相互理解、相互作用。它是人的思想、观念、兴趣、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交流过程,其目的在于沟通、协调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所谓社交能力,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从而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联系的一种能力。

人们的社会交往,可以说是个体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发展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交往的作用和意义。现实生活中的无数事例说明,社交能力是现代人必须重视和掌握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在这一方面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未来的前途和发展。

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提出,社会发展到当今之世,从经济上看,全球性的互相依赖将加强,这就要求我们考虑问题时要胸怀全球。经济上的这一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变化。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高技术必然会引起高情感,而高情感,又必然会引起人们对相聚在一起的需要。”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交生活不仅不会削弱,恰恰相反,只会日见其强化。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技巧,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社交能力?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社交能力有哪些

社交能力有:人际感受能力、人事记忆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像力、风度和表达力等。
1、人际感受能力
人际感受能力是指对他人的感情、动机、需要、思想等内心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自己言行影响他人程度的感受能力。
2、人事记忆力
人事记忆力是记忆交往对象个体特征,以及交往情景、交往内容的能力。总之,是记忆与交往对象及其交往活动相关的一切信息的能力。
3、人际理解力
人际理解力,即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的能力。人际理解力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工作技巧,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之一。
4、人际想像力
人际想像力是从对方的地位、处境、立场思考问题,评价对方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5、风度和表达力
风度和表达力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表现。指与人交际的举止、做派、谈吐、风度,以及真挚、友善、富于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是较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表现。

什么是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觉察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在社交时应主要掌握以下心理原则:

1、互酬原则

人际交往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因此,在我们的交往中,应该常常想到“给予”而不是“索取”;相反,如果取而不予,就会失去朋友。

2、自我袒露的原则

一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关闭更能使人感到满足,而且,这种好的感觉也会再次传染给别的人。

3、真诚评价的原则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互相议论、互相评价,对人评价的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如果恶意诽谤,口是心非,或者阳奉阴违,了会遭致别人的不安与反感。最后是互利性的原则。要解决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就要采用互利的原则,“互利”就是矛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际交往能力


什么叫社交能力

也就是适应能力跟人际交往能力。通俗的讲 叫 平时间 的为人处事。
而这种能并不是天生的,经过锻炼,揣摩各行各业人物的心态,然后对其症下其药,并通过书籍给予帮助这种能力会快速的得到提高。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4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9312489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什么是社交能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什么是社交能力.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社交   能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