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绵悱恻是什么意思
缠绵悱恻的意思:形容悲苦凄切的心情难以排遣。也形容(音乐、诗文等)情调哀婉动人。
读音:chán mián fěi cè。
出处: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近义词:回肠九转、缠绵凄怆、辗转反侧。
反义词: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超然物外。
缠绵悱恻造句如下:
1、今天看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
2、《楼台会》一折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词缠绵悱恻,令人心碎。
3、不求我们的爱有多么轰轰烈烈,不求我们的爱有多么缠绵悱恻,不求我们的爱还有来世三生,只愿此生我们的爱平平淡淡,携手相伴一生。
4、爱到最后,所有的情还要从单纯的耳鬓厮磨、缠绵悱恻走出来,再聚拢到另一处,变成生命里不绝的心疼和牵挂。懂得心疼所爱的人,爱,才从激荡的情感回到了沉静的生命之中。
5、那位作家不大愿意在他的作品中写那种缠绵悱恻的东西。
6、琼瑶的小说大多都写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7、没有半点距离的恋爱,看似缠绵悱恻如胶似漆,其实多半死得并不比异地恋来得慢。
缠绵悱恻是什么意思
缠绵悱恻的意思是: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出自】晋·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思绪缠绵混乱,伤心痛苦难以排解。
【示例】这个缠绵悱恻的情感故事真让人百感交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发泄
【近义词】缠绵凄怆、悱恻缠绵、辗转反侧
【反义词】超然物外
扩展资料
1、缠绵悱恻的近义词
辗转反侧
【解释】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自】战国·孔子《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示例】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指睡不着觉
2、缠绵悱恻的反义词
超然物外
【解释】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出自】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我弟弟子由正在济南,他听说这件事后做了一篇赋,并且把这台说‘超脱’。借以看出我无论到哪里从来没有不快乐的,这是由于能超脱于事物之外而逍遥自在啊。
【示例】这一种仪式既经举行,即倘有后患,各部都该负责,不能超然物外,说风凉话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置身事外
缠绵悱恻是什么意思
缠绵悱恻意思是形容悲苦凄切的心情难以排遣。
【出处】晋·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示例】他是个忠臣,而且是个~的忠臣。 ◎朱自清《经典常谈·辞赋》
【近义词】悱恻缠绵、缠绵凄怆
【反义词】超然物外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发泄。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发泄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悱,不能读作“fēi”。
近义词:
悱恻缠绵缠绵凄怆查看更多缠绵悱恻的近义词>>
反义词:
超然物外查看更多缠绵悱恻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他是个忠臣,而且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朱自清《经典常谈 辞赋》)
形容文词、音乐之哀婉动人;形容人物之情深意厚、悲苦凄切。 清 俞樾《顾子山<眉绿楼词>序》:“词之体,大率婉媚深窈……借美人香草,寄其缠緜悱恻之思。” 苏曼殊《与刘半农书》:“ 朗生 兄时相聚首否?彼亦缠緜悱恻之人,见时乞为不慧道念。”亦作“ 缠绵悱恻 ”。
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前读君寄 幼香 之作,缠绵悱恻,如不胜情。” 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一曲缠绵悱恻的音乐没有惊动山灵?它没有传出江山青峰的妩媚和严肃?”
缠绵悱恻是什么意思
高中语文 “缠绵悱恻”是诗歌语言特点吗?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3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86695903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缠绵悱恻的意思(若把你比作歌 歌写的我缠绵悱恻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缠绵悱恻的意思(若把你比作歌 歌写的我缠绵悱恻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