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内容(幼儿园养成教育内容)

更新时间:2023-03-02 01:18:03 阅读: 评论:0

养成教育内容是什么?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

中小学教育即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养。这既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两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我国针对所在山区学生“性子野、习惯差”一实际情况,在“重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上做了一些较为实在的具体工作,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养成教育要多肯定孩子

每个人都有被肯定的心理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源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周围人给他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会在生活中树立起自信心来。

反之,如果周围的人总是给他传递一些消极的评价,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无能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一次小小的赞扬、鼓励,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是终生的。


养成教育内容是什么?

养成教育的内容:

1.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深入开展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2.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3.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4.“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5.专项治理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学校在日常学生德育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德育专项治理活动,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进行一个主题的专题治理。

养成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更是学校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德育是从抓养成教育开始的,从培养一系列的具体行为习惯着手的。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基础。


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养成教育包括课内习惯、课外习惯、家长配合。具体如下。

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小至上课的一个坐势,大至学习某类固定课型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要求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

课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主渠道在课外;主方法多示范、多指导。另外多开展一些活动。

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其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中小学生自觉性、持续性较差。中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监督、督促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

主要介绍:

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东西。对于课外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既有阶段性,又有侧重面。即在某个阶段主要解决什么不良行为或形成什么良好习惯,我们都有一个侧重。这个侧重每位老师心中都要有数,以便统一步子,取得最佳效益。

阶段性的潜伏期,我们视养成其习惯难易程度而定。容易纠正的不良行为,或能很快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如:熟人见面互相问好,潜伏期短些;对于一些较难改正,顽固性的坏行为,或短时间较难形成良好习惯的行为,一些本性的行为,潜伏期一般要长一些。

其目的是一个实现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另外,我们非常注重榜样的示范。每隔一个潜伏期,我们都要进行一次评比小结,每次小结,我们都要评出一、二个典范。这个总结评比除了鼓励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八大养成教育,系指中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是:

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
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按时借阅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1、在家里,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服从组长分配,与其他组员合作,共同完成清扫教室、卫生区的任务。
3、自己洗手、洗脸、洗手绢和小衣服。自己削铅笔,自己叠被子,叠衣服,自己收拾床铺,整理书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在家里不任性,自己的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
2、未经允许,不乱动乱翻别人的东西,进入他人房间先轻敲房门,别人同意后才可以进入。
3、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4、注意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收听、收看新闻。
5、每日三餐按时进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饮暴食,朴素节俭,不乱花钱。
6、谦虚、诚实、待人诚恳,与人交往重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说做一致,不说谎话,不骗人,有错就改等
八、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1、遵守交通规则,上下学靠右行,不闯红灯,不在路上追逐打闹。
2、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电,不乱动家用电器,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3、注意饮水安全卫生,不喝生水。
4、学会如何预防传染病,学会防骗,学会地震和各种灾难来临时时如何保护自己。
5、不进营业性网吧、歌厅等。


幼儿园养成教育内容是什么?

幼儿园养成教育内容是如下:

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

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1、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谦恭礼让,注重礼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团结同学,真诚相待。着重培养学生遇见师长 、同学、朋友能主动问好;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在校园内及校外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秩序,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2、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引导学生科学预习、规范书写、广泛读书、积极思维、踊跃表达、主动学习。着重培养及时预习、复习,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勤于探究、乐于合作,规范读写姿势,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整理错题、总结反思等学习习惯。

3、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引导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有秩序,作息有规律。着重培养学生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不乱吃零食,穿着得体,不乱花钱;勤做家务,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文明上网,不登录浏览不健康网页,不沉迷网络游戏,不随意发布、传播不良不实信息。

4、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养成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定时理发、早晚刷牙、衣着整洁、饭前便后洗手、爱护眼睛、坚持做眼保健操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涂、主动捡拾杂物等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5、安全自护习惯的养成。

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争道抢路,主动礼让;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不随便轻信陌生人等安全自护习惯。

6、为人处事习惯的养成。

教育学生养成言而有信,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惜时守时,做事有计划,讲究方法;勇于负责,做了错事能主动承认并改正;借东西要按期归还,损坏了要按价赔偿;与人友善交往,不打人骂人,不随意给别人起绰号,不歧视老弱病残。

扩展资料:

养成教育的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4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9108388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养成教育内容(幼儿园养成教育内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养成教育内容(幼儿园养成教育内容).pdf

标签:内容   幼儿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