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兵必胜的意思(哀兵必胜的意思解释)

更新时间:2023-03-02 00:13:44 阅读: 评论:0

“哀兵必胜”是什么意思?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
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
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哀兵必胜是什么意思

“哀兵必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常用以鼓励处于劣势的一方要建立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在句中作主谓式、作谓语;用作褒义。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州。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该成语从军事学的角度谈了“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老子以“主”“客”比喻战争中的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主即侵略者,是主动发动进攻的一方;客即被侵略者,是被动应战的一方。“行无行”,犹如“为无为”,是老子道的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行无行”就是遵“道”了,因此也能得道多助。以退为进,以静制动,是战争的最高指导原则。

哀兵必胜是什么意思 哀兵必胜的解释

1、哀兵必胜,汉语成语,拼音是āi bīng bì shèng,意思是指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常用以鼓励处于劣势的一方要建立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2、成语出处

《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哀兵必胜什么意思

哀兵必胜释义: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拼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出处]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哀兵必胜的意思是什么?

哀兵必胜,汉语成语,拼音是āi bīng bì shèng,哀兵必胜的近义词是师直为壮,那么哀兵必胜的意思是什么呢?

1、 意思:是指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常用以鼓励处于劣势的一方要建立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2、 成语出处:《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 示例: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十回:“不,哀兵必胜!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

关于哀兵必胜的意思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哀兵必胜的意思是什么?

原意为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虽在不利的情况下,也一定能够打胜仗。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形容受压迫受欺凌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也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一方必然胜利。原指兵力相当的两军对垒,心情悲愤的一方必胜。一说,“哀”有慈爱、怜惜的意思,“哀兵必胜”又可以解释为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必胜。所以《老子》六十七章中说:“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722487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哀兵必胜的意思(哀兵必胜的意思解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哀兵必胜的意思(哀兵必胜的意思解释).pdf

标签:哀兵必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