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鱼服意思是什么
白龙鱼服的释义: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白龙鱼服,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lóng yú fú。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白龙鱼服的造句
1、随便走走而已,见此处人来人往的分外热闹,便停下来看看,不想却碰到陛下做白龙鱼服之行。
2、权翰林穿着儒衣,正似白龙鱼服,掩着口只是笑,连权忠也笑。
3、这公子,白龙鱼服,帽嵌玳瑁宝珠,衣饰金丝銮缕,眼是三角丹凤,面是脂粉扑红,两名侍从威风凛凛分站两旁,甚是威严。
4、为首之人白龙鱼服,扮作儒士,却是大理镇南王段思平,段思平身边一个青年,年纪二十不到,也是儒士打扮,众人瞧来陌生,却是方天峰。
5、李玄景这才放下心来,自己白龙鱼服到大林寺来,不就是为了此事的吗?殿下身怀朝廷安危,就是殿下不亲自前来,一纸书信相招,我大林寺也会全心全意辅佐殿下。
成语“白龙鱼服”是什么意思
白龙鱼服
编辑
白龙鱼服:紧缩式成语,本义指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被渔夫所伤。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语出西汉·刘向《说苑·正谏》。[1]
中文名
白龙鱼服
拼 音
bái lóng yú fú
释 义
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
构 词
主谓式、紧缩式
用 法
作谓语
出 处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目录
1 成语解释
2 成语典故
3 成语故事
4 词语辨析
成语解释
编辑
白龙: 传说中白色的龙,河神。借指帝王或大官吏。鱼服:鱼形,穿起鱼的外衣。
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2]
成语典故
编辑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2]
示例
晋·潘岳《西征赋》:“彼~,挂豫且之密网。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之三》:“权翰林穿著儒衣,正似‘白龙鱼服’,掩著口只是笑,连权忠也笑。”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3]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太史女曰:‘白龙鱼服,畏而自隐,异日富贵,不可言也。’。”[3]
成语故事
编辑
原文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天上白龙下于清冷之渊化为鱼,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吾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本为人所射也,既为如此,豫且何罪之有?’白龙乃天帝之宠物,豫且为宋国之下民。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与布衣之士共饮,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翻译
吴王想请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能这样。从前白龙从天上下到清冷的池子里,变成鱼,渔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龙向天帝告状,天帝问:‘在这个时候,你待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我下到清冷的池中,变成了鱼。’天帝说:‘鱼被渔夫所射是理所当然的,像这样,豫且有什么罪过呢?’那白龙是天帝豢养的珍贵动物,豫且是宋国身份低贱酶奴隶,白龙不变成鱼,渔夫就不敢射它。现在君王放弃国君的地位,而跟平民百姓一起饮酒,我担心将会有白龙被豫且射中一样的祸患了。”吴王这才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白龙鱼服"这条成语,比喻的就是贵人隐藏身分,微服出行,也有时进一步指这样隐瞒身份,恐怕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白龙鱼服的意思和造句
【白龙鱼服的拼音】: bái lóng yú fú
【白龙鱼服的近义词】: 微服私巡、白龙微服
【白龙鱼服的反义词】: 暗室不欺
【白龙鱼服的意思】: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白龙鱼服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中其目。
【白龙鱼服造句】:
•相公 白龙鱼服 ,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明 冯梦龙《*世通言》卷四)
白龙鱼服是什么意思啊,白龙鱼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1.白龙鱼服,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lóngyúfú,意思是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
2.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份,改装出行。
3.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4.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
5.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6.”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